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5.《三王墓》|莫邪之子爲父報仇 主播:徐蕭然

Vol.245.《三王墓》|莫邪之子为父报仇 主播:徐萧然

古代文學作品選

Vol.245

Vol.245.《三王墓》|莫邪之子为父报仇 主播:徐萧然

作品原文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僕。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huó)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chuō)出湯中,躓(zhí)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

Vol.245.《三王墓》|莫邪之子为父报仇 主播:徐萧然

參考譯文

楚國人干將、莫邪夫婦給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殺死他們。鑄成的寶劍有雌劍和雄劍,當時干將的妻子莫邪身懷有孕將要分娩。丈夫對妻子說:“我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生氣了,我去他必定會殺我。你如果生的是男孩,長大了,就告訴他:“出門望著南山,看見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藏在樹背上。”於是干將就帶上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去仔細查看,說是:“寶劍共有兩把,一把雄劍,一把雌劍,雌劍送來了,雄劍還沒有送來。”楚王發怒了,便殺死了干將。

莫邪的兒子名叫赤,等他長大後,就問他的母親說:“我父親在哪裡?”他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離家時囑咐我:“告訴我兒子,出門望著南山,看見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藏在樹背上。”兒子於是走出門來向南望去,不見有山,只看見堂前有一根松木柱子立在石礎上面。兒子便用斧頭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寶劍。他日夜想著要向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一個男孩,兩條眉毛之間寬一尺,說要報仇。楚王就懸賞千金捉拿他。男孩聽到消息,趕緊逃走,躲進深山,他一邊走著,一邊悲哀地唱著歌。有一個俠客遇見他,問他:“你年紀這麼小,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男孩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死我父親,我想要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要你的腦袋,把你的腦袋和寶劍拿來,我為你報仇。”男孩說:“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頭,兩隻手捧著頭和寶劍交給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著。俠客說:“我不會辜負你。”這時候男孩的屍體才倒了下去。

俠客拿著男孩的頭去見楚王,楚王十分高興。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顱,應當用大湯鍋來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話去做。男孩的頭煮了三天三夜,沒有煮爛,頭在滾水中跳出水面,瞪著眼睛充滿憤怒。俠客說:“這個孩子的頭顱煮不爛,希望大王親自到湯鍋那裡去察看它,這樣必定能煮爛。”楚王就走到湯鍋邊上去看。俠客用寶劍向楚王的頭砍去,楚王的頭隨著寶劍掉進滾水中。俠客也揮劍砍斷自己的頭,他的頭也掉進鍋裡。三顆人頭都煮得稀爛,無法分辨出是誰的。於是只好把那鍋裡的肉湯分成三份埋葬,所以籠統稱作“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縣境內。

解讀分析

本篇通過描述干將莫邪為楚王鑄造寶劍逾期被殺,莫邪之子赤得到俠客幫助而為父報仇的故事,揭露了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人民大眾對統治者不屈不撓的復仇和反抗精神。這個故事已見於《列異傳》,本篇更加突出了人物的反抗精神,情節結構也更為完整。這一故事以其曲折的情節結構和強烈的反抗精神,屢次被小說、戲曲所採用並加以敷衍生發。且以其悲壯美而得到魯迅的欣賞,將其改寫為小說《鑄劍》。

————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