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1980年代,米價0.14元、肉價0.95元……那麼,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於眼下的什麼“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研究稱,19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255萬。鍾教授選取了1981、1991、2001和2007年這四個時點來考察貨幣可能的變遷途徑。

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第一個可能:從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看,上述四個時點分別為:500元、1700元、6800元和13800元。因此“萬元財富”要跟得上人均貨幣收入增長,30年前的一萬元,大體和現在的27-28萬元相當。當然也有另外的貨幣收入變動口徑,例如以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看,上述四個時點則分別為780元、2300元、10800元和21200元,這樣算下來結果差不多。

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從業人員的貨幣工資,在過去的30年間,每10年增長約3~4倍,這實質上就意味著儲蓄起來的1萬元必然隨之貶損。或者說,1981年的1萬元,大約相當於當時職工13年的工資,或者家庭人均20年的收入,按照目前工資或收入水平來推算,當年1萬元應該大體相當於現在的27萬~28萬元的水準。

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第二個可能:從居民人均儲蓄看,上述四個時點居民儲蓄總額分別為:523元、9200元、7.4萬元和17.3萬元,考慮人口變化之後的人均儲蓄為52元、800元、5900元和1.3萬元。這樣算來,1981年的“萬元財富”相當於當時人均儲蓄的200倍,折算到現在差不多是255萬元。

19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現在多少錢?

顯而易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錢非常“不值錢”了。假定中國有類似美國一樣的與通貨膨脹指數掛鉤的國債(TIPS),那麼以1981年為定基,四個時點的CPI指數分別為100、199、390、440,也就是說,即便中國居民早在30年前就能夠購買和CPI指數掛鉤的國債,當年的1萬元到現在也就僅僅4.4萬元而已。假定當年的 萬元戶採取五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