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重慶》

為每一個想要親近重慶的旅人留住最完整的重慶記憶

美田社自主開發欄目《記憶重慶》系列,關於重慶38個區縣、204個街道、611個鎮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通過地理說人文,通過人文說地理。在現實的地理空間中,將讀者帶進人文空間,講述人文故事,探索小鎮風情,揭秘城市性格,銘刻重慶記憶,用文字帶領讀者親近重慶,致力於為每一個想要親近重慶的旅人留住最完整的重慶記憶。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第一站 : 重慶潼南,出發

打小,外婆就告訴她最愛的孫兒: “吃虧是福”。

外婆在的家就是我的家,她在雙江鎮和崇龕鎮交界處的塗家灣,這裡是我的家鄉。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家門前的荷花池塘還有屋背後的“圓坡兒”,那裡有我的童年。我哥曾打趣說,可能每個村都有一個“圓坡兒”。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回到這裡,那條回家的路,直到現在,都是回老家必經的路,當這個世界近乎瘋狂地邁向現代化時,那條路變得越來越原始,草木茂盛,有時候感覺那已經不是路了。再熟悉的路,每次走的感受都不一樣。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的變化都給這條回家之途賦予了不同的色彩。越是長大,對這片故土越是牽掛。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潼南

陽光打在黃葛樹上,道不盡的委婉情長

潼南是重慶西北一個小城,旅遊資源豐富,有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有全國最大的飾金摩巖大佛和最年輕的馬龍山臥佛;有全國最大的古代石刻“頂天'佛'字”;有全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石磴琴聲”;有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築群,有楊闇公陵園、楊尚昆陵園;有山青水秀的青雲湖泊,碧波漣漣的人工運河、風貌獨特的馬鞍山原始森林和古蹟遍佈的龍多山。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七十一條街

在很久很久以前,潼南就有了七十一條街,沒錯,就是七十一條街,當週圍的幾個縣城像,我們所有的銅梁,合川還處於尚未開化的時代的時候,潼南就有了七十一條街,當然,其實一條街記憶都是從這裡開始的,這裡也孕育出了很多知名的小城故事,在很多潼南人心中,這條街,這就是潼南的全部,沒有寬廣的大道,沒有紅綠燈,沒有很多現代化道路所擁有的東西,但這條街就在那裡,是每一個潼南人都不能忘懷的情感的根和故事的起點。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潼南電影院

你是否還記得在很多年前的每天下午,都會有一輛小車,在七十一條街上開著喇叭滿街跑,這就是潼南電影院的專用車,電影院不放電影,這是所有潼南人都知道的共識。其實也放過電影,小時候的《大鬧天宮》和《寶蓮燈》,不由自主的我腦海中只浮現出這一句話,“今晚八點三十分,今晚八點三十分,潼南電影院,潼南電影院,激情演唱會。”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大佛寺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潼南的標誌,人們每年春節都會去到這裡,中國第一世界第八的鎏金大佛,還有充滿回憶的三塊石,有很多人去爬,也有很多人爬上去了不敢下來,現在也沒人再會去爬了.大佛寺外面就是涪江,這裡很大的河壩,原來每年春天,都有很多人在這放風箏,形形色色的風箏,有金魚,有孫悟空,每年我去都要放得很晚再走,因為那時很多人都走了,我的風箏就是最高的。還有七步彈琴,據說在上面每走一步都會有不同的琴音,和朋友一起時我總會假裝能人聽見。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潼南美食

潼南人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會弄一手好小吃,涼粉涼麵酸辣粉,太安魚,“舂”,麻辣燙,鍋盔,三角巴,紅苕根...一直覺得,潼南的牛肉麵都要比外面夠味些!你可還記得,雙江的陳涼粉和袁涼粉,蘇寧門前的李記涼粉和新華書店門外的涼粉,姐妹魚莊的太安魚,竹林灣的酸辣粉,當然,還有潼南中學孩紙們最喜歡的綿陽...毫不誇張的說,一碗綿陽,一篇故事。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濱江公園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原來濱江公園不叫濱江公園,就叫公園,那裡有當時每個小朋友都想要的,小火車,碰碰車,蹺蹺板,梭梭板,蹦蹦床。最愛其中梭梭板,記得很長很長,我們可以脫了鞋,爬上去,再用你想要的任何姿勢梭下來,當時那就是潼南唯一的遊樂園。公園一改之後,之前的那些都不見了,但公園人氣仍不減,還可以在裡面套圈圈,套金魚,套MONEY,只要你技術夠好的話.還可以吃到久違的豆腐腦和糖畫,還記得每次吃糖畫轉到“龍”的欣喜嗎,現在“龍”可以用錢來買到,但那種欣喜,卻再也買不到了。現在的濱江公園已成為潼南人夜生活的聚集地了,壩壩舞會繼續跳下去,跳得更好!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寨子坡

