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來啦|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在雪浪大會上的主旨講話

全文来啦|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雪浪大会上的主旨讲话

今天上午,

首屆雪浪大會在無錫開幕,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

發表主旨講話。

全文来啦|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雪浪大会上的主旨讲话
全文来啦|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雪浪大会上的主旨讲话

無錫為何要大力發展智能製造?

無錫的智能製造水平如何?

未來的道路該怎麼走?

小敏書記分別作了詳細闡述。

在講話中,

小敏書記還提到了無錫三家樣板企業,

併發起三點倡議,

號召所有與會者來雪浪小鎮,

“一起擁抱智能製造的春天!”

全文来啦|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雪浪大会上的主旨讲话

講話全文如下:

讓我們一起擁抱智能製造的春天

——在2018雪浪大會上的主旨講話

(2018年6月30日)

李 小 敏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1848年,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後,隨著機器大生產方式的確立,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和前所未聞的規模發展起來,在不到一百年間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回望過去,從18世紀蒸汽機革命、19世紀電氣化革命到20世紀原子能和計算機技術革命,都帶來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和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製造業日益成為一個技術創新、人才發展、資本集聚的核心載體,日益成為各國競合、大國博弈、強國崛起的關鍵領域,製造業的強弱印證著一個國家、地區、企業的興衰。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動員令,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製造強,則工業強;工業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國家強。

無錫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史上具有一定標誌性的城市。我們常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在無錫,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崛起歷程。歷史上,作為江南小縣城的無錫,一直有著重工恤商的傳統,有著工商基因的積澱,特別是近代以來,無錫在“實業報國”感召之下,率先發展民族工商業,湧現出一批民族工業資本集團,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鼎盛時期無錫的工業產值位居全國第三、產業工人數位居全國第二。在改革開放起勢之初,無錫率先推進農村工業化,鄉鎮工業異軍突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蘇南模式”,成為中國鄉鎮企業的發祥地,贏得了“華夏第一縣”“神州第一郊”“天下第一村”的美譽。在進入新世紀之際,無錫依託工商實體,大力發展以製造業為骨幹的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經濟開放度、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使無錫實現了由農耕時代小縣城向工業時代繁華都市的華麗轉身。

時至今日,製造業仍然佔據著無錫經濟的主導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重要地位。去年,無錫的製造業貢獻了43.3%的GDP、96.1%的規上工業增加值、52.6%的稅收收入;有12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全部都是製造業企業,有24家企業入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佔全省總數47家的50%以上,入圍企業數量均為全省第一;全市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25家,佔全省總數的20%以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31家,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絕大部分是製造業企業。一部百年工商史表明,無錫是靠製造業起家的,無錫也將倚重製造業走向未來。

