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91歲老人憶抗美援朝:勇保火車頭差點被炸死

1951年7月,一輛火車疾馳過遼寧大地。

車上載滿了志願軍戰士。

來自安徽宿縣地區的23歲戰士趙克增正是其中一位。

67年過去了,如今91歲的趙克增老人依舊難忘自己抗美援朝的青春歲月……

路遇轟炸 彈片崩傷頭部被埋兩小時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喪心病狂的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朝戰爭,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莊嚴號召,組建志願軍入朝參戰,趙克增就是赴朝志願軍中的一員。

淮北老人趙克增今年91歲,眼不花耳不聾,談到自己年輕時入朝參戰,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時,仍然慷慨激昂。

趙克增老人找出了自己參加抗美援朝的有關證明物件——有朝鮮方面頒發的軍功證明,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轉業軍人證明書,還有他的師政委和幾位戰友的證明。

淮北91歲老人憶抗美援朝:勇保火車頭差點被炸死

老人的復原軍人證

據趙克增老人講,1928年8月,他出生在今天的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寧山村。1951年4月底,趙克增上河工還在挖河,響應黨中央號召,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軍後心情十分激動,時時想著要報效祖國。

在當時的宿縣地區,趙克增被分到新兵二十五團二營八連一排三班,連長李校德,副排長張志修,班長滕文記。

後來,到了遼寧省遼西昌圖縣,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45師九團2營8連1排3班任班付。

趙克增老人回憶說:“部隊是1951年七月中旬開往朝鮮的。在孟中裡(音)遭遇美國的轟炸機轟炸,我被炸彈彈片崩傷了頭部,傷了手臂,在土裡被埋了兩個多小時,後來經過及時搶救活了過來,住了三個多月院。這場轟炸,連胡指導員當場犧牲,連長李校德負傷,魏排長身受重傷,好多戰友都犧牲了。”

勇保火車頭榮立二等功

出院後,趙克增老人歸隊到了朝鮮新目(音),編入後勤三分部十三大隊三十七分隊二營八連一排三班。不久,被營部抽到營偵察班任班長。每天偵察敵情、看守山洞、保護火車頭。

在看守山洞時,又發生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

趙克增老人回憶說:“火車頭是我們國家從國內運往朝鮮戰場的重要運輸工具,我軍的彈藥、裝備等給養源源不斷地靠火車運往前線。那時候,敵機經常對交通線和重要設施輪番轟炸,甚至潛入破壞。美國鬼子便千方百計想破壞火車頭,他們派奸細在火車頭下安裝了定時炸彈,被我在檢查中發現,及時喊來了技術員鄧四里,和他共同卸下了綁在火車頭下的炸彈,扛到山下拆除。不料,由於山路不好走,腳下一滑,炸彈從肩上掉了下來直冒煙,我抱住鄧四里往旁邊一連幾個翻滾,炸彈爆炸了但沒有傷到我們。”

由於趙克增老人當年及時保護了火車頭、保護了技術員戰友,被營部上報上級評為二等功一次。

淮北91歲老人憶抗美援朝:勇保火車頭差點被炸死

封面譯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軍功獎章證

淮北91歲老人憶抗美援朝:勇保火車頭差點被炸死

內容:為了保衛祖國和敵人進行鬥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商議委員會於 年 月 日授予某某某同志軍功獎章,特此證明。

落款: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商議委員會 秘書長 江良旭 (音)

趙克增老人說他在這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裡,經歷了戰地磨礪,是他人生成長的重要節點。勤勞勇敢、樸實淳厚的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敬重和愛戴,以及戰友們之間的深情厚誼,讓老人每每回憶起當年的場景,都會感慨萬千。

步入暮年不忘初心愛黨愛國

快70年過去了,歲月年輪上刻下了老人的許多往事印痕,唯抗美援朝戰地生活的印記深刻而難忘。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中,那麼多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勇敢赴死、視死如歸,甚為壯烈的場景彷彿歷歷在目。

如今,91歲的趙克增老人和老伴住在濉溪縣城南郊外。由於時間比較充裕,他平時除了外出鍛鍊身體,就是待在家裡看新聞。兒孫們都很孝順,平時經常回家看望他。趙克增老人常利用這些時間,向家人講述他在朝鮮戰場上的經歷。

淮北91歲老人憶抗美援朝:勇保火車頭差點被炸死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我們這些參加過戰爭的個人是渺小的,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趙克增老人說,雖然他們這些健在的人已經步入暮年,但是仍將繼續保持艱苦奮鬥、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儘可能地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臨別時,趙克增老人舉起右手行了一個標準軍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