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爲何對這個品種"手下留情「?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關注我們,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策劃 | 馬瑩瑩

中美貿易摩擦經過幾輪談判,6月15日劇情急轉直下,美國撕毀了中美雙方經貿磋商已經達成的共識,突然發佈了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的清單。

6月18日,面對中國的強硬反擊,美方又威脅稱,將再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真的會怕嗎?

針對美國能源業的“清單二”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對“此前能源業未被列入徵稅清單”的解釋是:“能源產業對於中美兩國貿易來說是非兒戲的重要領域,這部分貿易規模巨大,LNG、原油貿易對於削減美中貿易逆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在不久前的第二、三輪中美貿易談判中,中方也表示願意加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前提是特朗普政府放棄對中國的關稅威脅。但是,美國的突然“變臉”令雙方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中國不得不給予有力還擊,並表示

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

此次,大批能源和化工產品被列入徵稅清單,表明了中方回擊美方挑起貿易戰的堅定立場,也意味著能源業最終捲入中美貿易爭端中。當然,也需要注意到,“清單二”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並未確定,意味著仍有觀察、談判和迴旋的空間。

外媒:中國反制措施

或使美能源業陷入困境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

就如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所說,中美能源業貿易是非兒戲的領域。如果“清單二”最終的實施時間確定,實錘落下,或成為中方的“殺手鐧”,對美國能源業產生巨大的衝擊。

英國《每日快報》發文稱,中國針對美國能源業的加徵關稅反制措施可能“摧毀”美國能源和化石燃料市場。有能源專家表示,中國此舉在國際貿易關係中是“一個重大變化”。油輪追蹤公司ClipperData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att Smith表示:“中國對美國能源產品加徵關稅事關重大。”

美國Lipow石油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超過8100萬桶美國原油,日均22萬桶,佔美國原油年出口總量的20%,是繼加拿大後美國原油的第二大買家。現有報道稱,中國目前已經趕超加拿大,成為美國原油的最大買家,日均進口36.3萬桶,同時每日也進口約20萬桶其他石油產品。Matt Smith表示:“中國現在是美國原油的最大買家,原油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重大問題,更不要提中國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二上還涉及了大量煉化產品。”

反觀中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最大原油供應國為俄羅斯,其次為沙特和安哥拉,美國雖然增長勢頭甚猛,但僅位列第14位。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中國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得與美國原油質量相近的原油,比如西非,但美國將發現很難找到一個和中國一樣大的替代市場。”伍德麥肯齊在本週一的簡報中表示。該公司預測,在自由貿易環境中,美國對中國的原油出口或在2023年翻番,但貿易戰開打意味著這一預測可能落空。

此外,美國能源諮詢公司Drillinginfo專家Bernadette Johnson表示,中國針對美國能源業的關稅反制措施將提高美國石油產品的價格。“25%的關稅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美國西德克薩斯原油交易目前在每桶66美元左右,中國關稅將令其成本增加16至17美元,美國原油及其石油產品可能將不再具有競爭力。”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齊分析師Suresh Sivanandam表示。

外媒報道稱,中國針對美國能源業的“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二”,如果最終實施,可能會使美國石油業陷入困境。有兩個可能的糟糕結果:一,美國原油價格相對於外國原油必須降至更低,才能對中國買傢俱有吸引力;二,美國原油將不得不在其他市場打折出售,比如印度、韓國等。

最後,不得不提及的是,去年年底特朗普訪華,中美之間簽署了多項能源投資合作協議和意向,包括中國石化投資阿拉斯加LNG項目,以及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對美國頁岩氣、電力和化工生產項目的投資意向等。注意,這裡有些項目只是“投資意向”,並非正式合同,意味著中國有空間退出。

LNG未出現在此次加稅清單中

說到這裡,中美能源貿易領域內另一大關鍵產品似乎被忽略了,那就是液化天然氣(LNG)。

幾十種油氣產品上了對美加稅清單,為何對這個品種

此次中國未對美國LNG加徵關稅,考慮到目前中美LNG貿易體量仍小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未來可觀的貿易量可能使LNG成為中國的另一大“殺手鐧”。

據報道,目前LNG主要有三大出口國,澳大利亞年出口量為8000萬噸,卡塔爾年出口量為7700萬噸,美國年出口量為7000萬噸。但美國現在有40-50個項目正在走開發審批流程,

預計到2025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

而中國作為需求增長最快的天然氣市場,眾多LNG出口商將眼光瞄準這裡。中國2017年LNG進口量達到3940萬噸,比上年增長46%,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並有望在2025年至203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LNG買家,議價能力可以想見。

中國石油與美國切尼爾公司今年2月簽署了LNG長期銷售協議,預計每年購買約120萬噸美國LNG。此外,中國石化、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AGDC)、阿拉斯加州政府、中投公司與中國銀行此前還簽署了《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聯合開發協議》,涉及約430億美元投資。

此次,面對美方損人不利己的短視行為,中方給予了強有力回擊,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並不像美國,總是反覆無常,肆意損耗國家信譽。中國一向言必信,行必果,此次對中美雙方均關注的LNG貿易“手下留情”,既給中美貿易關係好轉留有迴轉空間,也是預留了一個更加重磅的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