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歷任中央紀律監察機構負責人都是誰,你知道嗎?

97年,篳路藍縷,97年,崢嶸歲月,97歲的中國共產黨,恰是風華正茂!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共產黨人的初心不變。1927年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開啟了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征程。雖然歷經中央審查委員會、中央黨務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不同發展階段,但是作為黨的紀律部隊的職責和使命從未改變。

值此建黨97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在歷任中央紀律監察機構負責人一段段感情真摯的話語中體會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赤子情懷,從一件件真實感人的故事中感受他們鐵肩擔當、永遠奮鬥的赤膽忠誠!(韓焱)

王荷波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1927—1928)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會灑下同情的熱淚。

我們的共產黨人,既有出自豪門的少爺小姐,也有來自鄉野山村的農家子弟,有熱血澎湃的青年學生,也有受苦受難的產業工人,大家是為了相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走到了一起,成為了布爾什維克。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當面臨生死時刻時,會有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背叛自己的信仰。”

劉少奇中央審查委員會書記(1928—1933)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共產黨員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可能的時候,也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

將來,我死了以後,你們要把我的骨滅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樣,大海連著五大洋,我要看著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你們要記住,這就是我給你們的遺囑!

我們黨必須有原則上的嚴肅性,但在實施原則的具體工作中又必須有高度的靈活性。”

李維漢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1934—1949)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李維漢態度溫和,他自己也曾說:“我自己的人格固然重要,同時尤尊重人家的人格。”

李維漢“高度重視理論修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注重調查研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勇於進行自我批評,對自己錯誤從不掩飾,並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

朱德第六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49—1955)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絕不允許以我的名義伸手向組織要東西。”

朱德後人回憶:1972年,爺爺的秘書受人之託以給老人家親屬購表的名義,向“三座門”軍委辦公廳申請購買10塊“鶯歌”手錶,雖按價格付款但要求免除工業券。當時這種原裝進口手錶是重點內控商品,市場根本見不到,價格是187元一塊,同時需要70張工業券。在計劃經濟時期,每個城市居民一年僅發給很少的工業券。軍辦接到電話後,只按價格收錢並免除了所有工業券,同時將手錶送到家中。爺爺知道後,非常生氣,將柺棍杵得地面噔噔響,說:“我戴的是國產表,質量很好,不需要更換,我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是共產黨員首先不能欺騙組織,必須遵守組織紀律,絕不允許搞特殊化,以我的名義向組織要東西。”爺爺責成這位秘書作出了深刻檢查。為了讓他吸取教訓、警示他人,爺爺果斷決定將表和人都退了回去,重新另選了秘書。

董必武第七、八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1955—1969)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1941年,由於受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反共高潮的影響,重慶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的生活條件極其艱難。時任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統戰工作委員會書記的董必武掌管辦事處的財務工作。有一次,在月底伙食費結算時,賬面上有六角錢的開支平不了。為此,董必武十分自責,他對身邊的同志們說:“我們黨的經費來得不容易,每分每釐都是同志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只有精打細算的責任,沒有浪費鋪張的權力。”之後,董必武執意在機關大會上作了檢查,並親自向黨中央寫了檢討信。

1964年,時任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的董必武到武漢視察,農場工作人員請他為“龜山茶”題了名,離別時送他兩斤“龜山茶”,他當即叫秘書付款。農場負責人說:“這是我們特意送給您老人家的,不要錢!”董必武說:“我之所以收下茶葉,是收你們全場職工的心意,若不要錢,那我就不要茶了。”結果還是按價付款8元。

陳雲第十一、十二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1978—1987)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陳雲同志在七屆四中全會上告誡全黨:“有的人只想做官,不想革命。要看到,革命勝利後,物質享受是很具備的,是很可以腐化的。”

陳雲同志在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穿過一件棉背心。這件棉背心跟隨陳雲38年,共有32塊補丁。20世紀50年代,陳雲同志有一套新制作的中山裝,他很愛惜地一直穿到80年代。時間長了,中山裝胳膊、膝蓋底下的料子都磨薄了,他總是說補一補還可以穿,不要做新的。

