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素三彩」

單聽名字,是不是很容易將“素三彩”和“唐三彩”混為一談?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器型多以陶俑,陶馬為主。而“素三彩”是地地道道的瓷器,始於明代正德年間,並在清代頗為流行。雖然素三彩的名頭不如青花瓷那樣響亮,如今也不是拍賣市場的常見器物。但是素三彩以其獨特高壓的氣質,深受藏友們推崇。素三彩之所以叫“素”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該種瓷器上沒有紅色釉,古人認為紅為葷色,非紅為素色。第二,因為這種瓷器都是用素胎上釉製成,“素胎”是陶瓷生坯沒有上釉前預燒的胎,它既可增強坯體機械強度,使其在搬運時不容易損壞,又可在上彩釉時不會因浸溼坯體而導致坼裂。

什麼叫“素三彩”

古書記載:“黑白等地而繪綠黃紫三色花者謂之素三彩,以黑地為貴。西人嗜此,聲價極高,一瓶之值輒及萬金,以怪獸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鳥價亦不貲也。”有琉璃廠老人回憶,真品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國時期就已罕見,尤其是康熙黑地素三彩,即便是一件殘口的大瓶,當時就可值1萬大洋,足見其貴重。陶瓷界將“素三彩瓷”定義為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並不限於此三色,但不用紅色。一線藏品徵集:壹捌柒、壹伍零捌柒叄壹壹-杜女士,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素三彩中的“素”有兩種含意:一種為該器使用“素胎”(又稱“素燒胎”)燒製。“素胎”是陶瓷生坯沒有上釉前預燒的胎,它既可增強坯體機械強度,使其在搬運時不容易損壞,又可在上彩釉時不會因浸溼坯體而導致坼裂。另一種則依據古代“紅為葷色,非紅為素色”之說,指不含紅色的瓷器。為清晰表現繪畫圖案,器身基本都使用錐刻紋做分界線。因燒製工藝尚不嫻熟,使用三種以上色釉的製品相對較少。與明代製品相比,清代御廠製作更趨細緻、複雜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漸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劃線,使畫面精緻許多,這種變化應是御廠制瓷者借鑑當時五彩瓷繪畫總結改進的結果。因此,清代素三彩製品更加多種多樣,既有延續明御廠傳統、使用雕刻紋做分界線的,也有雕紋刻畫與其他色釉圖案互不干涉、相互並存的。這裡需要提及的是不少康熙素三彩製品中白釉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牙黃色調,據說是因為燒製不理想,才使白釉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什麼叫“素三彩”

素三彩的突出特點之一是一個“細”字。胎體細,制胎原料配製和錘鍊的各道工序特別嚴格。器物做得比較薄,又精巧,但沒有任何厚薄不勻或變形的現象,胎體各部分厚薄的處理很和諧完美。為了保證繪瓷藝術的效果,保證胎體表面的細潤,坯體晾乾以後要施釉,器物裡外壁均施,而在要作畫的部位(大多數在外壁),將釉層細細地刮掉。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坯體泥料細微顆粒之間多少都有些孔隙,釉的微粒更細,可以將這些孔隙填實,使坯體更加細潤。與明清時期的五彩、鬥彩器相對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掛低溫彩釉,而五彩、鬥彩則是在燒製好的釉胎上施彩釉。其次,素三彩的圖案大多使用錐刻紋來表現,工藝略顯粗拙(“素三彩”與“粉彩”的結合器除外),五彩、鬥彩則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輪廓,圖案分外細膩。因此,同時期五彩、鬥彩製品的繪畫藝術造詣也較素三彩器更勝一籌。

什麼叫“素三彩”

明清三彩瓷的演變,可以看出它在明初永宣御廠中慢慢發展壯大,至成化時期形成較大規模。隨後,鬥彩、五彩瓷的創新普及令其一度失去優勢。清初康熙御廠製作又令其出現高潮,雍正時期甚至與其他新興彩瓷工藝結合創新。在各種陶瓷工藝不斷前進的歷史舞臺中,“素三彩”也在幾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