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徵明顯

今年一季度以來,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為全年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一季度,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4.4億元,同比增長6.8%,高於全市0.1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城六區第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首季實現“開門紅”。一季度,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7億元,同比增長36.4%,增速高於全市46.1個百分點,在全市排名第四。消費市場緩中有升。一季度,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1億元,同比增長4.0%。

穩中有升,轉型升級結構日趨優化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4.6%,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0.3億元,同比增長12.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12.1%。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1.2%和32.7%,兩行業是拉動全區經濟深度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第三產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5%,佔全社會投資比重為96.5%。受促銷影響,隨著家電需求更新換代加快,限額以上家電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4.4億元,同比增長32.9%,拉動全區零售額增長1.7個百分點。餐飲消費市場增勢良好,全區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6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限上餐飲企業實現網上零售0.4億元,同比增長38.1%。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0769元,增長5.1%,其中發展升級類消費增長較為突出,教育文化娛樂、居住裝修和衣著首飾等支出增速均在10%以上。

穩中有新,新動能支撐能力不斷提升

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一季度,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8億元,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兩成左右,同比增長26.9%,高於第三產業增速14.3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為14.5億元,同比增長30.4%。一季度,全區“高精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2.1億元,同比增長32.8%。受北辛安棚戶區改造項目拉動,民間投資大幅增長。一季度,全區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4倍,佔全社會投資比重70.9%。全區通過互聯網方式實現零售額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區限額以上商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7億元,同比增長10.6%,拉動全區零售總額增長2.5個百分點。“冬奧”經濟預熱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一季度,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實現增加值4.8億元,同比增長10.3%。

穩中有進,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金融業發展增速顯著。全區圍繞高精尖產業結構,基於互聯網的金融產品、服務、技術和平臺創新,大力促進保險服務業以及各類金融機構、金融業態的發展和聚集。1-2月,全區金融業企業實現收入和利潤總額為104.4億元和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4%和39.7%。文化創意產業收入突增。1-2月,全區191家規模以上以網絡遊戲、影視動漫、數字媒體為支撐的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實現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63.4%。中關村石景山園表現較好。1-3月, 實現總收入448.9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技術收入佔到19.9%,同比增速為57.9%。實繳稅費總額為23.4億元,同比增長11.1%。

穩中有惠,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從財政收入看,一季度,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7.5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居城六區第二位。從企業效益看,1-2月,全區規模以上第三產業企業實現收入424.5億元,同比增長18.5%,高於全市水平15.4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市居第三位。從民生看,一季度,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090元,同比增長7.4%。就業總體平穩。3月末,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4%,處於較低水平。從空氣質量看,1-3月,全區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平均值分別為60、9和4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減少34.1%、55.0%和1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