很多人對寨子坡的認識就只有梓潼中學背後的,精神病院,曾經聽到一堆學生的談話,“你寨子坡出來的的啊!”“你才是寨子坡出來的,你屋全家都是寨子坡出來的!”其實不然,真實的是整個潼南老城都是依靠寨子坡面對涪江而建。寨子坡或許是整個潼南文化的發源地,現在我們還唯一能看到的潼南老街,就只有寨子坡了,每次和朋友回來聚的時候,總要去寨子坡,去走走那些石板小巷,這也是我們最有意思的“逛街”了,而這些老街小巷,我也不知道還能逛多久。寨子坡,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挺起的是潼南文化的脊樑,守衛著潼南老城最後的歷史記憶。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桃花山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記得這個名字。如今全區都種菜花搞菜花節的時候,桃花山,已經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那時,面向人工運河位於桂林的桃花山真實的火了一把,第一次潼南有了郊遊的地方,桃花山漫山遍野的桃花,真的很美,而桃花山的失敗,正像那一筐筐倒向涪江的黃桃,隨著濤濤江水的東去,再也不會復返。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之潼南化工廠

很意外,因為這一直都是個備受爭議的地方。從小就聽老人們講,化工廠的存在汙染了潼南的山水,這一直都是作為一個反面教材的存在,當我們覺得天不再藍了,水不再清了的時候,我們都會把矛頭指向它,化工廠,是它將我們的幸福生活破壞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卻為潼南的經濟發展出了很大一份力,奉獻出很多的工作崗位,當很久以前潼南鐵路公路還未通時,只有它選擇堅守在潼南,慢慢的,它也漸漸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以後它也不復存在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一絲餘情呢。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走遍潼南之千年金福

大佛寺景區是位於潼南城西郊的定明山北麓定明寺,始鑿於唐代,涪江南,全身通高27米。號稱為天下第一的“中華金佛”。有"看高大到樂山,看精美到潼南"之說,是我國第一大室內鍍金佛,世界第七大佛.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景區內保存有隋、唐、宋、明清、民國時期佛、道教摩崖造像126龕928尊,遺存有碑文以及歷代文人學士書刻的題詠87通,造像記、題記31則;字體各異楹聯21幅。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石磴琴聲",全國最大的"頂天佛字",罕見的天然迴音壁"海潮音"以及"翠屏秋月"、"黃羅帳"、"合掌石峰"、"百仙岩"、"鑑亭"、"千佛巖"、"仙女洞"、"讀書檯"、"瑞蓮池"、"鷹蛙石"、"關刀石"、"雲巖飛霞"等十八勝景。

走遍潼南之陳摶故里

陳摶故里·崇龕花海,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和道教詩人陳摶的故鄉位於潼南崇龕鎮,距潼南城區30公里,清澈的瓊江穿境而過。這是是一個已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鎮,這裡旅遊資源豐富,有太極古鎮、高36.9米的陳摶塑像、佛教聖地玉佛寺、千佛巖、萬佛巖、明月山、遇仙橋風景秀麗、佛像造型栩栩如生。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這裡的油菜種植面積達3萬餘畝,形成了每年3月“十里菜花、黃金鋪地”的美麗景觀,每年菜花節都要吸引近百萬遊客前來觀光,油菜花構成的太極圖更是網紅拍照地。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潼南玫瑰花景區與崇龕油菜花景區相鄰,觀光面積達6000畝,景區內有大馬士革、芳純、粉佳人等30餘個玫瑰品種。只有靠近它,才能感受到它的沁人心脾。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潼南玫瑰花海景區由“相知區”、“相戀區”、“相守區”及“一品之戀”區組成。景區活動內容豐富,一是步行或泛舟欣賞金婚區、銀婚區、鐵婚區和戀愛區的大馬士革玫瑰花海,還可在自採區選採自己喜歡的玫瑰花;二是舉辦玫瑰花篝火晚會;三是體驗神秘玫瑰花產業文化,參觀玫瑰花加工廠,遊客可自採玫瑰鮮花,自己動手提煉玫瑰精油、玫瑰純露,四是可以在景區購買由玫瑰花提煉的相關產品。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闇公故里

