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高考分數在二本線以上,一本線以下,應該怎麼選學校?

子不約929

在志願填報的多種艱難選擇中,成績遠遠高於二本線,卻距離一本線差了幾分,是很讓人無奈的。這種情況下該怎麼報學校,存在的風險有哪些?作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有以下分析。



1、做好定位,縮小範圍,提高成功率。

我們就以理科生為例。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成績都很高,和前幾年差距大,這給填報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因而今年志願分外難報。

沒上一本線讓人遺憾,那麼此時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滿意並決定復讀,還是慶幸自己的超常發揮?這兩種情況會直接決定填報志願的定位。第一種情況,那就是徹底的衝一衝,來個大冒險,選不錯的學校,更選優勢專業,取不上就補習。

這是根據線差,選一些有挑戰性的學校。第二種情況,本著對分數的“感恩”,肯定需要穩而又穩,選學校時要瞄準線差明顯低的那種。



2、進行必要的推算,提高風險意識。

這個分數段按理說是比較好填報的,可供調節的餘地比較大。不過大家都知道,志願填報最怕的是扎堆,扎堆必然推高錄取線。

因此,很有必要進行推算,確定同一分數段的人數,以及高低五分的人數。志願填報就是一個瞭解競爭對手、規避對手的過程。你可以通過小範圍的分析,推測大範圍的情況,比如在你的高中,能瞭解到的高中,這樣的分析還是有價值的。



3、專業與學校的抉擇,是時候明確。

就熱門專業來說,是不分一本二本的。我的建議是,畢竟都是二本,一本里面大多數院校都不是211以上的,何況二本。那麼,憑藉二本內的分數優勢,選不錯的專業。

理工類大學,熱門專業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但是研究歷年線差排名就發現,差距還是不小。於是在取分高的非熱門專業院校和取分低的熱門專業院校之間,果斷選擇後者。

總之,高分數的二本考生,以專業為主填報,這樣的選擇也有助於將來考研。雖然學校層次低,但是專業是好的,通過努力,依然有機會考到名校的研究生;而如果專業弱,被迫轉專業考研,難度極大。


優學優考策略

這一類分數的考生佔到絕大部分,選學校也是極為苦惱的事情,但是也是最好選學校的,因為在二本批次中,可以有很大的選擇餘地。那麼要怎麼樣才能選到合適自己的學校呢?

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二本分數線以上,但是又沒到一本,所以肯定很不甘心。那麼在大學的四年裡要給自己找準一個定位,大學四年後是繼續考研提升自己呢,還是畢業後就出來工作。如果是準備要考研的話,選擇一個綜合性的,學校實力強的大學比較好。因為在綜合性的大學裡,可以接觸到很多學科,慢慢了解自己以後考研的方向。而且學校實力強,以後考研的話也會更順利一點,學風建設好,更有動力去考研。


如果打算畢業後就出來工作,那麼最好可以選擇專業性很強的學校。有些學校的綜合實力可能不是很強,但是在有些專業上,在那個領域是最厲害的,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學一個好的專業出來,就業更有競爭力。

學校的位置區域也很重要

一般來說都是往沿海發達的一線城市裡選。比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城市,這些城市的學校綜合實力也很強,錄取的分數線也比較高,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完自己的分數。此類學校雖然說只是二本,但是比一些內地的一本院校還要好。而且一線城市裡的資源更多,有些學校會結成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在一線城市裡,一本的大學也很多,在課後之餘可以去那些大學裡蹭課,學習,對提升自己也很有幫助。有些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也會更加青睞於一線城市的學校裡出來的學生。


二本分數可以上一本院校

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都很疑惑,二本的分數怎麼可能上得了一本的院校。想要實現這個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前提是你的分數一定要高,比如只差了幾分就到了一本了。這一類的考生可以關注一下提前批的錄取,有些一本的高校在提前批的時候,一般分數都不會很高,但是相應的專業也不是很好。考生在這時候可以去嘗試填報一下,如果沒有成功,也不會影響後面的志願填報。我當初有一個同學就是在提前批的時候以二本的分數線進了一本的學校!

除了提前批以外,考生還可以關注一本院校的補錄。在第一批志願填報完以後,有些一本學校沒有錄滿,就會進行補錄。因為專業的因素,有些一本的考生就不願意進行補錄,打算填報二本的院校,所以就會有一部分的補錄名額多出來。二本分數線高的考生也可以嘗試進行補錄,選擇學校位置偏,專業冷門的進行填報,有很大的幾率會被錄取。

選學校涉及到很多因素,考生不要覺得自己的分數高了,就可以隨意填報志願,有很多二本的高校錄取的分數甚至比一本都還要高。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要看分選擇,不可盲目填報。



大三老學長

畢業後的就業取向

這應該是所有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了,不管上什麼學校,出來能找到一份體面合適的工作是最好的結果。針對這一點,我建議考生尤其是地處偏遠的考生,可以考慮向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報考,比如說北上廣深,長三角,珠三角等等。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對於同一所院校錄取學生的時候還是會擇優考慮,如果考生的分數不是特別有競爭力,比如說剛過二本線,可以考慮發達地區周邊的省份或城市,比如北京附近的天津,河北;上海附近的江蘇,浙江等等。各大用人單位對於這些地區的大部分院校還是比較認可的,就算以後回原籍工作,也能受到當地單位的青睞。



