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有這麼神嗎?

高天樂

  說的是美國基金吧!畢竟人家連續九年牛市,而我國大A股天天創企業估值新低,哪來的盈利可言?

  當然,如果要說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那也是每年賺錢的,比如貨幣基金投資收益如今在4%上下,而債券基金可以達到5%上下,但這與財務自由之路還有段距離吧?

  要實現財務自由,那首先投資收益要跑贏通貨膨脹,而去年(2017)通貨膨脹為7.5%,前年通貨膨脹為8.5%,近3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也在4.6%上下。也就是說,投資收益起碼要在4.6%以上才可說可以實現財務自由,要麼你個人的財富增長速度不如社會的財富增長速度,何來的財務自由呢?

  然而,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只是勉強在平均通貨膨脹身旁飄蕩,並不能藉此實現財務自由。

  可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包括指數基金)其投資標的為股票,而股市的波動極大,那麼何來的穩健呢?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它只是分散式投資,並不能規避市場行情風險,至多是徘徊在指數的一定區間內。

  我國的大A股市場行情不盡如人意,再有高招的基金經理進行像巴菲特一樣的價值投資,至多是買一些消費領域股票,比如喝酒吃藥和電器等。然而公募基金有較為嚴格的規定,比如必須持有20只以上股票,且重倉的單隻股投資比例不能超過基金資產的10%,那麼也就導致了即使買到了好股票也會因分散風險而分散到收益。

  當然,更重要的是好基金並沒有多少隻,基民又沒有對基金有較強的甄別能力。而很多基金由於A股市場本身的原因,也進行了短期炒作,而這種有點盲目的炒作風險就被放大,也就導致了我們所看到基金基本不賺錢,甚至虧得離譜(分級基金B份額)。

  或許是A股的機制不行,或者是基金的機制不行,但不管是A股還是基金在我國存留時間都較短,正處於考驗階段。而投資不能只看短期,可以放眼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筆者堅信終有一日中國金融行業也會像製造業一樣牛逼,畢竟不管哪個朝代國家成立100年左右我國都會成為世界上最牛逼的國家。

  投資基金虧損50%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相信它了(分級基金B份額除外),那就是真正的虧損。巴菲特的基金也曾經四次斬腰,可結果呢?這是堅信的結果。只要選擇的是一隻好的基金(基金經理不進行短期市場操作的基金),特別是指數型基金,我們只要堅信國家經濟向好,企業盈利和市值增大就可以了。


三人聚眾

基金是最穩健的通向財富自由之路嗎?可以肯定的回答:基金是一個相對穩健的投資方式,但如果說通過投資基金,能不能夠實現財務自由?這個誰都無法保證。對於基金投資,既不要神化它,更不要妖魔化的。而是要理智的對待。這幾年基金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尤其是私募基金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已經和公募基金資金形成分庭抗禮之勢,而且逐漸佔據上風。但也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基金的回報率還很低,收益還不穩定。從基金行業的整體成績來看,依然不是十分理想。比如幾次市場大的調整,有70%多的基金陷入到虧損。甚至市場的一個波動都會造成基金解散,投資者承受損失。當然這個現象跟目前的行情有關係,目前市場行情處於弱勢震盪狀態,操作起來非常困難,賺錢效應極差。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認基金運營和管理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和成熟。



關於基金投資,有兩個點需要注意。

第一個點,不會交易的人才會去投資基金。市場中有這樣一部分股民,無論是在精力上還是經驗上,甚至在學習上,他對於股票交易都不懂。對於這樣的股民,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錢投入到有資質、有能力的基金中去運作,雖然收益可能會低一點,但至少交易的風險會降低很多。

第二個點,大資金一般都會選擇基金投資。一般在百萬以下,大多數散戶都會選擇自己去操作,沒必要選擇基金投資。而對於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大資金來說,他們最先關注的不是收益的多少,而是如何保證我本金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相對靠譜的基金進行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我不需要一年翻一倍,或者是十年翻十倍。大資金一年有20~30%左右的收益就非常滿意了。而大多數基金運營得當是能夠達到他的要求的。

