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落榜生,轉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國精神!

北大落榜生,轉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國精神!

梁漱溟,原名梁煥鼎,

1893年10月,出生於北京,

祖先原姓“也先帖兒木”,是蒙古人,

與元朝皇帝同宗室,

後來元順帝北遁,他家留中原河南未走,

遂改漢姓梁。

父親梁濟是個小官,

卻為人正直,一身俠骨,

雖是科舉入仕,卻決議不再讓後輩走這條路。

哥哥梁煥鼐(nài)留學日本明治大學,

兩個妹妹畢業於京師女子初級師範學堂,

梁漱溟6歲時,入中西小學堂讀書,

他聰明又上進,從小就獨立思考,

中學後,更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獨特性格。

而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01

沒收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

卻收到了北大的聘書

1917年的中國,風雨飄搖,

24歲的梁漱溟懷著一腔熱血,

報考北京大學,

無奈的是,分數不夠,遺憾落榜。

就在他傷心失落之時,

卻意外接到了北大校長蔡元培的聘書,

原來,蔡元培在《東方雜誌》上,

看到了他寫的《究元決疑論》這篇文章,

第一次用西方現代學說闡述佛教理論,

蔡元培對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

當他聽說作者梁漱溟報考北大落榜時,

笑著說:“梁漱溟想當北大學生沒有資格,

那就請他到北大來當教授吧!”

於是,一個北大落榜生,

轉眼就成了北大教授。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在北大教學時,還有一個趣事,

他的一門叫做《人心與人生》的課,

來聽課的人必須要交一塊錢。

並不是因為他愛財心切,

只是怕隨便什麼人都來聽,實際上未必有興趣。

而交過了錢,多少能保證聽得認真一些。

至於收上來的錢,

他也不會裝進自己的腰包,

而是發給那些想來聽課卻沒錢的學生,

比如後來成為新儒家大師的唐君毅,

就收到了梁漱溟的五塊錢。

02

以研究佛學起家

卻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梁漱溟的經歷非常特別,

他年少時期沒有受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一味追求現代新知,

17歲,開始鑽研佛學,

一度看破紅塵,想出家當和尚。

然而在父親沉潭自盡,也就是十年之後,

又開始折入儒學,

領悟儒家精神最適合社會大眾,

遂以“不住涅槃,不捨眾生”對自己,

以傳播儒學為畢生職志,

先後出版了《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

《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成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更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03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在北大執教的日子,充實又短暫,

教學之餘,他常利用人脈到國內各地演講,

傳播自己的觀點,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的生命就係於責任一年。”

“我不單純是思想家,我是一個實踐者,

我一生都是拼命乾的。”

梁漱溟到晚年時,回憶起這段時光,

依然堅定。

所以,在北大執教7年後,

他毅然辭去令人欽羨的職務,

轉而到落後的山東農村地區辦大學,辦中學,

全身心的投身鄉村建設和社會公共事務中。

在他看來,中國最主要的問題,

不是哪個政黨當政,也不是暴力革命,

而是廣大農村的建設問題。

要改造中國,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造農村。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後來,隨著日軍的侵華,山東的淪陷,

梁漱溟的農村建設失敗了,

但他從未放棄思考,

從未放棄參政,從未放棄救國。

他說:“為往聖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

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

他還說,他的一生精力都用在了兩個問題上,

一個是人生問題,

這使他出入於西方哲學、印度宗教、中國學問,

而被視為哲學家。

一個是中國問題,

這使他投身於辛亥革命、鄉村建設,發起中國民主同盟,

而被視為社會活動家。

無論哪一個,

他都竭盡全力,知行合一,

真正做到了張繼那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04

“我是死不了的,

如果我死了,中國怎麼辦?”

1938年後,日寇的侵華,

讓無數中國人陷入了恐慌的狀態,

而梁漱溟卻泰然自若。

1940年,他在重慶開會時,

日寇的飛機經常來轟炸,

每到這時,人們都紛紛往防空洞跑,

唯獨梁漱溟不跑,

還把椅子搬到操場上,鄭重其事地讀書。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1941年香港淪陷時,

梁漱溟跟一大批文化名流坐船撤離。

日寇的飛機不停地來轟炸,

水裡也不停地有水雷炸響,

全船的人都嚇得半死,

唯獨梁漱溟呼呼大睡,毫不在乎。

同行的人問他不害怕嗎?

他說:“我是死不了的,

如果我死了,中國怎麼辦?”

在他心裡,早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人,

而是肩負著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

“《人心與人生》等三本書要寫成,

我乃可以死得,現在則不能死。

又今後的中國大局以至建國工作,

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

我若死,天地將為之變色,歷史將為之改轍,

那是不可想象的,萬不會有的事!”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05

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為什麼說梁漱溟是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不僅是他高深的學識,經典的研究,

更是他高尚的品德,令人欽佩,

言行一致,絕不虛偽。

在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下,

他依然高舉儒學的大旗,

北大職務可以淡然放棄,

只為執行更迫切的農村問題。

像一顆堅硬的石頭,

更像一株不折的松樹。

解放前,他到訪延安,

和毛主席見面8次,其中2次暢談通宵達旦。

建國後的1954年,在政協會議上,

因為農村問題和毛主席爭辯,

被稱為“反面教員”。

他反對“以階級鬥爭為綱”,

更是對“文化大革命”以及“批孔運動”,

表示明確的反對。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他的座右銘是: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就是這樣一個人,又能隨遇而安。

文革時期,紅衛兵抄家,

把他關到最小的房子寫檢討,

紅衛兵發現他寫的格外認真,

也就沒有再理他。

其實,梁漱溟這時突然想到,

自己一直想寫一本佛學書籍,一直沒有時間,

這下子正好有時間了。

06

他才是中國明星!

這才是中國精神!

1988年6月23日,

梁漱溟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在追悼會上,掛著一副輓聯:

百年滄桑,救國救民;

千秋功罪,後人評說。

橫批:中國的脊樑。

——“中國的脊樑”,

無疑是對梁漱溟這位偉大先驅最好的概括。

北大落榜生,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他才是中国精神!

縱觀梁漱溟的一生,

報考北大落榜,卻當上了北大教授;

以研究佛學起家,卻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從小在城市長大,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卻是鄉村建設……

他的一生充滿了出人意料的傳奇色彩,

卻堅守自我,從未改變,

他認真了一輩子,自信了一輩子,純粹了一輩子。

留給了後人傳世的研究成果,

關注農村的歷史經驗,

更留給我們,

以天下為己任的民族精神,

和堅守自我的高貴人格。

這才是中國精神!

這才是我們應該仰望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