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原歸巴基斯坦,後被送給中國,成爲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

在我國的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的過渡地帶上,有一塊很有爭議的領土,因為它,至今還有兩國打的頭破血流,它就是克什米爾。關於克什米爾的歷史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這個地方在古代屬於中國管轄,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在古代這裡沒有明確的邊界,有部分山地部落曾經的確向西藏地方政府納貢,但多是宗教上的上下級關係,不是行政上的隸屬關係。所以這裡一直不是清朝的版圖,而是屬於各個獨立的部落。

公元1339年,克什米爾建立了賽義德王朝,信奉伊斯蘭教,其領土範圍包括包括克什米爾,阿拉伯半島南部,和東非的桑吉巴爾地區。公元1587年,克什米爾被莫臥兒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征服,將其納入統治範圍。公元1752年,克什米爾稱為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領土的一部分。

此地原歸巴基斯坦,後被送給中國,成為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

公元1819年,新興國家錫克帝國佔領了克什米爾的克什米爾河谷;公元1834年,在錫克帝國征服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前夕,清朝的屬國拉達克王派人到拉薩請求支援,但被當時的清朝駐藏大臣拒絕。後來英國不僅把錫克帝國給滅了,還獨佔了整塊克什米爾。再後來就是印巴分治,歷經三次印巴戰爭後奠定了目前克什米爾的基本格局

克什米爾目前由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國分別控制。屬於中國的是阿克賽欽和喀喇崑崙走廊;屬於巴基斯坦的是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自由克什米爾;屬印度的是查謨——克什米爾邦,巴里加斯(印度非法侵佔中國)。還有一個叫錫亞琴冰川的地方是印巴目前爭奪區域,印度佔有大部分,衝突時有發生。 (坎巨提的老蔣地圖開疆的,因為直到清朝,中國都沒對這個地方進行過統治)

此地原歸巴基斯坦,後被送給中國,成為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

其實,現在中國的喀喇崑崙走廊原本屬於巴基斯坦巴鐵, 喀喇崑崙走廊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北側,主體為一條大峽谷。1963年中巴雙方簽訂了邊境協議,中國出於對戰略安全的考慮,要求將中巴邊境屬於巴方的喀喇崑崙走廊劃給中國。巴方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放棄“喀喇崑崙走廊”主權,於是此地被劃入我國的新疆地區。

中國對小弟一向很大方的,那麼為什麼這次非得要“喀喇崑崙走廊”的主權呢?其實喀喇崑崙走廊對我們的戰略安全真的很重要。一句話概括就是:要喀喇崑崙走廊是為了阿克賽欽,要阿克賽欽是為了西藏和新疆。那為什麼這樣說呢?

此地原歸巴基斯坦,後被送給中國,成為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

新疆與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但因為青藏高原的存在,導致兩地聯繫,溝通極為不便。中國掌握了阿克賽欽,等於打通了西藏與新疆的聯繫(這兩地分裂份子特多),而且有了阿克賽欽的中國,可以向西南俯瞰整個克什米爾,對印度從東至西全線居高臨下,印度不論從邊境哪個地方過來,都面臨崇山峻嶺,而且其最南端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約三百多公里。

此地原歸巴基斯坦,後被送給中國,成為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

雖然中國擁有了阿克賽欽,但是卻在西北角卻留下了一個空白區,而且無險可守,這就等於給了印度一個從西北角攻打阿克賽欽的機會。但是因為中國有了喀喇崑崙走廊,所以印度連這個唯一的機會都失去了。可以這樣說,喀喇崑崙走廊是阿克賽欽的門戶,而阿克賽欽又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門戶(相對於印度而言)。有了喀喇崑崙走廊的中國,不僅可以在地理上阻斷了印度進入中亞,把印度封死在南亞;還可以作為震懾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寶,讓它有所顧慮,不敢輕舉妄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