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要求老年人血壓控制嚴格再嚴格?!

汪芳心語快樂不常有,貴在有心人。我們要學會再在磨難中感悟快樂,在平凡中發現快樂,在曲折中找尋快樂。

我為什麼要求老年人血壓控制嚴格再嚴格?!

文章列舉了幾年前《美國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JNC8)》中的部分內容,還指出“美國指南把老年人高血壓控制標準放寬為160/90mmHg,可見老年人血壓高點不礙事。”

我的回答也比較直白:美國的指南我們一直在參照,你雖然已經80歲了,但是身體素質還不錯,閒暇還能出國旅遊。假如還想再健健康康地活到90歲甚至100歲,我們就不能放鬆對健康的要求,特別是高血壓仍舊需要嚴格控制。

為什麼要堅持降血壓?

實際上不論是既往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研究,還是我個人從醫30年的經驗積累,都證實了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疾病及死亡發生的概率也在增加,高血壓無疑會讓這種情況雪上加霜!而採取積極的降壓措施後,確實能夠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迴歸到生命的本質,應當說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生老病死”

是必經的人生規律。血壓伴隨人的出生到離世整個過程,且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慢慢趨於不正常。有些人注意防護,等到七八十歲血壓基本還正常;而有些人不注意防護,年紀輕輕血壓已經高的離譜。

美國的標準適合我們嗎?

如果一個人從中青年時期就注意血壓監測,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必要的時候又能採取合理的藥物干預,那麼他在30歲、50歲、80歲,甚至90歲,依舊也可以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血壓值。在我的患者群中就不乏八九十歲、血壓一直維持在120-130/80-90mmHg理想狀態的健康老人。他們血壓正常,其他方面保養的也很不錯,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但是考慮到年齡的不可抗力和控制的難度,我們適當放寬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標準(150/90)。當然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80歲高齡老人,若血壓控制得當且沒什麼不舒服,我們還會建議把血壓再降一點(<140/90),因為這樣遠期獲益會更多。

還有大量的高齡患者,因為年輕時不注意血壓監控,導致血壓一直偏高(自己並未覺察),檢查後甚至還發現頸動脈嚴重狹窄等情況。這部分人群的血壓反而不宜降得過急、過低(<160/90),以免引起低灌注導致的腦供血不足甚至缺血性腦中風。但是,當狹窄通過支架解決了灌注不足的問題且病情穩定之後,我們仍建議患者嚴格降壓,以延緩頸動脈斑塊的進展。

由此可見,降血壓的標準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意願來確定。美國的指南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很多時候被斷章取義了。

血壓高需要控制,那麼是否越低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臨床上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患者的收縮壓(高壓)降到了符合標準之後,舒張壓(

低壓)卻低於正常值。這種情況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血壓太低的話,心臟等重要器管可能會因為出現血液供給不足的情況而受累。諸如胸悶、胸痛等,都是常見的心臟供血不足症狀。

因此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血壓控制都要掌握一個很好的度,高低差要穩定在一個合適的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