繼續深造

會有一部分考生因為高考失利而沒有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但又不想繼續復讀,因而選擇上一所二本的院校就當過渡,作為繼續深造的中間跳板。所以每年會有這麼多普通高校的學生考研到985或211重點大學。如果衝著這一點去的話,可以專門挑一些學風好,辦學基礎紮實,考研氛圍濃郁的院校作為目標。類似於這樣的院校我推薦去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長沙。這些地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當地的大學城特別多,眾多院校集中在一起,好處就是考研市場大,考研輔導機構也就多,經過多年形成的學習氛圍也非常濃厚,軟硬件設施也基本成熟。

興趣愛好

部分考生目標非常明確,對某一專業特別感興趣,有非這個專業不上的想法。那假如說沒有考上985,211院校。只針對某個專業的話,有些二本院校的實力和發展還是不錯的。因為許多二本院校都承擔著為本地區或某行業培養人才的責任和任務,經過多年的辦學和發展,已經和當地的人才培養和經濟發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說就算在當地就業的話,也不比許多重點院校差。比如說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多,那麼自然就適合選擇機械,化工等專業。沿海地區多以海事,船舶行業為重,所以挑選一些包含這些專業的二本院校還是不難的。

★最後還是想說明一下,像有些說法比如二本院校一定比一本院校差,二本院校錄取分數就一定比一本院校低等等,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因為跟地區有關,跟專業也有關係,考生和家長鬚慎重選擇。


愛學自習室

你好,我是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的首席專家張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你提的這個問題很有角度,因為根據一般的填報志願的原則,是一本選大學,二本選專業。而你提到要在二本層次中選大學,就是考生為了以後的發展,想繼續深造,所以,考慮到要選二本大學中有可能進入一本招生的大學,或者是偏學術性大學。

因為在二本大學中,也有很多有鮮明特色的大學,有許多專業實力比較強大的大學,考生在選報二本志願的時候可以考慮這裡大學。像東北電力大學,長春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北京印刷學院都是剛剛進入一本招生的大學。這些大學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就是它的專業實力特別強大,且在某個領域有獨到的無可比擬的優勢。譬如東北電力大學的電力類專業,蘭州交通大學的交通工程,鐵道工程專業,北京印刷學院的印刷工程,包裝工程,數字數字媒體印刷技術。所以,考生如果處在二本層次選擇大學的時候,可以考慮有發展趨勢,有可能進入一本招生的大學;現在雖然是二本大學,卻錄取分數線達到一本大學招生的大學;還有就是在一本招生,同時也在二本招生的大學。這樣選擇,就會為考生以後的發展,提供了比較有利的條件。因為這些大學,還有可能在一兩年內迅速升格為一本大學。因此,考生在二本層次選擇大學的時候,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有預見性。

以陝西省為例,現將這些大學推薦如下;

西安財經學院,西安醫學院,延安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商業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瀋陽理工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化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錦州醫科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大連大學,吉林建築大學,南通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建築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煙臺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海關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集美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蘭州財經大學,雲南財經大學。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志願填報,主要考慮地域、學校和專業等因素。“高分選學校,低分選專業”這是一個普遍的指導選擇,但是具體到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需求!

在題主提的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是要就業還是要深造?是要去一個好些的城市的差一點的學校還是去一個普通城市的好一點的學校,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

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我建議你選擇一個學習氛圍濃,考研率高的學校,做好繼續深造的準備。

因為這個分數,在二本院校也很難上他們的熱門專業,這些熱門專業往往都在一本線上,即便是熱門專業,如果不是特色專業,比如經濟學專業,這些二本學校的學生也很難和好學校的這些專業競爭!


所以,做好繼續深造的準備,選擇一所學風好的二本大學,選擇一個適合深造、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首選,選擇專業,沒有絕對的對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贏在高三

高考志願填報,院校選擇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高考,七分考,三分報,如果按照“行百里者半九十”來計算,那麼高考志願填報可以決定高考最終的勝負。在志願填報過程中,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也是自己能讀什麼樣的學校,就像我們常常只說誰考上了清華和北大從來不提及專業和其他一樣,事實上高考填報的規則應該是專業和學校同等重要,尤其是二本及以下的考生,學校的名氣一般只能在專業上競爭。

對於院校的選擇大家應該把握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一本線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不選普通重點,能上重點不上普通學校;第二,二本線上一本線下考生,專業優先,城市其次,院校靠後;第三,二本線下及高職高專考生更是要把專業作為第一選擇,還有就是能選兩年制不選三年制,再者就是收費能夠低收費不需高收費,就業靠的是技能水準不是一紙就業協議,所有的簽約班也是建立在你能夠順利畢業達到企業的協議要求才算數。

