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這兩點,願望必定可以實現

字的意思是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所以有福報的人就是善於為將來做準備的人,有備才能無患。那怎麼去做這份準備呢,就是舍。

人不懂得舍,是不可能成就的,汙濁的東西只有舍才能去掉,我們舍掉面子,尊嚴,金錢等等,像龍女連生命都可以捨棄,舍到無我的時候,在剎那之間,你已經具備佛的能量。而我們達不到這種境界只因為我們舍的不夠。同時在修福報的同時還要修智慧,五明不通達,照樣成不了佛。要知道釋迦在成佛前早已是世間種種都通達。成佛一定是要福慧具足的。

以前有兩個出家的師兄弟,師兄專門修福報,而不修智慧,他好做慈善事業,福利人天,對於文教事業,不歡喜不熱心。師弟每天研究金論、參禪打坐,於心想證果解脫,覺得大眾的作務勞動力浪費了時間,不願意多加參與。兩個師兄弟,一個修福,一個修慧,在修行的路上,各自堅持自己,修行是正確的。

師兄由於修福不修慧,百年之後到王宮裡投胎,成為一隻大白象,象在印度視為祥瑞,因此在王宮裡,有專人替他清洗沐浴,喂鮮美的水草,披搭櫻絡花蔓,還帶他去花園散步,享受無比的榮耀。而那位不肯結緣修福的師弟,只想修慧自了,由於他的勇猛精進,最後修得阿羅漢果,但是連三餐飯都成了問題。

阿羅漢有飛行神通,有一天,這個師弟打算去找國王理論,質疑國王不重視國家悟道的聖賢,讓大家沒有飯吃的愚政。途中,他看到了一頭大象,披金戴銀,備受榮寵,他定睛一看,才發現這頭白象是自己的師兄。他疑惑著:師兄怎麼會變成大象呢?

當下,他終於悟到一個道理:修福不修慧,就是享受福報也如畜生一樣愚痴;只修慧不修福,到最後乞討無門,連三餐都沒得吃。悟到修行真諦,他留下一首耐人尋味的偈語: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

我們的人生即要留下痕跡又要不留痕跡,怎麼樣才是留下痕跡,就是為你的理想流血流汗,全然的為它奮鬥過,全然的為它活過;而不留痕跡是我們的心不住在上面,我們在世間創造了價值,留下了思想,卻都能放下。當我們超越有、無,你就是佛。

何謂成佛,成佛就是用一顆簡單的心去承擔我們的未來,用一顆清淨的心去圓滿我們福慧,如此,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大願必然可以實現!

具備這兩點,願望必定可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