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農村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農村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早在幾年前,大家提起保險,可能會有種感覺:這是有錢人才買的,咱們不懂也用不上。可是現在呢,國家和社會一直在推行保險行業的發展,所以咱們隨時可以見到保險的宣傳,無論是新聞報道、媒體報道還是周圍的牆上廣告語,都出現了保險。

所以,保險下鄉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有兩個:

1、新聞上早就提出 到2020年,我國要從‘保險強國’向‘保險大國’轉變,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都要完成一個指標(也就是說買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為什麼要做這麼一個動作,因為社會的穩定離不開保險的支撐。無論是醫療、養老、意外等方面,保險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槓桿和保障作用。而且相對來講,農村比城市更需要保險。

農村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保險下鄉是好事,保險下鄉後,大眾能享受到保險的便利。保險的網點越多,理賠或諮詢不是更方便嗎?網點多了必然會有競爭,保險公司為了自己的業績會出各種優惠政策,得利的還是老百姓。

但是提問者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不一定帶來的全是好處,勢必有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

一、購買理財保險要謹慎

目前鄉鎮保險公司,特別是在推理財性質的保險時,有些不恰當的描述,容易給人一種‘保險能讓人發財’的錯覺。但是理財類的保險大多是專款專用、長期規劃,用紅利演示表得出的數據只能算是推算,受很多情況的影響(年化利率、分紅等),這筆承諾的錢要等到多年以後才能領出來。

而且有些產品為了說明其靈活性,可以在交錢的前幾年可以領取。老百姓為了試探真實性,會有人嘗試領取。但是年金險或萬能險之類的,初期本來進入帳戶的錢就少,把這部分錢領出來,可增值的部分就沒了,即使年化利率再高也沒有什麼用啊。

二、擅自承諾、描述不實

因為是鄉鎮的營業網點,所以在培訓方面與城市支、分公司的差距還是有的。不可排除部分保險代理人為了業績,會對客戶進行承諾。承諾合同條款裡面沒有的東西。

這類承諾不僅理財類產品會有,部分重疾險也存在。對於產品不熟悉的代理人,甚至能敢稱某款重疾險,大病小病都能保,感冒發燒都能報,賠完錢後還返本,看完電影還退票。想想也是佩服其膽量。

三、感情單、面子單依然會有

早些年,人們覺得保險就是洪水猛獸,因為行業發展初階的代理人,賣保險就是靠軟磨硬泡,不籤不走。這完全違背了人們購買保險的初衷,誰會喜歡一個不需要,而且必須讓你付錢,你不付錢會撕破臉皮的東西呢?

在鄉鎮,這類現象仍然無法避免。所以礙於面子、礙於人情簽單的仍然會有,而且短時間無法避免。這種只能靠自己找辦法解決了(比如直接說買完了、買全了)

農村下鄉賣保險的越來越多,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總的來說,保險下鄉的利大於弊。哪個行業都有些不合理的現象存在,更不用說保險了。而且保險下鄉,也能給大家充分了解保險的機會,在理賠時享受就近解決的便利。

如果你對保險下鄉信不過,但是你可以對部分產品信得過。因為這一類的保險經過社會的驗證,得到過無數次的理賠,確實是有效果的。

意外險:包含意外造成的身故、殘疾、受傷、門診、甚至還有意外住院津貼(按天給)。開車不長眼的人多的是,即使不惹人家,也保不住禍從天降,意外險特別便宜,有份就安心。

老年防癌險:老年人買保險不好買,可以選擇老年防癌險,免體檢,保費便宜。為什麼要推薦這個呢,哪個鄉鎮沒有些化工場之類的汙染企業什麼的,現在的環境可不比從前了。癌症的發病率這麼高,為父母添置其實就是為自己省錢。

至於其他類的壽險、教育險、養老險等等,建議大家找個當地從業時間長的,或者專業的代理人來進行規劃(專業不專業,有時候你和他聊會天能感覺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