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乾陵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化身,郭沫若曾專門來乾陵觀賞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 一座沒有被盜掘成功的帝王陵墓。號稱“中國歷史上最難挖的帝王陵寢”。系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您從東邊遙望,乾陵的身影猶如一位睡美人靜臥在天地之間,北峰最高,為睡美人的頭;南二峰較低,為睡美人豐滿的乳房,所以人們形象的說,武則天是頭枕梁山,腳蹬渭水。

上帝為女皇武則天特意造了這幾座山,乾陵讓我發現,原來山還有別的特質:嫵媚、性感、溫柔。乾陵體現了中華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只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


乾陵修建於盛唐時期,從公元684年開始動工,所有營建工程經歷了武則天、中宗至睿宗執政初期才全部竣工,歷時長達57年之久。陵園地面建築仿唐長安城格局營建,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陵園內原有城垣兩重,內城佔地230萬平方米,外城“周80裡”。

歷史上有兩個乾陵——唐高宗李治乾陵和遼景宗耶律賢乾陵,一個在陝西乾縣,一個在遼寧北寧,兩陵相隔三百年。有趣的是兩陵有許多相似之處:皇帝即位後都曾因長期患病不能上朝,都由皇后代理攝政,皇帝都先去世,皇后都曾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都推動社會繼續發展,都成為女政治家,也都有過豔史,死後都葬於乾陵。

乾陵原有地表石刻一百多件,分佈在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外,其中113件集中在南朱雀門外神道兩側,由南向北依次對稱排列,有華表、翼馬、鴕鳥、仗馬和牽馬人、直閣將軍、無字碑、述聖紀碑、六十一蕃臣像和石獅


遊客可在此處騎馬上山觀景。

郭沫若曾寫題為《遊乾陵》的七律一首: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三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拾級而上,八百里秦川盡收眼底,巍巍秦嶺綿延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