總之,對於小資金量的散戶來說,投資基金而實現財務自由,這條路是漫長而不容易達到的。對於大資金的客戶是可以考慮投入相關基金渠道的。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具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小散李大鵬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引用一下剛才銀,中國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的警示:(一個金融產品號稱)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本金。

長久關注我的網友一定記得,這個警示跟我之前反覆提出的警示非常類似,甘蔗沒有兩頭甜,投資不僅要看收益,更要看風險,高回報肯定伴隨著高風險。

回到問題本身,一般而言,基金由專業人士打理,相對普通散戶炒股、炒金、炒比特幣等,基金相對穩健一些。不過,市場上各種基金多如牛毛,並非隨便選一個基金,就一定能賺錢的,

經典財經金融著作《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一書裡有一幅漫畫挺有意思。說的是一家證券公司在招募一個基金公司經理,一位超人前來面談。老闆對超人說:“Leaping tall buildings in a single bound is nice, but can you outperform the S&P 500 Index?”(“能一躍跳過高樓的確不錯,但是你能超越標準普爾500指數嗎?”),意思是,絕大多數基金的回報都無法超過超越標準普爾500指數。

中國基金的情況也類似,多數的回報也並有超過像上證50、滬深300那樣的指數,也就是說,即使投入基金,也是指數基金更為穩健,特別對於長線投資而言。

篇幅有限,點到為止。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一件事,什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標準一直比較有爭議,但很少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能服眾。

比如有人把財務自由分成九等,最低一級是菜場自由,想買什麼菜就買什麼菜;最高一等是買房自由,想買什麼房就買什麼房。

還有機構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財務自由的標準是,擁有2.9億人民幣的財富,二線城市是1.7億。

這樣的標準,等於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財務自由是富人的專利。

其實,財務自由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至少有一個最低門檻,大家還是比較認同的:不用工作,還能有收入能讓你保持生活水平不變差

不工作還能有收入,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投資收益。

這既需要我們投資的收益率不能太低,又需要投入的本金也比較多,這樣才能一年一年,把本息越滾越多。如果本金太小,即使年年都賺錢,你的所得也是不多的。

比如同樣是一年賺10%,你有1萬本金的時候,收益是1000塊,養活不了自己,可以當你有50萬本金的時候,收益就是5萬塊,可以養活自己了。

想通過基金投資獲得財務自由,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注意,我說的是理論上。

誰能把理論變成現實,就要看大家各自的本事誰高誰低了。

基金只是一種投資的工具,能不能讓你財務自由,要看你會不會用這個工具。

總體上,投資基金的風險低於投資股票,但也要注意,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風險還是偏高的。

掌握了正確的投資方法,有了正確的理念,並且長期堅持投資的情況下,才有大概率獲得10%左右的年化收益。這個年化收益維持下去,長期收益是比較可觀的。

所以,想要財務自由,既要學習投資理財,也要努力工作,積攢本金,才能通過投資賺到更多錢。

小小財技幫助100萬用戶輕鬆賺更多,“學理財贏大獎”專題活動福利來了!


小小財技

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誰說的,哪本書寫的,我還真沒聽過。基金不過是一個投資理財的方式而已,怎麼就能輕易實現財務自由了!

我們分別來舉例(假定500萬是財務自由的目標)

第一種情況:

1萬元起始資金投資股票基金,每年穩定獲得20%增長,十年後能有多少錢?答案是:61,917.36元(6.19倍)。要實現財務自由的話,現在至少需要投入80.75萬元。

公開市場上共有4086只基金,自成立以來回報率超過619%的,不過區區30只而已,只佔總數量的0.7%,你覺得是你能選中麼?再者說,現在就需要投入80多萬買某隻(或幾隻)基金產品,你會願意麼?我們都知道,基金以往業績,並不能代表其未來的收益表現,這樣的話,你敢買麼?

