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讀」修身之要在於「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加強道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標準看齊,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小成在智,大成在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加強自律、修身慎行、懷德自重,切實把謹慎做人、謹慎做事、謹慎用權作為基本功來修煉,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慎初為先

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道防線。明代《松窗夢語》中有一則“新鞋濺泥”的故事,哲學家王廷相乘轎進城,路遇大雨,轎伕穿著新鞋,便擇地而行。後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之中,便不復顧惜,隨意而踏了。王廷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也是這樣,如果一失足,就無所不至了。“第一次”是“關口”,也是“缺口”,守不住“第一次”,在道德情操上打開了缺口,出現了滑坡,必然導致原則一鬆再松,底線一放再放,落入“一次守不住、次次都讓步”的怪圈,最終貽害終身。因此,在底線問題上,決不能有“只此一回,下不為例”的僥倖,謹記唯有慎初、方能善終,應切實抓早抓小,紮緊自我約束的籬笆。

慎獨為貴

《禮記》有云:“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的品質難能可貴,不是難在利益取捨,而是難在信念覺悟。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將“慎獨”作為黨性修養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對黨員領導幹部而言,八小時以外的時間、辦公區域之外的空間,絕對不是不受監督的任性轄區,而應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自律地帶。越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越需要領導幹部慎獨,在心中自架“高壓線”、自套“緊箍咒”,如此方能“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後一個樣。

慎微為要

重小處、重細行、重微末,是中華文化中修身養性的重要內容。《尚書》有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為官清廉,離任後發現自己帶回了天竺山的兩片玲瓏山石,遂寫詩追悔己過:“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櫱。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小事小節如同一面鏡子,反襯人品、反照素質、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最能見原則、見黨性、見本質。只有時刻保持“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慎小慎微,才能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

慎德為本

慎德要求黨員幹部在道德上要品行高、過得硬。《易經》中講道:“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把講道德、有修為看作為官做人的基本素養。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要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共產黨人價值觀,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要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作為人生的必修課,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慎法為基

法律是一切行為的底線,是做人做事不可觸碰的紅線。對於黨員領導幹部而言,遵守憲法和法律,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對組織負責、對社會負責,必須時時對憲法和法律懷有敬畏之心。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一些領導幹部無視黨紀國法,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最終被繩之以法,不僅自毀前程,還損害了單位聲譽,毀掉了家庭,代價十分沉重。這些慘痛的教訓,警示廣大領導幹部要算好“利益賬”“法紀賬”“良心賬”,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樹立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主動扣好法治這粒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