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爲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中華民國貨幣指代中國於民國時期流通的一系列紙幣、銀元等貨幣,貨幣發行時間為1912年-1949年。1914年北洋政府推出國幣條例,確定以銀元為中華民國貨幣;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發行法幣。期間各個省份、軍閥,割據政權也發行了自己的貨幣。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民國錢幣選集

袁大頭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蘇維埃袁大頭三年版交流

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發佈《國幣條例》,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簽字版三年袁大頭

鑄造跨度從1914年至1951年,總髮行量超過 7.5 億枚。該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90.4%、84.5%、80.4%和82.5%;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民國三年版: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後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兩種模具,老模具為185道邊齒,新模具為170道邊齒,鑄量都較多,屬普通流通版。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三年袁大頭

民國八年版"袁大頭":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較多,鋼模由外國代制,文字書寫符合漢字結構,字形沒有變異,背圖嘉禾亦規範。特徵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飾前內邊齒多一細齒,而無一空檔(其他年號版有一空檔)。另外有幾種鑄量較少的版別,主要區別是在"造"字的書寫上不同: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民國錢幣

1."造"字的第四筆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與下面的"口"字不相連,故稱"牛"字版。

2.有的"牛"字與"口"字相連,故稱連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橫一筆,形成缺口,稱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見中孔,稱無口心版。

此外還有橫點年版、豎點年版、草頭華版、T點年版、左芒勾版、孕六珠版、雙孕六珠版、結上點版、結內點版、兩芒彎勾版等等。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八年袁大頭

民國九年版:九年常見版別有九年精發、九年精發三年背、九年中發、九年中發小嘉禾、九年粗發、九年海南版。此外比較稀少的版本有九年牛口造7點年、九年缺口造、九年大肩章。九年大頭除海南版外,其餘常見版式的實幣雕工都異常的精美,可以說比三年的天津標準版還漂亮,尤以細字版的為甚,無論是字體,人像及嘉禾圖案都很精緻,這也是九年的一大特點。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九年袁大頭

民國十年版: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圖案文字與一般"袁大頭"無大差別,鑄量較大。另外有一些把"年"字中的一點寫成一豎或"7"字形,但鑄量較少。

此外還有T點年版、缺口造版、半缺口造版、雙缺口造版、連口造版、十年八年版、十年九年版、開渠華版、正星版、偏星版、豎點年版、開口中版、右缺口中版、7點年大鬍鬚版、大點年版、下缺口造版、敗筆造版、六角星版、連口造無珠版等等。

中華民國貨幣中的袁大頭為什麼是很多藏家必藏品呢?

十年袁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