院校選擇過程中,大多數考生會有在專業和院校之間徘徊,院校的排名那個更重要是按照綜合實力排名還是按照專業排名,這個關鍵點在於考生的成績。如果說成績可以一定選擇強勢學校的強勢專業,如果說成績一般保學校然後再做好學業規劃,在填報前先了解好學校的挑選專業政策,如果可以還是儘量找一個好的學校。

評估一個學校的實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學校的建校時間,歷史積澱,文化氛圍,學風科研;第二,學校的名氣,985,211,雙一流,111等等;第三,學校的重點學科,有沒有博士點,碩士點等;第四,所選學校專業的師資力量,有沒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第五,學校的就業率及校友會力量如何,學校畢業生在社會的認可度;第六,學校的硬件設施,圖書館藏書量等。

總而言之,院校的選擇需要一個科學的實力評估,客觀的綜合評價,重要的分數評估,慎重綜合選擇,達到滿意的效果!


瑞茵高考

(1)剛好過二本線,即分數與二本線相差10以內。這種是最難選學校的,稍有差池,將萬劫不復。但是,這種的可選範圍較小,幾乎沒得挑選,只能選擇排名靠後的院校。這裡就不多說了。



(2)處在兩個極端中間,這種比第一種好報學校,可選擇性較大,但是仍然需要慎重思考,不僅需要參考學校調檔線,還需要參考學校各專業的錄取分,以便讓我們的高考分數得到最大利用。首先,我們應根據自己的分數及往年的錄取分數、調檔線,再結合今年的調檔線,還需要結合自己的高考排名與往年同樣分數的高考排名做比較,以便讓我們能夠更加準確的篩選出自己這個分數適合的院校。


(3)接近一本線,與一本線僅相差幾分。這個分數段的人,在二本批次是最好選擇學校的。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分數段的人,可選範圍大,除了本科一批,其他院校幾乎都能選擇,並且被錄取概率較大;另一方面,競爭相對於上面兩個較小。只要參考標準找得好,幾乎不會存在落榜現象。尋找參考標準,都需要結合各高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以及調檔線來篩選學校。如若想讓自己分數利用最大化,可以選擇博一博,不過落榜概率較大。這個分數段在二本批次幾乎可以隨便選擇學校,這時,你也可以適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但不一定有,有可能你喜歡的專業在一本批次,也有可能你選擇的二本批次的專業錄取分數超過一本線,所以仍然要慎重考慮。


總而言之,分數超過調檔線越多,可選範圍越大,你的比較就更加困難,你會更加猶豫。因此,在選擇學校時,千萬有要結合實際,找準參考,做好篩選,爭取一擊必中。


風去沙落

目前,全國高考錄取率平均水平超過了 80%,對於考大學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主要矛盾是一本率和重點大學錄取率。現在,全國各地的本科錄取率都很高,一般都超過了40%,高的地區超過了70%。

從目前各地錄取水平來看的,本科錄取主要呈現兩頭少中間多的現象。在以往沒有合併本科批次地區,一本線上人數少,三本線人數少,二本線上考生相對多。即使是合併本科批次的地區,一本院校錄取的人生少,三本院校由於院校比例少同樣錄取人數少,二本院校錄取的人數最多。

大量上本科線考生是一本線下和二本線上。這樣的考生怎麼填志願是大多數考生面臨的問題,其實沒有特殊的規律,和普通高考志願一樣。根據高考分數,算出意願大學在當地的錄取線差、錄取位次。尤其是那些想走出當地的考生,外地院校多,要提前動手。選擇去什麼地方讀大學,然後在這些地方選擇匹配的大學。


編外教育參謀

第一,如果你家庭經濟條件許可的話,首先考慮放在二本目錄裡的一本高收費學校(如對外聯合辦學等)。這是所謂實現“低分高就”的一個途徑。

第二,考慮去一個好城市,哪怕是學校所謂排名低一些。這對你的人脈發展和就業、讀研等都有好處。原因誰都知道:好城市“機會多”。

第三,如果在同一檔次的城市選擇,哪怕是降低一點學校排名也要選擇一個好專業。當然還是為了就業。


助你圓夢107147456

這種情況就跟每個班級的中等生站大多數的情況一樣,在二本分數線以上,一本分數線以下的考生還是佔據大多數的。同樣,有很多學校可供處於這個分數段的學生來選擇,但是因為學校多,而且質量參差不齊,就讓考生和家長犯難,從而不知道怎麼選,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

\r首先家長和學生要考慮的是畢業後的就業取向。不管上什麼大學,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因素要首先考慮。

\r其次,看學生是否有想法繼續深造。有的學生因為沒發揮好,或者是到大學反而喜歡學習了,或者就是想把大學當過度,作為繼續深造的跳板,這個時候推薦去大城市的院校,這些地方有個特點,就是當地的大學特別多,眾多院校集中在一起,好處就是考研市場大,學習氛圍好。

\r最後呢,還有個因素,就是看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些學校針對某一專業來講,其實力和發展還是不錯的,所以挑選一些包含這些專業的院校還是不錯的。

\r像有些說法比如二本院校一定比一本院校差,二本院校錄取分數就一定比一本院校低等等,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因為跟地區有關,跟專業也有關係,考生和家長鬚慎重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