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在《極限挑戰》最近一期節目中,明星們和留守兒童有了一次互動的親密接觸。

這期播出後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主要有兩種聲音。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其實在這期節目裡黃磊就提出這個問題——

主創回到房間裡休息,看著寬敞明亮的房子黃磊感嘆太不真實了。

如果真誠關心留守兒童應該完全融入他們生活,不然就是作秀了。

千萬不要把它當節目來做了

這樣是對這些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

都太不真實,不真誠了。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看到這,蟬主就想起去年《變形記》“麗姐”被網友調侃的事,這位農村小女孩被打上了農村霸道少女的稱號,還和另一個小男孩一起捆綁宣傳。

更有甚者大罵麗姐沒教養,不要臉。但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留守兒童因為長期自閉造成的心理陰影。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沒有人去真正關心這些孩子,起碼在精神上並未試圖去深入。

今天,蟬主要推薦的這部紀錄片《180臺DV的故事》,這部紀錄片真是揭露了赤裸裸的現實。

本片由張藝謀執導,用他自己的話講,這是他一生中最獨特的電影,可惜這部紀錄片在豆瓣觀看人數都不足百人。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部電影的攝影師不是張藝謀,而是一群孩子,電影的構思非常巧妙:把180臺DV發給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這種概念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同時,這又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所以有網友說這部紀錄片看到了中國人的良心。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一個縣,72所小學。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一年時間的拍攝,從未排練。

孩子們拿著DV互相提問,問題只有一個:你和誰住在一起?他們的答案也只有一個——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統一的答案看得人心酸,這些留守兒童沒有玩伴,沒有人懂他們的寂寞。

他們能有多寂寞?讓張藝謀熱淚盈眶?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講真,當蟬主看到孩子們只能每天和動物對話時,眼眶也溼潤了。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甚至連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都被感動得不行,可見影像的力量多麼強大。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電影對留守兒童真實生活的還原度非常高,但這不是它唯一的價值,畢竟這個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本片在打動觀眾的同時再次引發討論——

那些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的父母,他們這種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孩子需要的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陪伴?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不要說留守兒童,就算是電影外的觀眾肯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還不記事時,父母就將自己託付給爺爺奶奶照顧。

“媽媽要去打工不然怎麼養你?”“我抱著磚就不能抱著你,我放下磚就不能養著你。”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出去打工是為了你”,這是父母最大的「謊言」。雖然這謊言是善意的,但真正的關愛還是陪伴。

第一人稱的真實感

無論是《極限挑戰》還是其他新聞報道,都是站在大人的視角,甚至是那些生活更優越的人,他們的角度去展現留守兒童生活。

但是《180臺DV的故事》卻完全不同,關於留守兒童的第一人稱視角記錄,完全站在孩子角度去看他們的生活。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片中做了大量細節描寫,很容易讓觀眾換位思考,“雖然看著他們很開心,但是我看哭了。”

現實有些殘酷,不過確實能讓觀眾真正意識到在中國其他領域還生活著這樣一群人。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村落裡異常寧靜,除了老人孩子剩下的都是豬、狗、鴨子等家禽。

雖然之前也曾聽說過這種空城現象,但真正看到直觀畫面時還是很難受。

五年級的王康俊鏡頭下的畫面是這樣的——

父母常年不在家,只有過年回家短暫逗留幾天。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所以王康俊不停地拍妹妹,因為妹妹是他唯一的親人,還有一個原因是拍好視頻以後能給媽媽看。

父母瞭解孩子的點滴只能靠影像,有些悲哀。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更悲哀的是妹妹自出生就和父母分離,還未感受到母愛就要學會獨立。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電影裡有個細節捕捉的很好,妹妹經常一個人呆在電話旁,等著媽媽給她打電話,但只有王康俊知道電話鈴是永遠不會響的。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更動人的畫面出現在孩子與母親見面的那一刻,過年回家時母親站在小巷盡頭,看到朝思暮想的媽媽,妹妹居然遲疑了。

雖是至親,但也經不住時間的考驗,這一刻兩個人恍若陌生人。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直到哥哥讓妹妹衝上去,他手中的攝像機再也沒離開過母親,

你會隔著屏幕感受到一種留戀與不捨。

哥哥很冷靜地在拍攝,觀眾看不到他的臉,但可能他眼眶早已溼潤。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其他孩子拍攝父母歸來的畫面也是相似的,這些孩子非常單純,想到什麼就拍什麼,反而是這些乾淨的畫面更能打動人。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相聚總是快樂的,但離別就心痛了。

就像張林林的父母原本已經騎摩托車離開了家鄉,但因為放下不下孩子又跑了回來。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一家人不知如何面對分離,父母嘴上說著別哭了,其實自己早已抽搐著泣不成聲。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能在過年見到父母的孩子已經算幸運的,有些小孩從小就沒見過親生母親。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五年級學生李路的生活就是這樣,每天早上醒來周圍空無一人,自己穿衣服,然後跑到河邊釣魚,一坐就是一下午。

在他的鏡頭中你看不到任何人,只有他自己。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相比之下,城裡的孩子確實太幸福,哪有一個人生活的,身邊都圍著五六個人伺候。

“他們的快樂是無限的,都到了任性的程度,可是農村那些孩子他們的快樂是有限的。”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精神上應該得到的親情,關愛,陪伴,成長,是長期欠缺的,這是物質無法彌補的。

中國式教育

除了表現兒童生活,電影還將鏡頭對準他們的父母,進而引發一個話題討論——

有人提倡陪伴式教育,重視精神層面;還有人在孩子一出生就外出打工兩年都不回來一次,重視物質層面。

兩種教育理念你更贊同哪一個?在大量採訪素材中,每位父母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除此之外他們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

這些話反反覆覆出現,枯燥無味。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而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只能用“禮貌”來形容,正是因為生疏,所以說話才會如此客氣。

想想其他孩子過年時都要和父母撒嬌要紅包,但留守兒童們能看到父母就很知足。

即便吃的有些寒酸,甚至手上還有凍瘡,依舊毫無怨言。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在《180臺DV的故事》中,我們真切感受到孩子和父母的那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太寶貴了。

因為很多人都聲稱關愛留守兒童,但事實是根本沒有試圖真正瞭解這個群體,甚至是借噱頭炒作。真正負責任的報道不能為了收視率而一味作秀,無下限吸引眼球。

這可能是張藝謀一生,最獨特的一部片

這是個全民娛樂的時代,再這樣的環境下,還能看到《180臺DV故事》這樣的紀錄片實屬不易。

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沒有去指責誰,也沒有解答那些現實問題,而是將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不偏不倚,但很有分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