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翔點評說「法國胡打也能贏,與阿根廷隊實力不在一個量級」,如何評價他的點評?

武侯的中場線

黃健翔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法國對陣阿根廷的比賽,進球確實很多,但比賽的精彩程度其實非常一般,誠如黃健翔所言:這場比賽就是兩個在整體組織上都嚴重不足的球隊之間的對撞。


法國隊這邊,從兩年前的歐洲盃開始,德尚就一直在442和433的陣型之間來回搖擺不定,問題的本質就是:格列茲曼和博格巴究竟該如何共存,進攻中究竟由誰來分配球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這隻法國隊,即使到了今年的世界盃,我們還是失望的看到,德尚依舊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小組賽前三場比賽,坐擁豪華陣容的法國隊,只打進了區區三個進球,一個點球,一個折射,一個門前補射,得益於VAR和門線技術,法國隊在小組賽只能說是涉險過關,究其原因,則是因為作為主教練德尚,始終無法為球隊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進攻體系。

所幸,他們在八分之一決賽遇到的是另外一隻整體組織更差勁的球隊——阿根廷——他們不僅進攻沒有辦法,防守上更是一塌糊塗。整個中場,除了馬斯切拉諾之外,空曠的像是阿帕斯草原一般。

當對陣雙方都是缺乏整體組織的球隊時,陣中球星的個人能力,就將攀升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第一力量。我們可以大致比較一下雙方的“固定資產”:

法國隊億元及以上資產:姆巴佩、博格巴、格列茲曼、坎特

近億資產:勒馬爾、烏姆蒂蒂、瓦拉內

阿根廷億元及以上資產:梅西、迪巴拉(未出場)

近億資產:伊卡爾迪(度假)、伊瓜因(未出場)

在這場只看“拳頭”大小的街頭鬥毆中,雙方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講道理,阿根廷不輸,未必讓法國去輸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