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遇害案的啓示:家有女娃 從小要對「言語性騷擾」零容忍

山東濟南空姐遇害案這幾天一直牽動人心,一方面是因為空姐的美麗善良純真,一方面是因為網約車已經深入人們生活,每個人都在後怕,女性深夜單身打車時,怎樣不讓這樣的慘劇再發生?


網約車平臺在整改,重新梳理司機資質和投訴管理體系,有個很重要的信息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嫌疑人曾經有被乘客投訴的記錄,投訴內容就是對乘客進行了言語性騷擾。從新聞裡也可以看到,遇害空姐上車後告訴同事,這個司機很變態,說她特別漂亮,想親她一口,幸虧她坐在後排。同事擔心她的安危,假裝“空姐的老公”給她打電話過去,想為空姐製造一道虛擬安全防線,可惜空姐回答“沒事沒事”,就把電話掛了,之後就失聯了。

不知道空姐回答“沒事沒事”的時候,是否已經被嫌疑人脅迫,如果沒有,至少可以推斷出來,第一,空姐本人對於言語性騷擾沒有必要的警惕心,第二,空姐對來自外界的信息,相對會過濾為積極樂觀的一面。從她遇害後朋友們絡繹不絕來家中安慰家屬,也能看出女孩多麼善良純真。

空姐遇害案的啟示:家有女娃 從小要對“言語性騷擾”零容忍

我們對此扼腕嘆息,願早日緝拿兇手,讓女孩安息之餘,要提醒每個家長,無論是男娃女娃,要教會你的孩子,對“言語性騷擾”零容忍,如果任由“言語性騷擾”發展到下一步,結果非常可怕。網約車平臺整頓治理,即使它完善人臉識別等科技,它頂多也就能發現有犯罪前科的人,沒有犯罪前科,只是有性犯罪可能性的人,如何才能預測出來並防範呢?

“言語性騷擾”是重要的標誌。

第一,要區別什麼是“言語性騷擾”。

在大人的世界裡,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交禮儀,能提醒成年人,什麼樣的誇讚有性暗示,什麼樣的語言攜帶了性侵犯信息,但在孩子的心靈裡,恐怕很難識別“言語性騷擾”,家長們給孩子播放防性侵安全動畫片,好不容易教會孩子對身體觸碰有一定常識,但要教會孩子聽話聽音,能從語言階段分辨預防“性騷擾”,絕對是太難了。小瑪瑙兒童社交學堂專門解決孩子的人際交往難題,這一點會以後再做具體分享。

第二,當孩子碰到“言語性騷擾”時,如何面對。

遇害的空姐從事的是服務行業,這一點尤其會讓人失去敏感,服務行業碰到形形色色的人,禮貌面對是基本素養,恐怕就算碰到“言語性騷擾”,也無法有激烈的反應。國外有個研究表明,很多退役空姐接受採訪時表示,職業生涯裡最大的困擾之一就是頭等艙客人的露骨性騷擾,尤其是乘坐長線航班的時候。

空姐遇害案的啟示:家有女娃 從小要對“言語性騷擾”零容忍

另外,從事服務行業的人群,很多可能是“討好型人格”,很難拒絕他人,會因為自己滿足了他人而滿足,會害怕自己拒絕了他人令對方失望,害怕因此引發矛盾衝突。這樣,碰到“言語性騷擾”時,大家往往是默默忍受,打的算盤可能是,如果發展到下一步,自己再反抗,做出激烈反應,如果沒有,就當這事沒有發生過了。

我們在此就要提醒家長們,如果孩子能識別出來“語言性騷擾”,就一定要零容忍。

這個零容忍的意思,並非一定要當面和騷擾人起衝突,這樣不僅孩子,成人也未必能妥善解決問題。而是說,零容忍,要即刻在內心拉響警報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把騷擾人列入黑名單,通過向家長親人傾訴,自己即刻遠離騷擾人等辦法,來控制自己的安全節奏。

空姐遇害案的啟示:家有女娃 從小要對“言語性騷擾”零容忍

第三,即使騷擾人對自己的“言語性騷擾”一閃而過,也要儘自己可能預警他人。

這一點是必要的,但也要特別注意分寸。尤其未成年人,保護自己尚且沒有能力,何況關乎他人安全。這就需要技巧了,如何在保護自己充分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唸叨,甚至上預防課,預演各種情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