楊闇公故里景區屬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1年創建為AAAA級旅遊景區,5個景點,分別為:

1、楊闇公烈士陵園

楊闇公烈士陵園位於潼南區石碾村尖山子。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2、楊尚昆陵園

楊尚昆陵園位於重慶市潼南區梓潼街道辦事處衛星村。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3、楊闇公舊居

楊闇公舊居,坐落在重慶市潼南區雙江鎮正街。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4、楊尚昆舊居

楊尚昆舊居位於重慶市潼南區雙江鎮金龍村,又名“四知堂”、“長灘子大院”。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5、楊氏民居

楊氏民居,又名田壩大院,位於潼南區雙江鎮正街,是我國目前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最具規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築之一,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譽為“民族的瑰寶”.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景區距離潼南城區8公里。古鎮始建於明末清初,北枕銀龍山、南屏金龍坡、東臨滔滔涪江,猴溪河繞山轉,恰似玉帶纏腰,溪水和山巒對古鎮形成了兩個層次的環抱,“雙江古韻”八大景觀被譽為“重慶小十景”之一。這裡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保存有-故居四知堂、楊闇公舊居、禹王宮、源泰和大院、楊氏民宅等20餘座大型清代民居建築群,雙江古鎮是川戲的“窩子”、腰鼓秧歌、佛歌、獅舞、評書、金錢板以及雕刻、刺繡、書法、剪紙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當然還又好吃的陳涼粉,袁涼粉,酸衝嘴..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馬龍山臥佛

馬龍山:在潼南至大足公路段的臥佛鎮,有一處我國年代最晚,規模最大的摩巖造像群。存有雕刻186龕,631尊,圓雕石像92尊,共計造像723尊,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龕長40餘米,最小的一龕僅0.57米。建於1926年。其建造年代之晚,規模之大在我國石窟寺建造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馬龍山臥佛:摩巖鑿造在馬龍山太陽坡的北面巖壁上,臥佛長36米,頭長9米,手掌長3.8米,比大足寶頂臥佛還要長4米,是我國第一大臥佛。臥佛頭飾螺髻,面頰豐滿,雙目微閉,神態安祥,衣紋簡略,右肋而臥。臥佛頭枕蓮臺,為九龍所託。龍口清泉流淌,大旱不絕,永恆地沐浴太子,眾仙和0諸神肅然侍立,衰慟如喪考妣。所刻羅漢,男女老少無所不有,喜怒哀樂無所不具,姿態紛呈,表情豐富、雕刻精湛,個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極富觀賞價值。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東昇茶山

位於潼南城區之東約8公里處的梓潼鎮李臺村茶樹灣,有小泥路可以直達,約需10分鐘車程。園區創建於1998年,時至今日,那片茶山越發的蔥鬱。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溼地公園

潼南涪江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潼南區涪江流域。處於濱江公園內部,沿江而建,有和諧的跑道,球場,健身器材,是朋友聚會,飯後休閒娛樂的最佳場所。那顆大黃角樹漸漸變成當中小學生的許願樹,高考中考暗戀都得趕去許個願。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青雲湖

青雲湖佔地2216畝,水體面積2000畝,該水庫位於潼南區小渡鎮、國道319線旁,距城區約40公里。交通便利、通訊設施齊全,是用來灌溉為主、兼發電、養殖、旅遊、防洪於一體的中型骨幹水利工程的天然的人工湖。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它的開發建設將與大佛寺、馬龍山風景區、桂林桃花、三塊石人工運河、網箱養魚“百里長廊”、尚昆舊居、閻公陵園、尚昆陵園等旅遊景點形成潼南獨特的旅遊風景線。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龍多山

