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視效獨占作品陣容(一)

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视效独占作品阵容(一)

索尼今年的E3展會展示的遊戲數量不多,不過《美國末日2》《對馬島之鬼》的實際遊戲演示都讓人非常向往。而他們之所以採用少而精的策略,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目前手裡只有這幾張牌可以打。

另外一方面,索尼也非常想要縮小Xbox one X和 PS4 Pro之間的硬件性能差距,雖然硬件配置是固定的,無法改變,但毫無疑問,索尼將會在次世代PlayStation問世之時重新奪回硬件配置的王冠。無論是PS4還是PS3,都曾是同時代硬件配置的佼佼者(只不過PS3的架構比較獨特,開發難度高於Xbox 360)。

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视效独占作品阵容(一)

PS3採用的Cell/RSX和分離內存架構很獨特,但也讓開發者很難掌控,雖然PS3的硬件資源明顯多於Xbox 360。

這就導致了索尼第一方開發的遊戲不可能移植到Xbox 360上。PS3的獨特架構導致只有索尼第一方工作室擁有開發經驗,並且能夠獲得來自索尼自己的技術支持,所以從最後的遊戲表現來看,PS3的獨佔大作畫面優於Xbox 360上的遊戲。

就比如2007年的初代《神秘海域》,作為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的代表,頑皮狗早在2004年就已經開始開發這部作品了,那個時候PS3甚至還沒有對外公佈。《神秘海域》得益於當時面部表情捕捉技術的進步,《神秘海域》讓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過場動畫表演,讓它比競爭對手《戰爭機器》更勝一籌。

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视效独占作品阵容(一)

在更早的時候,PS3獨佔就已經在視效方面追求卓越了,不過當時玩家們的興奮某種程度上被索尼2005年E3展會的宣傳方式損害了:那年索尼並沒有展示《殺戮地帶2》《天劍》《機車風暴》的實際畫面,而是展示了華而不實的過場動畫。比如《殺戮地帶2》,E3展示的動畫中使用了體積雲霧、動態光影和海飛絲等技術,這樣的畫面即使是本世代主機也無法做到即時生成。所以那屆E3帶給玩家許多錯誤的期待。

雖然如此,但所有PS3獨佔大作到最後都證明是技術上的奇觀。早期PS3大作,例如《神秘海域》《殺戮地帶2》《戰神3》等,都使用了延遲渲染技術,雖然這項技術也被一些Xbox 360遊戲採用,比如《地鐵》和《心靈殺手》。但光照效果依然是PS3區別於競爭對手的最獨特表現。

PS3的獨特架構也產生了一個反作用,那就是第三方多平臺作品的表現。第三方遊戲在PS3上的表現往往比Xbox 360更差,雖然PS3的硬件資源更多,但奇怪的架構卻讓許多開發組難以駕馭。同理,類似《合金裝備4》這類遊戲,專門為PS3開發引擎,結果導致這部作品向其他平臺的移植工作變成了噩夢。

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视效独占作品阵容(一)

這就是為什麼索尼的第一方大作的表現越來越好,因為PS3的開發經驗是越積累越多的。PS3的分離內存架構導致了它的顯存只有256M,所以PS3早期的遊戲明顯材質清晰度較低。但是《戰神3》的奎爺採用了2K材質,這對於今天的遊戲來講也很難實現。

再比如說《殺戮地帶2》,Guerrilla工作室在E3 2005年展示的預渲染宣傳視頻的確留給人們很深印象,而實際遊戲表現也並沒有縮水太多。本作使用的延遲渲染技術可以每幀渲染100多個動態光源,外加10多個投影,同時也帶來了更優化的定製MSAA抗鋸齒,讓光影佈局更優化。全部這些技術方法都集成到了《殺戮地帶3》身上,更進一步突破了技術的極限。

到PS3壽命中期,《神秘海域2》再次證明了CELL架構的潛力,頑皮狗不僅拿出了最好的圖像渲染,同時也開發出了“動態物體翻越系統”,允許玩家在移動的物體上進行互動操作。這個技術拿到今天看已經不新鮮了,但全靠這個技術,才實現了《神秘海域2》裡的火車場景,讓德雷克可以在火車上與隧道里的障礙進行正確的物理碰撞。到了《神秘海域3》,我們看到了這一技術進化成了動態流沙和動態水體。

索尼如何打造本世代最佳视效独占作品阵容(一)

PS3的壽命末期,開始出現許多參考高配PC開發,再縮水移植到主機上的作品,比如《孤島驚魂3》。而到這個時候,PS3的開發經驗也已十分成熟,我們看到《超凡雙生》一點也沒有在開放世界上浪費資源,而是為我們打造了一個細節豐富的線性冒險流程。《超凡雙生》犧牲了互動的多樣性,但卻喚來了超逼真的環境場景和人物,它在技術上的完美程度讓PS4復刻版也只能從分辨率這一個維度上尋求突破。

PS3壽命末期的絕唱,《美國末日》使用了更加強大的後處理技術渲染過場動畫,而且它採用的物理基礎的渲染技術搭配全局光照技術也為當代遊戲打下了基礎。更重要的是,《美國末日2》在AI和角色知覺算法方面實現了突破,遊戲中的AI會對玩家的行為做出更多跟動態的反應。

隨著PS4的問世,索尼捨棄了PS3的獨特架構,他們和微軟同時投奔了AMD,獲取高性價比的半定製APU設計,所以本世代的PS4和Xbox One的架構沒有太大差距,只不過PS4在硬件性能上略勝一籌。

索尼是如何在PS4時代繼續保持第一方獨佔遊戲畫質的領先呢?請大家期待下期的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