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崛起新渭南(圖)

關中平原崛起新渭南(圖)

新型產業激發新動能,現代農業樹立新樣板,文旅融合引領新風尚,中心城市展現新氣象……

新時代的渭南,處處迴響著追趕超越的奮進足音。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聚力發展,以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開拓創新、謀勢取實,高質量答好時代命題。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加快發展‘三個經濟’,渭南市正奮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4月24日,渭南市委書記李明遠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當好渭南人民的勤務員,以‘釘釘子’精神,做好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的工作。”渭南市市長李毅堅定地說。

新型工業的“渭南氣質”

4月20日上午,渭南市2018年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主會場設在臨渭區智能光電產業園。2020年,就在這片土地上,一座集光電通信、集成電路、移動互聯裝備製造為一體的光電產業園區將拔地而起,成為渭南新型工業的又一個聚集區。

動力電池封裝生產緊鑼密鼓,3D打印電子束來回起舞,新能源新材料企業紛紛入駐,酵素產業標準率先推出……渭南加快建設新型工業聚集地,一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一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舊動能正在柔性轉換,新型工業的“渭南氣質”正在形成。

以蒲城煤化工業園、華州工業園兩大新型煤化工基地為依託,渭南促進傳統能源化工業向精細化、高端化轉變。在渭南,新能源動力電池產值已超過60億元,中國酵素城入駐企業達26家,增材製造產業穩居全國第一梯隊,3D打印材料、設備、應用和服務產業鏈日臻完善。

“西安研發,渭南製造”。渭南以寬廣的胸襟和超前的視野,率先為“關中協同創新發展”破題,在西安建設科技企業孵化中心,與高校院所共建公共研發平臺,吸引包括“硬科技”在內的西安科技成果在渭南實現產業化,引進高層次人才。渭南正在為西安乃至全省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產業承載環境。

2017年,渭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13.6億元,同比增長近30%。精細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呈現出高質量集群發展態勢。

現代農業的“渭南行動”

鄉村振興,渭南先行。

邁進新時代,渭南正在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一場以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地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量的“渭南行動”正在秦東大地展開。

渭南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白水蘋果、蒲城酥梨、臨渭葡萄、大荔冬棗、合陽紅提五大水果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農業正在向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綠色化轉變;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豐”;渭南現代農業園區面積、規模位居全省前列。

渭南的鄉村變美了。通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及垃圾治理、道路綠化、示範村創建等行動,渭南農村的村容村貌更整潔了。2017年,渭南累計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30億元,創建市級美麗宜居示範村95個、縣級示範村350個、生態鄉村361個、清潔鄉村1219個。

打好脫貧攻堅戰,培育內生動力是關鍵。渭南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始終走在全省前列;渭南承擔的國家級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受到農業部督導組的肯定;“大荔模式”“華州經驗”在全省叫響,湧現出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典型。

2017年,渭南1.18萬戶群眾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717戶危房改造全部完工,8.43萬人實現脫貧。

文旅產業的“渭南表達”

夜遊石川河,燈火璀璨,樂聲悠揚;泛舟同州湖,水光瀲灩,夜色未央;穿行牒吳村,移步即景,花紅柳綠;漫步中華郡,熙熙攘攘,笑聲朗朗。渭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自然景觀星羅棋佈,歷史人文資源雄厚,不僅是陝西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顆明珠。

圍繞建設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渭南市加快文化旅遊融合步伐,不斷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豐富全域旅遊的“渭南表達”。

2017年12月14日,渭南葡萄產業園和白水林皋湖國際慢城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截至目前,渭南A級景區數量已達54家。大荔同州湖景區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渭南市堅持黨政統籌,部門聯動,合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規劃引領,政策保障,優化全域旅遊發展佈局;依靠項目引領,提升品質,加快全域旅遊資源整合;不斷完善體系,強化功能,推進全域旅遊公共服務提升;開展依法治旅,創新服務,優化全域旅遊市場環境。

2017年,渭南市接待國內外遊客53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26億元。今年“五一”小長假,渭南市接待遊客326萬人次,同比增長33%,旅遊綜合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28%。

城市建設的“渭南實踐”

在渭南市主軸線的東端,一座新城正在加緊建設。這是渭南市與陝西地建集團合作建設示範項目——渭東新城。渭東新城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包含“一城、五鎮、一路、一水系”。未來,這座新城將成為渭南打造大關中東部及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新引擎”。

結合渭南中心城區空間拓展趨勢和產業佈局,渭南按照“東擴、西融、南優、北跨”的城市總體發展方向,推動景區、城區、園區融合發展良性循環。

如今的渭南,是個“生長”在公園裡的城市。金水公園、湭河溼地公園、人民公園、南湖公園、西海公園、渭清公園、人和公園……目前,渭南主城區公園個數已達10個,中心城市綠化覆蓋率近40%。

宜居的生活環境、成熟的配套設施推動了渭南市文化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渭南市成功舉辦了全省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國際足球賽、國際馬拉松賽等賽事。如今,渭南市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體育館等設施已建成投用,城市公共服務更加完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在新時代裡,在奮鬥的征程中,渭南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目標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