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讓上萬隻鳥專心孵蛋 工地不惜損失近100萬


6月26日,新疆尼勒克縣218國道,為保護正在碎石中孵化鳥蛋的候鳥而建立的護欄。2018年5月份,負責該路段施工的人員計劃對石方爆破作業後產生的石塊進行清理,卻發現該處有近萬隻鳥類聚集、在滿地的碎石中產卵孵化。工地因此暫停了對該段落的施工,並重新對施工計劃進行了重新調整。本版圖片歸董志閆所有

這種叫做“粉紅椋鳥”的鳥習慣築巢在石堆洞穴或地面,喜食蝗蟲,冬季棲息在歐洲東部和中亞中西部,五月便遷徙到中國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今年是粉紅椋鳥四年之後再度重返新疆的大年。由於今年伊犁地區雨水較多,再加上山體經爆破鬆動,偶爾有大石塊從山坡上滾下,6月中旬,項目部發現偶爾滾下的石塊會將鳥巢壓壞,為了保護鳥巢,6月24日,項目部派遣挖掘機將山坡上鬆動的大石塊裝車運走。

6月25日,根據“烏魯木齊沙區荒野公學自然保護科普中心”,以及北京的自然保護協會、伊犁州林業局和新源縣林業局等動物保護協會的建議,施工項目部對巢區周圍進行簡易圍網、懸掛警示標語等。


項目部為了保護粉紅椋鳥的生息,計劃暫停施工1個月左右。初步估計,為了保護粉紅椋鳥,各類機械、人員等的成本費用總計增加大約在100萬元左右。

粉紅椋鳥是生物滅蝗的主力軍。 預計還需要15至30天,新生的粉紅椋鳥便可離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