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1

好的音樂應該有內涵,有深度,更重要的,是能觸動靈魂。

這首《千年一嘆》,初聽,心頭一顫,再聽,猶如千年回眸,滄桑沉鬱。

反覆聆聽,如千年舊事紛至沓來,似悠悠古韻縈繞胸懷。

其唯美的箏韻,空靈而婉約。其詮釋的禪意令人聞之從容而淡定。

其悠揚的笛聲灑脫而靈動,純淨怡然的復古情懷,終及的人樂合一,令人超然世外。

古樂的馨雅厚重,凝結成鏗鏘悠遠的歷史迴音。箏笛合韻,洞穿時空,似質詢蒼天,澎湃的時光濤浪湮滅了多少千古哀愁?

是誰?在律動那奔湧不息的千年玄音,嘆那舊時的一國一朝,惜那千年的花開花謝,春去秋回。

千年一嘆,這一嘆,感天動地,這一嘆,思接千古。

執筆凝神,想,該以怎樣的文字來匹配這樣深沉而曠遠的韻致?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2

初夏的風徐徐吹開了歷史的帷幕,拂去了千年的塵埃。浩瀚的歷史長河似經眼前悠然流淌。

似見諸多歷史人物,或彷徨迷茫,或萬般無奈,或低眉凝思,或仰天長嘆,竟難解心頭悵緒。

他們,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似乎又從遙遠的時空中緩緩走來。

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躍然眼前。不禁思李昱、屈原,念清照、唐婉,嘆息四大美人,感慨秦皇漢武。

然,最深的幽思還是已經逝去的如螻蟻般的芸芸眾生,他們或如草芥,或似雨滴,早已化為了歷史的塵煙。

如果說悲情的知名之人於後世尚存餘跡,或令後人無限感慨,或讓後人唏噓不已。

那麼,史上萬千默默無聞的黎明蒼生所經歷的酸甜苦辣,血雨腥風,早已化作了不為後人所知的一抔黃土,融入了經年的滄海桑田。

往事悠悠,且嘆可嘆之人、可嘆之事,以憶舊時之情。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3

千年一嘆——唐婉的憂傷,陸游的惆悵。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這是一對昔時的夫妻,也是兩個情投意合的才子佳人。可是,陸母的棒打鴛鴦,生生為他們釀就了一杯千年苦酒,乃至遺恨千古。

唐婉,那個當年文靜靈秀,滿腹錦繡的妙齡女子,以為陸家贈送的那隻精美的鳳釵果真能鎖定一生的幸福。

可是,陸母或以其不能生育,或以其才華橫溢,與陸游終日耳鬢廝磨,吟詩作賦,可能耽誤陸游前程為由,讓陸游無奈地休了愛侶。

爾後,他們又各自成婚。某日,於沈園偶然重逢,陸大詞人舊情復燃,難以抑制內心奔湧的情感,欣然提筆而成《釵頭鳳》(紅酥手),道盡心中悲涼,然後擱筆而去。

自沈園一別,唐婉亦悲慟不已,若干年後,她重走沈園,不覺感慨萬千,反覆品味陸詞,亦和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不久便抑鬱而終。

84歲高齡,陸游還放不下沈園,念及故人,終以一首《春遊》以示心中的悵惘: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如此深摯無告,悽然而又令人慕然的愛情,不能不令人千年一嘆。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4

千年一嘆——李煜李後主的悲涼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首亡國去家,懷念故土的痛徹心扉之詞令後世生出多少感嘆?

王國維評李煜: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歷史上評李煜者眾,我偏向於王國維之評,因為其評乃相對客觀。

世人都道李後主不擅理政治國,而工於詞藻,我覺有失偏頗。

時至李煜,大唐盛世已不復再,歷史總是要更迭,這是必然。

李煜在治國方面確遜色一些,但也努力維持了南唐十餘年,直至兵敗被俘,成為他人階下囚。

他也曾渴望社稷能更為長久,江山能永為春色,且也有主觀上的努力和客觀上的作為。

可大勢已去,大局已定,歷史前進的車輪豈是他想擋就能擋得住的?

倘若,他不屑於治國理政,他不是那麼愛民如子,他又怎能"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從而開創新的詞境先河?

歷史如此殘酷,李煜也只能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作為一國之君的亡國之痛。

歷史又是如此滑稽,正因為有這樣特殊的痛,才讓他吟詠出了永傳後世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多少後世之人,以此句宣洩自己一時的愁緒?

這千年一嘆,已嘆了千年。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5

千年一嘆——屈原屈大夫的憤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入不言兮出不辭, 乘迴風兮載雲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 樂莫樂兮新相知。

以上這些都是千年以前屈大夫在諸多詩作中的心聲的代表。

這個偉大的詩人,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

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對屈原敬佩之至,他在《史記》中說: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

胸懷報國大志,充滿理想主義色彩,才華橫溢,卻最終未能被當政者所用,反倒落得遭讒被疏,乃至流放遠方,其苦悶抑鬱可想而知。

他始終未忘強國安民,寄望於楚王幡然悔悟,能成明主。明知直言相諫會引火上身,卻執意孤行,愛憎分明,其對國對民之忠誠"可與日月爭光"。

終於,在理想和抱負破滅,極其失望和苦悶之時,汩羅江成了這個偉大而孤獨的靈魂的最終的歸屬地。

端午將至,世人將再一次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也為他曾遭遇的不公和坎坷而千年一嘆。

散文:初夏的風,拂過那千年一嘆(原創)

06

經年如流水,人如浩瀚星,可嘆之事,可嘆之人不勝枚舉。

千年不長,人類文明有幾個千年?千年不短,人的一生不過其十分之一。

千年前,可嘆者甚眾,千年後,我們將在何處?不知道那時又有誰為我們而感慨?

聽,這音樂中的鼓聲恰如人類漫長而悠遠的腳步聲,它似乎在發問,我們將去向何方?何處才是我們最好的歸宿?

願未來少一些對往事的唏噓長嘆,多一些美好和安寧!

(文/怪蜀黍於2018.05.23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