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許家印20億美元」造車」一天回本

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許家印20億美元”造車”一天回本

傳言成真,許家印到底入了賈躍亭的“造車迷局”。6月25日,恆大健康(0708.HK)公告稱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時穎公司100%股權,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恆大正式入主賈躍亭的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簡稱FF),傳了小半年的許家印馳援賈躍亭一事終被證實。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此評價:這筆錢是FF的救命錢,也是恆大的戰略延伸線,雙贏。

在正式公佈對FF的投資後,作為投資主體的恆大健康第二天便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積極響應。

據證券日報消息:6月26日開盤後,恆大健康高開高走,盤中一度上漲79.61%,收盤最終報7.66港元/股,漲幅為66.16%,總市值達661.8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按恆大健康前一日收盤價4.61港元/股計算,公司市值僅為398.3億港元,一天時間恆大健康的市值便飆升263.5億港元(約33.58億美元),相較投給FF的20億美元,許家印憑藉幾個小時的交易時間便收回本金,可謂迎來了進軍高科技產業的夢幻開局。

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許家印20億美元”造車”一天回本

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6月25日,恆大健康以8.6億美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全資持有FF),成為其單一大股東,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而在今年初,許家印便曾表示,恆大要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由於民生地產、文化旅遊、健康養生三大板塊恆大此前已經完成佈局,其如何涉足高科技產業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顯然,許家印在公佈恆大最新的產業格局前,便已經下定了“造車”的決心。

去年11月份,時穎以20億美元的投資(已投入8億美元)獲得的Smart King公司45%股份,原FF股東以FF公司作價入股佔Smart King33%股份,餘下22%股份則預留給公司管理層等作股權激勵。

有業內人士指出,恆大選擇斥巨資造車,一方面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市場和政策支持,同時也是瞄準了FF擁有的先進技術,“恆大沒技術有資金,FF則是有技術缺救命錢,兩者結合或許能迎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而從目前恆大健康的股價走勢看,資本市場對於這一組合還是非常看好的。

此外,在今年4月份恆大與社科院簽署合作協議時,許家印表示,佈局高科技產業,是恆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戰略決策。恆大計劃在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元,佈局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量子科技、新能源等重點領域。

有分析人士認為,倘若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順利,許家印或加速對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佈局。

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許家印20億美元”造車”一天回本

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隨著市場需求擴大,新能源汽車怎一個“熱”字了得。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142萬輛,2018年前4個月銷售同比大增52%至43萬輛。市場研究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對內燃機汽車在成本等方面逐漸建立起優勢,2025年預計銷量將達到1100萬輛,2030年達到3000萬輛。

而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勢頭也非常迅猛。2017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提高了2.1%和0.3%。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2018年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超100萬臺,增速將保持在40%。

雖然增速明顯,但當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大多處於低端位置。對於FF來說,國內的競爭對手並不算多。

恆大方面也表示,FF歷時4年研發的FF91,多項性能和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如百公里加速時間為2.39秒,最高續航里程700公里。在2017年全美頂級賽事派克峰拉力賽中,FF91以超越特斯拉Model S 逾20秒的成績打破全球純電動汽車紀錄。

不過,FF91預計200萬元的定價,也讓市場擔心其銷量能否達到預期。“FF還是有些準備的,已經開始為中國市場打造一款簡配車型FF81,希望可以走量。”有市場人士分析稱。

同時,國家在政策層面上的支持,也是恆大決心“造車”的關鍵因素。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中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領域發展,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指出,要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恆大入股FF,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也出現大漲。作為上下游相關電池廠商的寧德時代,6月26日盤中一度大漲9.19%,最終報74.18元/股,市值首度突破1600億元。而在成為FF的單一大股東後,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擁有新能源汽車頂尖技術水平的恆大健康,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高質量發展將成政策主方向

今年以來,國內10多個省市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獎勵政策,推進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市場保有量也應聲而起,開始了快速增長。

市場看好“印亭”組合 許家印20億美元”造車”一天回本

有數據顯示,目前在工信部登記在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已達503家。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融合,汽車已被重新定義,產品形態加快向新能源、輕量化、智能和網聯方向發展,正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其產業邊界日益模糊,這為互聯網等新興科技企業進軍汽車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激勵。由於汽車產業對地方經濟、稅收和就業貢獻大,各地出臺了相比其他產業更優惠的招商政策,加速了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誕生和項目上馬。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企業和各地競相追逐的新“風口”,但如此眾多企業造車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這當中會不會重蹈傳統汽車“散、亂、差”的覆轍?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日前也出來喊話,“當前新能源汽車出現了盲目發展的苗頭”,日後要將加強和完善汽車投資管理,防範盲目建設和無序發展。有專家表示,這標誌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控量提質,推進實體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主要方向。

“在伴隨著資本進入和過快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既要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定力和創新活力,也要防範盲目建設和無序發展。要規範市場主體投資行為,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向,推動企業、資金、技術向著更優質的方向集中,推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業界專家指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恆大此次投資FF,符合恆大當前的投資思路,容易形成戰略發展,當然也和FF公司的積極融資政策有關,賈躍亭讓出了第一大股東之位。看來準備良久,並不是地產玩久了、足球踢膩了後想出來的新點子。畢竟造車不是造玩具,“從產業的角度來看,FF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很多爭議,各類投資者的信任度不強,恆大此次投資,是否會和此前融創那樣面臨各類問題,顯然也需要管理層更多的新產業前瞻預測能力支持,這是目前最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