當前,世界製造業發展處於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製造業亦是如此。2015年,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從製造業薪金、勞動生產率、能源成本和外匯匯率等四個方面,對世界前25位出口經濟體進行了分析,中國被歸類為壓力型經濟體。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壓力也是無錫製造業面臨的壓力,衝破這個壓力,唯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唯有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在這方面,無錫是有認識、有行動的。2015年,無錫圍繞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以戰略眼光、系統思維謀劃無錫的製造業發展,堅定不移把先進製造業擺在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地位,矢志做強先進製造業。為此,我們聚力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堅持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出臺一系列政策意見,實施一系列行動計劃,加快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支撐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無錫的製造業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去年無錫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增速13年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蘇南第一,今年1-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位居全省第一;引進了一批投資超百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項目,特別是成功引進並開工建設無錫歷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總投資100億美元以上的華虹集成電路研發和製造基地項目,成功引進並開工建設總投資86億美元的海力士二工廠項目,成為無錫歷史上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數量最多、質量最好、規模最大的時期;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8%,企業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比例達1.7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5.1件,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無錫也因此被評為江蘇唯一的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實踐使我們深切地認識到:發展先進製造業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學偉人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未來確實來得太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美國懷特教授、布恩教授提出智能製造概念以來,僅僅三十年,這個未來已來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智能製造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的發展方向。推進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技術改造,其基礎是“深度融合”,就是把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集成運用於製造業全產業鏈,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工廠、各工廠之間以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無縫對接,推動企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模式的革新,以敏捷製造、精益管理、精準服務實現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實現智能製造,不是傳統的更新換代,其結果是“深度變革”,就是實現了用戶與生產者之間關係的重大變革,由過去以產品供給為主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價值鏈,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需求—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價值環,並衍生出以“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智能製造新經濟。所以,我們有理由作出這樣的判斷:誰擁有智能製造,誰將擁有美好的未來。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無錫是在全國較早提出智能化發展要求的城市,在其全力推進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鮮明特徵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建設中,是把智能化放在第一位的。這是因為無錫不僅是製造大市,有著較好的製造業基礎,而且無錫是全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具有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發優勢。目前,無錫已經集聚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高端人才超過3000人、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去年物聯網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接近全省的1/2、全國的1/4;啟動建設了包括雪浪小鎮在內的3個物聯網小鎮;成功舉辦兩屆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世界物聯網發展史上烙下了鮮明的“太湖印記”。這幾年,我們利用這個優勢,制定實施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智能製造五大工程,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全市實施智能製造項目270個、完成總投資2308億元;實施國家示範應用項目3個,省示範智能車間68個,省級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示範企業9家、試點企業45家,均處於全省和全國同類城市領先水平。由此,更堅定了我們的認知,這就是:製造業和物聯網的融合,是無錫的優勢所在、支撐所在、希望所

第一個,是流程型製造業企業智能化樣本。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建於1919年的百年老企業,近年來企業持續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萬錠用工人數下降到20人以下、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1/4、達到世界最好水平,生產效率提升23%,產品品質提升25%,運行成本降低22.6%,掌握了能以純棉單紡法批量生產300支紗線的核心技術,生產工藝和質量水平國際領先,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兩化融合突出貢獻企業、全國紡織行業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百年老廠煥發出了嶄新的時代風采。

第二個,是離散型製造業企業智能化樣無錫貝斯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高端機械加工數字化車間系統,形成以SCADA(數據採集監控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為支撐,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及各類精密零部件大批量自動化、柔性化生產領域的先進生產製造系統,輔以新型生產組織管理模式,實現物流、生產調度、庫存、質量等事項的智能化管理,全員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營收增幅、利潤率均超20%,企業被評為江蘇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範企業。

第三個,是傳統制造企業利用智能技術向服務型製造企業轉型的樣本。江蘇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原來是一家溴冷機制造公司,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盈利空間收窄的形勢,在2015年制定了“從產品製造商發展至系統集成商、投資運營商、能源服務商”的行動綱領,打造了雙良雲遠程監控平臺等四大平臺,為客戶提供設備(系統)全生命週期管理,客戶滿意度高達99%,服務型製造業務佔業務總額的比例已近2/5,雙良也成為江蘇唯一入選全國第一批“中國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榜單的企業。

這三家企業,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實證:製造業的出路在變革,製造業變革的關鍵在智能製造,在這一過程中,新的動能得以積聚,質的跨越得以實現,這就是“從製造業中來、到製造業中去”的要義內涵。

一、讓我們以擔當引領“智造”發展,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們要堅守制造業、堅守實體經濟,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擔負起建設“製造強國”的歷史重任,在智能製造推進上主動作為、務實有為,努力交出新時代“實業報國”的新答卷;

二、讓我們以創新驅動“智造”引擎,智能製造是科技創新的產物,也要靠科技創新不斷突破,我們要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推動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相結合,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在智能製造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為搶佔智能製造“制高點”付出努力、作出貢獻;

三、讓我們以合作共贏“智造”未來,競爭需要合作,合作才能共贏,我們要加強在戰略對接、聯盟打造、平臺建設、技術交流、人才培訓等重點領域的合作,形成智能製造跨業務主體、跨行業邊界的多層次合作格局,合力構築智能製造優勢。

祝雪浪大會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