陳雲同志酷愛評彈,為了聽評彈的新節目,他請人錄製了幾盤磁帶,都是堅持付了費用後才肯接收。他說:“我當了中央紀委書記,不能壞了規矩,應當帶頭遵守黨的規矩。”

喬石第十三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87—1992)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1997年,哥德爾斯專訪喬石時問:“按照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理念,到底是黨大還是法大?”喬石回答:“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凌駕憲法和法律之上。”

尉健行第十四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92—2002)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王岐山回憶尉健行:過去,北京東華門有家專門做潮州菜的JNN餐廳,很好吃,我以前很喜歡,那時我在建行當行長,沒少去。中紀委那時候是尉健行同志抓,他就派人在門口蹲守,拍車牌子,曝光,抄了三個月車牌以後,這個店關張了。

吳官正第十六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2002—2007)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吳官正想問題辦事情,堅持從實際出發。他說,“違背常識、違背常理、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情,可能存在於一時,但終究不會長久。”要求電視臺報道他的講話時,不要用發表“重要講話”這樣的字眼。他說:“我天天講話,哪有那麼多重要的?講話就是講話。”

他是非分明,敢抓敢管,見不得誰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提出“要滿腔熱情地做好信訪舉報工作。” “誰得罪了群眾,誰就得罪了共產黨,得罪了政府,我們就要堅決查處他。”

他常引用中國古代“扁鵲三兄弟”的故事,來啟示反腐倡廉。他說:反腐倡廉首先要加大預防力度,像扁鵲大哥那樣,治病於未發之前;發現同志有問題要早打招呼,像扁鵲二哥那樣治病於初起之時;對腐敗分子,要像扁鵲那樣動手術、下猛藥,務必嚴肅查處。

吳官正在他的《閒來筆潭》中寫道:在中紀委工作時,做夢漸少,倒有那麼一夢至今揮之不去。夢見有人議論我:“吳官正這個黑皮,不知海里的水有多深,不知人心難測。”我辯解說:“臉黑不是我的過錯,雖不知水深幾何,但再深也有底。雖不知人們心中想什麼,但知道人民心中有杆公平秤。”

賀國強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2007—2012)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2012年11月5日,中共十八大開幕前夕,賀國強在中南海辦公室與中紀委辦公廳部分同志座談時發表了即席講話《紀檢監察工作要做到“頂天”“立地”》,其中提到:

現在紀檢監察干部面臨的誘惑很多,紀檢監察干部是監督別人的,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說話就沒有底氣。自身不硬,說話就軟。我們把自己的標準和要求提高了,社會就會對我們更信任。如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就會影響自身的形象,就會影響到紀檢監察機關的威信。

做好紀委書記,必須“鐵骨錚錚”,還要“丹心柔情”。他常引用王瑛的一句話:如果我怕得罪人,那我就得罪了“紀委書記”這個稱謂。

王岐山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2012—2017)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總書記說,我們八項規定的落實,應該是作為一個名片(業績),是本屆中央委員會向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一個交代。總書記說完之後,我聽明白了,這事兒我得抓五年。

(對腐敗問題)我們中紀委堅持一條,就是曝光。省長、書記跟我講,岐山同志,你怎麼處理都行,就是別給我曝光。我說,就是不處理也得曝你的光。

有人問,反腐治標、治本,有無時間表?我就說一句話:反腐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趙樂際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2017至今)

12位历任中央纪律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是谁,你知道吗?

紀委監委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老虎”露頭就要打,“蒼蠅”亂飛也要拍,在督促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督促落實黨的惠民政策上充分發揮作用。

要持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處理截留款物、貪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問題,尤其在查處“四風”問題上要嚴到底、不能讓,嚴肅處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問題。

要把反腐敗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堅決查處黑惡勢力背後的腐敗問題,嚴肅懲治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要堅決查處教育、醫療、低保、住房、養老等民生工作中的腐敗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的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