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寶寶愛吃手,相信對於每一個媽媽為這樣的行為緊張過。在這裡得安慰一下各位媽媽,請先不要著急。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吃手是正常發育的表現

寶寶一般是2個多月大時開始吃手的,但是由於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吃手早,有的孩子吃手晚。

吃手是寶寶心理發育的表現,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會通過吃手來自我安慰,緩解自己的緊張感。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對於他來說外部的一切都還不熟悉,所以在適應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緊張感。這時的寶寶用吃手來自我安慰,是非常健康的狀態。

吃手也是寶寶感知覺發育和認知發育的表現,寶寶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把手準確地放在嘴裡這個動作了,並且開始用嘴探索外在事物了,而第一個探索的就是自己的手。

這時的寶寶並沒有自我意識,不知道這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就會用嘴去探索自己的手。在寶寶感知覺發育、認知發育的過程中,除了吃手以外,寶寶還會逐步地去探索別的東西,比如抱著自己的腳丫啃,舔自己的袖子或衣領等。隨著抓握能力的發展,寶寶會抓著玩具等一切能抓到的東西往嘴裡塞,這是寶寶這個年齡探索外部世界的方式。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寶寶會坐、會爬了,會抓著東西玩了,掌握了比把東西往嘴裡塞更有趣的活動時,寶寶用嘴探索外部世界的行為就會慢慢消失。

另外,在寶寶出牙時,會有不適感,寶寶也會通過吃手或咬其他東西來緩解這種不適感。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二、寶寶吃手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我們不應該制止寶寶吃手,因為這是正常的發育過程。

我們只需要注意寶寶的手部衛生,把寶寶的手洗乾淨,讓他自由地吃。如果寶寶開始吃袖子、啃玩具了,我們就要保證寶寶拿著吃的東西的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定期消毒玩具,然後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邊,讓寶寶自由探索。

注意!冬天給寶寶穿太多衣服,寶寶想吃手,卻因衣服穿太多而無法把手伸到嘴裡去,這會影響到寶寶的自然發育哦!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三、制止寶寶吃手,會有什麼後果?

吃手本是寶寶的一個健康發育的表現,也是在為寶寶的自主進食做準備。而有些家長卻覺得吃手很不衛生,嚴格制止寶寶吃手。寶寶一吃手,媽媽就抓住寶寶的手,甚至打寶寶的手,嚇唬寶寶,就是不允許寶寶把手往嘴裡放。

吃手被制止的寶寶,有一些就不敢吃手了。雖然制止了寶寶吃手的“陋習”,但是影響了寶寶的正常發育,等到了要自己吃飯的年齡時,不會主動拿勺子吃飯,吃飯的過程會非常困難,因為他的潛意識已經記住了曾經把手往嘴裡送時被制止的經歷,所以自然地就拒絕再把東西往嘴裡送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研究分析說,寶寶1歲前會有口欲期,會吃手或用嘴探索一切事物,這是一個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如果我們在寶寶口欲期時阻止寶寶去吃,就會讓寶寶有不良發展。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比如,寶寶一般情況下,口欲期會在1歲左右結束。隨著寶寶長大,寶寶就有更好的探索事物的方法了,比如丟玩具、敲玩具等等,不會經常把東西往嘴裡塞了。但是,如果父母制止寶寶吃手,寶寶的口欲無法自然滿足,口欲期就會自然延長。會延長多久,就看他吃手時被制止的程度有多重了。

我們常看到,有些上幼兒園的寶寶還在吃手,有些十幾歲的孩子還在咬指甲,甚至還有成年人一緊張就啃指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個是他在小時候用嘴探索的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一個是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又沒有其他方式處理緊張情緒,於是就只能通過吃手、咬手指甲來釋放緊張感,穩定自我情緒。



四、如果寶寶很大了,還要吃手怎麼辦?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建議:⑴寶寶兩三歲還在吃手,先了解寶寶吃手的具體情況,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習慣不好,家長應該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觀察什麼情況下寶寶不會吃手。

不要去直接阻止寶寶吃手,但是要多給寶寶安全感,讓寶寶精神愉悅、放鬆。寶寶的安全感足夠了,不容易緊張了,慢慢就會覺得吃手沒啥意思了,這個行為就會慢慢消退。

轉移寶寶注意力,給寶寶好玩的東西,讓寶寶的手有事可幹,就沒空把手往嘴裡塞了。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媽媽重視對寶寶的教育是非常好的,但是不可以過分控制寶寶的一切行為, 讓寶寶過度緊張、缺乏自主探索的空間。過度的管控,對寶寶的健康人格發展是不好的。對寶寶的教育要鬆緊有度,寶寶的有些行為要立刻制止,但有些行為是可以讓寶寶去嘗試的。畢竟,對小孩甚至成年人來說,犯錯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多看好的育兒書學習,特別是有明確的寶寶發育規律的書籍,可以避免媽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犯明顯的錯誤。給孩子正確的愛,才是最好的愛。

寶寶總是吃手,做媽媽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加我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