第二種情況:那如果每年定投1萬元,十年後能有多少呢?結果是259,586.82元(總成本10萬,2.596倍)。如果要實現500萬的目標,每年需投入19.26萬元。

而在市場中,成立以來能達到259%以上的回報,共有162只,佔比為3.96%,能選中的幾率依然很小!況且連續十年,每年需投入近20萬元,你會選擇這樣的基金定投方式投資麼

要連續十年保持20%以上增長的基金產品,在市場中畢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想要靠基金達到財務自由之路,是不是有點太理想化啦!!!


操盤手信一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財務自由基本是每一箇中產階級以下的人追求的人生目標,但是靠投資基金實現財務自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通過基金理財獲的穩定的收益是可以的,但是想投資基金獲得財務自由想想就好了,人畢竟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首先我們看下什麼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先不說這樣的狀態合不合理,財務自由簡單的說就是你想用錢的時候不會沒有錢可用。一直有錢可用你想一下你現在都需要什麼?有錢了你想幹什麼?你算算你需要多少錢?如果需要的太多,不用想了馬雲也滿足不了你,如果只是想要正常的生活那麼我們可以算一下。

所以想財務自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投資,掌握投資技巧,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投資策略,技巧。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想通過基金實現財務自由你的有錢,還要找一個像徐翔一樣的私募高手給你理財。


投資觀

說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的確對於很多普通投資者而言,基金是一種比銀行存款收益更高,比股票投資風險更小的穩健投資品種,而且把錢交給專業的人來進行打理,也相對省事,更重要的是基金包含的品種非常多,如果能夠玩轉好基金的話,的確能夠獲得非常理想的收益。

看到很多人不以為意,我只能說大家對於基金的瞭解還不夠深入,常規的像餘額寶這類貨幣型基金(目前不到4%的年化收益),的確達到財務自由是很難的。那些以固定收益為主的債券基金肯定也不可能。

但是一些打新基金,如果中籤率比較高,那麼獲利還是比較可觀的。還有就是在牛市當中,如果你能夠應運好分級基金的話,藉助分級B的槓桿屬性是能夠達到讓利潤奔跑起來的效果,

對於一些大資金而言,一旦在牛市啟動前碰上了這樣的資金,那資產翻很多番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當然這些基金產生較大收益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具備普遍適用性,畢竟中籤率這個東西很難說,而牛市的判斷多少人能夠判斷的準呢?一般判斷錯誤,分級基金的槓桿就會加大虧損,違背了穩健的原則。

所以考慮到很多投資者很難判斷到牛熊的時間節點,那麼“熊市賺份額,牛市賺淨值”的基金定投我覺得是比較適合很多投資者的。基金定投通過定期買入的方式,平攤風險,能夠很好的應對A股牛短熊長的客觀不利局面,只要堅持買個3-5年,還是可以獲得不菲的投資收益率。如下圖所示,一般定投基金排在頭部的堅持3-4年後,收益率都能夠達到30%左右。所以你能夠保持堅持定投,對於一些大資金而言,或許財富自由並不是一種奢望。

綜上,對於大資金而言,基金定投是一種比較穩健的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方式。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侯賢平

沒這麼神,恕我孤陋寡聞,在財經圈混了這麼多年,讀了那麼多書,考了這麼多證,瞭解了這麼多財經八卦,卻從來沒聽說過這句話。

要說基金定投是實現財務自由的穩健之路,還有點靠譜,畢竟一般來說,在一個非單邊下降趨勢的行情中,以三至五年為投資期限,在這個期限內,一般都會有一個年化收益率大於10%的行情,這是由基金定投行情不好份額多,行情好收益多,淨值修復就賺錢的特性決定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每月投資100元,第一個月淨值為1.0元,買入的份額為100,第二個月淨值為1.5元,100元買入66.66份第三個月淨值大幅下滑,到0.5元,那麼投資100元可以買200分,那麼也就是說花了300元,買了366.66份,當基金淨值再次迴歸到1元時,全部賣出可得366元,相當於成本收益為66元,收益率很客觀,而且別忘了這只是三四個月,淨值為1的情況。

話說回來了,基金風險較大,別說靠收益來實現財務自由,有可能本金都受影響,靠這個來實現財務自由?有點難度啊。

所以我認為你說的有可能是的基金定投而非普通基金。


昇財經

飛刀寫的一篇文章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老百姓正在“拋棄”公募基金,養基的“基民”去哪兒了?

