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瘦西湖「是人工挖的還是自然形成的?

風塵僕僕水天一色

瘦西湖的水系是原來就有的,文化意義上的瘦西湖則是康乾年間逐漸形成。

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描述當時揚州瘦西湖的水系“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這是最早出現“瘦西湖”這個名字的記載。

乾隆年間錢塘人汪沆看到瘦西湖把它和杭州西湖做了個對比,寫了一首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揚州是鹽業發達的地方,鹽商聚集,瘦西湖被鹽商們看中,於是出資把已經淤堵的瘦西湖進行了疏浚,並陸序在瘦西湖兩岸興建園從,達到瘦西湖鼎盛時期。

瘦西湖主要景點有:五亭橋、小金山、望春樓、熙春臺……都是清代瘦西湖全盛時期所建。這時候的瘦西湖水流蜿蜒,兩岸金碧輝映,如同唐代畫家李昭道的金碧山水。李昭道是唐代畫家李思訓之子,李思訓受封右武衛將軍,被稱為大李將軍,李昭道又被稱為小李將軍,父子二人開創金碧山水畫風。以此類比,可知全盛時的瘦西湖風景如畫、金碧輝煌。


沅汰歷史

我來回答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吧,首先“瘦西湖”原是一片被淤積荒蕪的河流,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揚州時,當地的名流官紳為了討取皇帝的歡心就疏浚河流, 營造了現在模樣的瘦西湖,建起亭臺樓閣、園林湖水等景觀景緻。如今的瘦西湖景色清雅秀麗,充滿詩情畫意,是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

清新淡雅的瘦西湖安靜祥和,即使在展現美景時也是含蓄居多。走進瘦西湖的南門就是一條碧綠的長堤,這就是長堤春柳。每當生機盎然的初春時,湖水波光粼粼,微瀾盪漾,長堤上柳枝綻開稚嫩的青芽,夾雜的桃花嬌豔,形成“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景緻。

來到瘦西湖,最想看到的莫過於“二十四橋明月夜”中的二十四橋了。漢白玉的橋身、弧度優美的單孔橋體,好像一條玉帶鋪展,又好似一道霓虹橫臥清澈碧水上。重新修建的二十四橋 長24米、寬2.4米,有24根欄柱和24層階梯,處處細節都與名稱相呼應。除了二十四橋,瘦西湖中還有一架飛橋美景,那就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的虹橋。青鬱的柳枝位於橋的兩端,碧幽清澈的湖水倒映優美的橋身和橋上欣賞風景的遊人,在這裡可以眺望遠處瘦西湖最大的島嶼、有著“湖上蓬萊”之稱的小金山,水汽瀰漫中依稀可見島上的亭臺樓閣。

乘船登上小金山,月觀、木樨書屋、琴室等諸多古建築—一展現在眼前。月觀是揚州賞月的最佳觀賞地,並因此得名。坐東朝西的月觀正對著浩渺的湖面,每當皓月當空時,明月清輝鋪西,湖水映月,水月溶溶,仿若天上月寒宮。從月觀向東眺望,在那蔥蘢的綠蔭間掩藏著一座古典式的樓宇,這便是瘦西湖中最著名的一處景觀“四橋煙雨樓”。這樣富有詩意的名字自然與其周圍美妙的景緻密切相關。每當細而微微、煙雨濛濛之際,登上樓閣,瘦西湖中四座造型名異的古橋若隱若現,那綽約的風姿引人無限遐想。


天馬行文

“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瘦西湖”坐落於揚州城西北,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一張靚麗名片,更是人們陽春三月下揚州的必遊之處。

那麼“瘦西湖“到底是人工挖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呢,我們不妨從歷史資料中來尋根求源。先看看清朝初年顧祖禹撰寫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是怎麼樣記述:瘦西湖最初名叫柴河,因於柴河東岸築城以備流寇侵逼,名曰保揚河,後名保障河,又名炮山河、長春湖。由此可見,瘦西湖源遠流長。

但瘦西湖歷史上的確存在人工挖鑿,可以說是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人工開鑿的城濠和通向古運河的水道,從而使瘦西湖始終與大運河保持水源相通。

"瘦西湖"這個名稱最早出見在文獻記載中,應該是在清初詩壇文人吳綺的《揚州鼓吹詞序》中:“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說到“瘦西湖”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相傳乾隆元年,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陶醉於這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與家鄉的西湖來作比較,還賦詩一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這些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肯定,景色怡人的瘦西湖自古有之。

而在瘦西湖沿湖修建園林景觀,應該是從隋唐時期就陸續開始了,到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更為繁盛,特別是清乾隆年間,當時揚州的鹽業興盛,而瘦西湖由於年長淤堵,當地的鹽商便出資進行疏通,並在湖的東西兩岸興建起應景的亭臺樓閣。但到了清嘉慶年間,由於揚州鹽業的衰退,瘦西湖的園林也隨之蕭條荒廢;再加上歷經戰亂,瘦西湖基本上被損毀。

新中國成立以後,當地政府又多次組織對瘦西湖進行人工疏浚和復建,所以,我們今天看見的清波盪漾的瘦西湖,也可以說是人工挖出來的。


三姐姐

瘦西湖景觀自六朝、隋唐至明清陸續修建出來的,到康乾時期形成了現在的基本格局。但瘦西湖以前也是個不小的水面,叫跑山河,估計是因為圍著小金山,後來鹽商出資疏浚了湖心淤塞,又沿湖邊陸陸續續修園子,歷經數個朝代,形成了現在這個著名的人文景觀。算半人工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