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臨了臨了,孤獨終老」,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歲月的洗禮下仍在一段一段的流傳,直到現在,俗語已成了文化氣息中不可或缺的“一絲魂魄”。

以前老聽老人說這麼一句話:臨了臨了,孤獨終老。與這句話相似的還有這麼一句:九子十三孫,臨老葬孤墳。

以前的農村,認為多子多福,兒子多了,孫子就會多,一代一代傳下去,枝繁葉茂,家族才能興旺。而且農村大多做的是體力活,家裡人多了,做什麼事情都不怕缺人手。有什麼事情都有兄弟姐妹能夠幫襯,不用去求外人。

但也不都是子孫越多就越好,有很多家庭,父子、兄弟姐妹之間並不是很和睦。等父母老了,幾個兄弟都不願意照顧。有的兄弟間雖然商量好了讓父母輪流到各家去住,但是一到了該搬家日子,被輪到的兒子家總是故意拖延。

像上面那種情況這還不算最壞的情況,最怕的是父母年紀大了,生病了,時日不長的,哪個兒子都不願意養了。臨老葬孤墳,說的就是孤獨終老,道出了世態炎涼。

這句俗語一半是喜一半是悲,有種說不出的無奈和感傷。養大一個孩子已是不易,辛辛苦苦養大一群孩子,最後卻孤獨終老。這樣的事情真的不該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