前幾天公佈,公募基金20年利潤合計2.23萬億元,結合2017年末公募基金11.44萬億元的總規模,年收益沒有詳細計算,一眼看去並不高。飛刀感嘆:如果20年前,用這些錢投資房產,那將是啥子情景?

數據顯示,老百姓正在“拋棄”公募基金,無論是“基民”的數量,還是“基民”養基規模都在縮減。

從2007年12月3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過去10年,剔除貨幣基金後,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市值從27725.62億減少到18583.32億元,減少9142億元。老百姓目前僅持有1.86萬億的非貨幣公募基金,相對於64萬億的儲蓄存款而言,這個比例算是很小。

為什麼公募基金不被歡迎呢?

1、公募基金客群定位模糊

公募基金一方面強調風險,另一方面不承諾預期收益。這種情況讓老百姓失望,很多P2P賣的很好原因就是,承諾預期收益,哪怕這種收益兌現存在一定風險。公募基金客觀存在風險,很多老百姓比較之下更願意購買保本類產品,例如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甚至存入某寶。

2、公募基金的贖回和申購缺乏人性化

公募基金贖回和申購存在手續費,在收益本就不多的情況下,損失幾個點的手續費,讓老百姓逐漸失去熱情。相對於很多無需手續費的產品,公募基金肯定就不受到歡迎了。

3、公募基金專家理財優勢並不凸顯

市場良好時候,所有基金都開始盈利。市場不好時候,大部分基金都虧錢。遇到地雷,公募基金中槍也是常有發生,最後損失的還是基民。只有在市場非常好的時候,在示範效應下,部分保守投資者在不知道如何投資情況下,才有可能購買公募基金。——很多老百姓都說,看著20多歲的基金經理們,把錢交給他們實在放不了心。

2018年是公募基金髮展20週年,當初寄予眾望,認為是改變投資歷史的公募基金逐漸被冷落了。這既是公募基金需要完善自我的警示,也體現了老百姓投資渠道更多的現實。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飛刀47號

可以說世上並沒有什麼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大部分都是搏出來的。

  • 基金是一籃子股票的投資組合。也是和股票相關的。只不過是分散投資,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操作。但也不能說基金就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沒有絕對的。可以統計一下,從成立以來也就那麼少數的基金一直跑贏大市。更多的基金是沒跑贏大市的。

  •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聽到的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如果有也是在國外。就比如巴菲特所管理的基金。從一成立到現在持有的話也是實現了財務自由。其他的很少有做到巴菲特這麼傑出的。

  • 在A內地,最好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從成立到現在是翻了有18倍左右。也就是從開始成立2004年到現在,投入100萬的話,現在有1800萬。這算是行業裡面最優秀的基金了。其他的基金則相對較少。但是不是每個人投入最優秀的基金都可以獲得這麼多的收益呢?答案肯定不是的。從剛開始成立時也不知道這隻基金會是最傑出的啊。中間那麼多年也有不少人進出。如果你是2015年進去的有可能到現在都是虧的。更多的人是採用定投的方式來選基金。所以收益可能會有所打折。

  • 而有些基金到目前為止還是虧損的。淨值低於1的很多。可能比自己炒股票還要慘。市場上有這麼多基金,選擇也是很困難的。有可能今年這隻基金表現比較好,明年就表現差。也有可能今年表現差的基金,明年就會表現好。這和股票是一樣的。基金持有的股票也有可能遇到地雷股,導致淨值大幅下挫。

因此,說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是有點過了。也沒有那麼神。基金也是有賺有虧。只不過幅度沒有股票那麼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