龍多山景區位於潼南城區東北檬子鄉與合川市赤水鄉的龍多山地區。檬子鄉距縣城25公里。龍多山在檬子鄉之東約4公里處。景區西側屬潼南區檬子鄉轄區,進龍多山西城門後,連同其它三個城門都為合川地域的赤水鄉。主要寺廟、道觀和景點和文物古蹟在合川市域,檬子鄉只佔其中一部分。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三塊石運河

三塊石運河,是潼南電廠的引水渠。位於潼南新城北面的桂林鎮境界內,長15公里,寬110米,呈至西向東流向。運河北靠群山,有遠近聞名的八面山十里桃林;南鄰全國著名無公害萬畝蔬菜基地;西接三塊石大壩,東進潼南新城,運河上有十幾座人行天橋,兩岸散佈村落,真可謂小橋流水,連綿青山,無際菜園。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馬鞍山森林公園

潼南馬鞍山公園(省級)始建於2000年,座落在潼南區塘壩鎮馬鞍山上,國道319線邊,距離重慶市區130公里,潼南城32公里。公園規模1500畝,園內由柏木、麻櫟、香樟等參天古樹組成的亞熱帶針闊混交林鑲嵌交錯,阿娜多姿,風景如畫。還有碎石公路5公里。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定明山—運河

定明山—運河風景名勝區是潼南縣旅遊景區的總稱,1999年評為重慶市市級風景名勝區。它包含大佛寺景區、楊闇公陵園、-陵園、雙江古鎮、人工運河等,遊覽面積約20平方公里。人工運河景區是西南最長的人工運河,長達15.5公里,有欄河大壩、無公害蔬菜基地、十里桃林等景點。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農業旅遊度假區

潼南農業旅遊度假區核心區位於潼南區太安鎮,景區內建築面積達一萬平方米的玻璃“蔬菜博覽園”,是“重慶潼南綠蔬菜博覽園”。景區內有“現代農業科技博覽館”,以及具備休閒度假、旅遊觀光、採摘體驗、文明傳承、教育培訓等功能的泰安農莊。在核心區蔬菜基地建設農業觀光展示區、綠色餐飲區、休閒接待區,在各蔬菜基地建設有觀光道、釣魚臺等,景區內既可以觀看奇花異果,還可以進行採摘、垂釣等各種體驗耕作的樂趣。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景區內有70多家集農業觀光、休閒度假、農家體驗為一體的“潼南農家·罐壩小寨”供遊客食宿遊玩。同時可以品嚐油而不膩、鮮美、滑嫩、香辣、百吃不厭的“中華名菜”太安魚。

走遍潼南之格桑花海

潼南潼畫格桑花海近兩千畝的花海形成浪漫的童話世界,景區佔地近兩千畝,是重慶目前面積最大的格桑花海。美麗的格桑花,讓藏區之外的人民傾慕、喜愛,但由於西藏高原遙遠,很難身臨其境感受和欣賞這“幸福之花”,現在好了,美麗的格桑花海被“搬”到了重慶潼南,近兩千畝的花海無邊無際,奼紫嫣紅的花瓣密密匝匝,形成了最浪漫的童話世界。這裡的格桑花海太震撼了,格桑花花瓣高低錯落,有鵝黃、奶白、粉紅、紫紅……色澤鮮豔,成片成片的更是美得不像話!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走遍潼南之香水百荷

潼南香水百荷田園綜合體,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活態親子情景式體驗中心,據園區負責人介紹,為了打造重慶獨有的粉黛花海,從國外引進了粉黛亂子草這種非常特別的景觀植物,經過一年多的培育,現已初步形成粉色雪海的景觀效果。同時園區在國慶期間舉辦首屆“靜享時光-粉妝田園”粉黛節,遊客不僅可以欣賞百畝粉黛花海,還能在園區體驗農耕文化、各項親子游樂項目,還有生態有機大米、綠色農產品等豪禮相送。

《記憶重慶》系列|第一站:重慶潼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