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老糊塗了,而是

汪芳心語: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要忘掉的是失敗,要牢記的是教訓。

關愛老年人 警惕血管性痴呆

他們不是老糊塗了,而是

左手拿著鑰匙,卻因為找鑰匙在屋子裡急得團團轉;剛吃完降壓藥,要不是女兒攔著又要再吃一遍;遛彎見到熟人,愣是叫不出名字……我們身邊常有老人出現這種情況,有時候會嗔怪一聲“老糊塗”了,當然也會考慮可能是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不過很少人會想到有些“痴呆”並非神經性疾病,而是因為血管出現了問題。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什麼是“血管性痴呆”以及其特點和防護措施。

1、什麼是“血管性痴呆”?

臨床上碰到血管性痴呆的病例時,患者及家屬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瞭解了致病機理後,就會明白“血管性痴呆”其實也是有因必有果的。

正常情況下,大腦組織中參與認知功能的重要部位正常運轉,所以人表現出“正常”。而這些重要的部位對缺血、缺氧、出血感染

等非常敏感,一旦長期處於不良刺激,就會產生相應的病症。比如缺血、缺氧能夠引發神經元壞死,逐步出現認知障礙;再如腦出血,若發生在腦實質,會形成壓迫,進而可能阻斷腦脊液循環通路,誘發不同程度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血管病變後產生了失語、失智和認知障礙等痴呆現象。其中“血管性”一般包括腦外傷、腦出血、腦中風等疾病導致的損傷,這些損傷能引起腦缺氧、腦出血或因此而誘發感染等。如果病情嚴重或久治不愈,痴呆很容易找上門來。

2、“血管性痴呆”的臨床症狀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的第二大類型,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在我國的年發病率為5000-9000名。血管性痴呆起病進展有快有慢,有些患者一次腦中風後就發病,也有些患者則是逐漸發展的,隨著發病次數的增加,痴呆的症狀也越來越明顯。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狀與“傳統意義”上的痴呆差別不大,如認知障礙、智力減低和語言障礙等。但是也有其“特點”,比如患者對人名、地名、數字及日期等最容易遺忘;再者就是工作能力下降,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常常會表現出“怎麼最近我的腦子不靈光了”。痴呆發展到晚期的時候,不論近事記憶還是遠事記憶都明顯下降,患者往往會出現六親不認、冷暖不知、言語不詳的情況,甚至都無法做到生活自理。

【注】血管病變的損害部位不同,患者的表現症狀也會不同。

比如大腦左半球病變時,患者多會在聽、說、讀、寫方面出現障礙;大腦右半球病變時,影響的是視力;大腦前動脈病變時,患者情緒低落,缺乏熱情;大腦中動脈病變時,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出現意識障礙;

大腦後動脈病變時,可導致產生幻覺等。

因此,臨床上大夫們多根據患者的表現,結合相關檢查的結果,綜合判斷患者的病情。

3、如何預防“血管性痴呆”?

如果家中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兒女們一定要時常觀察老人的情緒日常作息,有沒有頻發情緒不可控的情況,是否經常失眠頭暈口齒不清等。特別是那些發生過腦中風的患者,如果一段時間內突然出現性情大變、睡眠障礙及四肢麻木等情況,就要高度警惕血管性痴呆了。

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精神疾病或睡眠質量,那麼也應該及早採取

藥物干預。作為輔助措施,平時也可以多補充些維生素E、維生素C和豆製品等。

血管性痴呆比較青睞老年群體,所以老年人更應該“管住嘴 邁開腿”,多參加文體活動、戒菸少酒,凡事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定期檢查身體,將各種危及血管健康的異常及早扼殺於搖籃之中。

早前看過一份數據調研,有專家預計到2040年我國的痴呆人數將等於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痴呆人數總和!這個數據是很可怕的!想想跟我一樣為人父母的家庭,也是一個孩子的居多,到那時候痴呆可能不僅僅是家庭問題,而成為社會問題了。

關愛中老年人健康,預防血管性痴呆!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