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系列:父母知道孩子查分後的4種情緒反應麼?如何應對明白麼

家教智慧

今天是6月23日,高考結束正好兩週,也是各地出分的關鍵時刻,陸陸續續由各省放出本科分數線,明天高考考生就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數,然後準備填報志願,開始下一個階段的具體事務。

這裡要提醒一下各位父母,查詢成績後,當然會有孩子考的很好,比較滿意自己的分數,但是也總會有很多同學在考試期間因為種種原因,得到的成績並不理想,並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考試成績不理想,與自己的理想預期差很多該怎麼辦?成績沒有身邊朋友考的好怎麼辦?分數並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值怎麼辦?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堅強後盾,要提前安慰好孩子:即使考好了還有很多關,哪怕考不好,人生還是有很多路可走。

根據以往的心理諮詢案例分析,高考查分之後孩子情緒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型”。

高考系列:父母知道孩子查分後的4種情緒反應麼?如何應對明白麼

極度悲觀絕望型

拿到成績單後,因與自己預期差距較大,一時心理無法接受事實,覺得以後的前途茫然、對人生和理想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絕望。會選擇逃避,有可能出現極端行為。

那麼,父母要事先做好什麼套路呢?

1、查分數前給自己和父母“打預防針”,放平心態

作為孩子自己,不管成績如何,都是自己的收穫,考得不好不單純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所以要放平心態,成績很重要,但是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一次的成績並不能定義孩子的三年努力和以後的人生,家應該是孩子的港灣,可以接納孩子的一切,要與父母多溝通多交流,不要自己承受壓力,也可以和朋友分擔自己的煩惱,相信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這種類型的考生的心理變化是最容易被父母家人所忽略的,家長應該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考試後學生會立刻放鬆,緩解高中的學習和心理的長期壓力,在查詢成績臨近的幾天,家長可以給還自己適當的鼓勵,讓孩子放平心態,放寬心。查詢成績後出現精神疲憊、睡不著、沒食慾、笑容減少甚至頂撞父母或不願與人交流時,可能就不單純是考後修正放鬆就能解決的問題。

2、細心觀察,求助心理醫生

當孩子真的出現情緒低落甚至有些抑鬱,心情是“灰色”的情況時,父母要選擇積極的方式調整孩子,可以求助朋友、醫生,這是最正確也是最有效的緩解壓力和情緒的方式。

父母應細心觀察,別忽視孩子的細微變化,出分數之後的一週內,分數不理想的考生父母要格外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留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

高考系列:父母知道孩子查分後的4種情緒反應麼?如何應對明白麼

對自己失望自責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自己把分數看的很重要,會經常有挫敗感,會經常反覆的認清楚自己在高考中的失誤和不足,這樣的情況只會在自己心裡放大負面情緒,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會有強烈的自責失敗感。

面對自責型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

1、家長避免流露失望情緒

成績出來後,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長都不要對孩子的成績表現出失望的情緒,更不要強調“你只差×分就能考進××大學了”之類的話。因為這類對自己有著較高目標定位的考生往往自尊心強,相對的承受力也較差。當沒能達到理想目標時就會變得沮喪、心煩意亂。

2、“體驗痛苦”,釋放心理壓力

當意識到自己出現很大的心理壓力的時候,應該學會合理的釋放壓力。不妨選擇和家裡人說說話,和朋友出去玩,一方面既可以把自己的壓力和失望告訴他們得到理解和安慰,另一方面可以讓自己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家長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妥善解決情緒反應,避免問題持續發酵,家長可以多問問孩子現在想做什麼,可以陪他們一起做一些事情分擔壓力,釋放不良情緒。給予最大程度的安慰和陪伴。

高考系列:父母知道孩子查分後的4種情緒反應麼?如何應對明白麼

自我滿意放縱型

考分出來後,成績較好、尤其是發揮超常的考生更願意給自己“找樂子”,放縱自己。

有部分考生查完成績後對自己的分數比較滿意甚至超出預料,開始讓自己“放縱”,有的會通宵泡吧、上網、打遊戲。有人每天早出晚歸,忙於跟同學聚餐,唱歌,造成自己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往往造成作息紊亂,出現失眠。甚至也有出現過傷害事件,例如酗酒造成的一些傷害事故等等。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又該怎麼辦?

1、豐富假期生活,合理釋放情緒

首先父母要對孩子表示真誠的祝賀,鼓勵他取的好成績,應該高興。同時建議孩子合理的安排接下來的時間,用多樣形式的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暑假生活,放鬆不宜過度成了放縱,要學會通過健康有益、合情合理、科學有效的方式釋放自己。

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多觀察孩子的舉動,尤其是長時間表現為放縱的孩子,家長更要及時地介入,防止他們養成不良習慣,甚至是步入歧途。畢竟高考只是一個節點,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提前做一名“準大學生”

雖然成績優異,可以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也不能只顧得放縱玩樂而浪費了暑期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適度放鬆的同時可以提前進入“大學生”狀態,在做人處事、溝通交流、個人習慣上都要有所轉變。大學畢竟和高中生活有很大區別,最明顯的就是要獨立生活,有的高中生許多事都是父母包辦的,獨立能力缺乏。

在暑假期間,父母可以和考生一起適當做些準備,讓他們適合獨立,做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給他們進行建議和轉變,為將來更好融入集體生活做準備。

高考系列:父母知道孩子查分後的4種情緒反應麼?如何應對明白麼

焦慮茫然型一些孩子可能因失去了目標而不知所措,感覺做什麼都“無聊、沒勁”。一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優等生還會因為成績不理想,寢食難安。考試後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面對學校專業的選擇變得焦慮,茫然。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又該怎麼辦?

1、尋找新目標,轉移注意力

考生應儘快從考試的非常規狀態迴歸日常生活的正常狀態,為以後的生活做好準備。高考雖然結束了,但是接下來還要大學的生活,還有漫長的人生要走,在大學裡我們有更多的自己有時間,可以在大學裡選擇考取各種證件,考研等。面對專業和院校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身結合老師家長的建議,選擇最為滿意的。

家長要陪同還孩子,對於選擇院校和專業可以給予自己的建議,選擇還是要以孩子為主,畢竟大學是孩子自己去上的,而不是父母代替,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有能力對自己的人生選擇負責。

2、充分利用假期

近三個月的假期可能對於高考生來說是最長假期了,高中生活揮手再見,新的學校生活或者社會生活在等著我們。不妨好好把握住這也許是最後的長假期,好好的和家人、朋友們一起相處,感受真正的生活。把一些過去沒有看的書看完,沒有看的電影看遍,沒有寫的文字寫個痛快,和高中生活做個告別,去做一些有意義的紀念的事。

父母瞭解考生查分之後的四種心態(基本包含所有出現的情況),對照自己的孩子可能出現的一些情緒變化,及時應對,確保平穩度過。

最後祝願孩子都有一個好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