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志|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預告片

歙縣是安徽黃山地域最早的行政區劃之一,被稱為“千古一縣”。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歙縣被譽為“中國牌坊之鄉”,每一座牌坊,都是一部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其中,棠樾村村頭的七座石牌坊連綴在一起,彷彿一個巨大的弧形,代表儒家倡導的“忠”、“孝”、“節”、“義”,見證著一個家族明清四百年的道德操守。

作為歙縣牌坊群中最大的一個,許國牌坊被譽為“歙縣的凱旋門”。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許國是明朝嘉靖、隆慶、萬曆三個皇帝的老師,他的官銜是“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是官職僅次於首輔的第二大重臣。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按照明朝制度,非皇族不得建八腳牌坊,而許國牌坊八根粗達半米見方的巨石頂天立地,撐托起宏大的體量。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同時,牌坊為坊主逝世後賜予並修建,唯獨許國牌坊是在其生前建造,這在數千年封建社會史和中國牌坊史上也是絕無僅有,也足見許國對國家社稷的功勞之高。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高聳的牌坊,訴說著古城曾經的榮耀和輝煌。一代代歙縣人鮮活的經歷,猶如牌坊堅實的基座,永遠執著於在天地間建立家鄉的精神座標。

在歙縣人心中,除了銘記昔日榮光的牌坊,更有久久縈繞不去的徽音徽調。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1790年,歙縣的曹文埴帶著徽劇慶升班前往京師,慶賀乾隆皇帝80歲壽辰。爽朗明快的節奏,多采多姿的表演,一時讓乾隆新鮮無比。

隨著來自歙縣的慶升班走進紫禁城,由徽商組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紛紛進京,一時之間名伶匯聚,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徽班進京”。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在北京,徽劇經過不斷吸收發展演變,終於孕育出了國粹京劇。已成為中國文化符號的京劇,其靈魂始終蘊含在徽劇之中。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如今,徽劇已經走進歙縣的每一間課堂,在這裡,徽劇就是鄉音,在一輩輩人的堅守與傳承中,文化氣韻生生不息。歙縣,不僅把傳統保存在了歷史記憶裡,更靈動在歙縣人的生活點滴之中。

CCTV-10

2018.6.25 21:53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篇

中國影像方誌|歙縣:徽州氣韻源於此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歙縣》

播出時間:6月25日 21:53

監製/閆東 主編/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