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提醒:本文為純乾貨文,閱讀可能會花費較長時間,但內容絕對值得一讀,希望大家喜歡。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S5的MVP,SKT又一個冠軍的締造者。

他離開了,但他又回來了。

正如這個時代對 Khan 的稱讚,在 SKT 的 Marin 亦是傳奇。

在 MOBA 遊戲的電子競技賽場上,尤其是在 LOL 中,年齡一直是個令選手無奈的東西。Dota 和 LOL 相比,Dota 更考驗意識;同樣的,LOL 更側重反應。因此,年齡大了,反應慢了,狀態不行了,成為了很多 LOL 選手退役的原因。但是,在 Marin 這裡,年齡彷彿失去了意義,這名年齡 27 歲的老將,依然在賽場上馳騁,carry 著自己的隊伍。

Marin,本名張慶歡,1991 年 2 月 12 日出生。

2013 年,加入 SKT T1 #2 戰隊

2013 年 10 月,加入 SKT T1 S 戰隊

2014 年 11 月,加入 SKT T1 戰隊

2015 年 5 月,幫助 SKT T1 戰隊獲 LCK 春季賽冠軍

2015 年 8 月,幫助 SKT T1 戰隊獲 LCK 夏季賽冠軍

2015 年 10 月,幫助 SKT T1 戰隊獲 S5 世界總決賽冠軍並被賽事官方評為 MVP

2015 年 12 月 10 日,轉會加盟 LGD 戰隊

2016 年 12 月,加入 Afreeca Freecs 戰隊

2018 年 2 月,加入 TOP 戰隊


先看一看拳頭對 Marin 在 S5 小組賽表現的評價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位置:上單

所屬戰隊:SKTelecom T1

KDA:5.19

每金輸出傷害:1.284〔上單中排名第三〕

團隊傷害分擔:24.1%〔上單中排名第三〕

每分鐘輸出傷害:499〔上單中排名第二〕

在 2015 世界舞臺上使用的英雄:劍姬 4 次,諾手 2 次,鱷魚 2 次,蘭博 1 次。

觀眾對於 Marin 的期待各有不同,因為他過去一般都擅長使用坦克英雄〔以及蘭博〕,而今年的世界大賽上單版本是以 carry 型上單為主,沒人知道 Marin 會有怎樣的表現。而去 Ssumday、Smeb 以及 Huni 等人,都被認為是比 Marin 還要強的上單。

不過,到目前為止,Marin 都成為了隊伍中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本次聯賽中頂尖的選手。我們也認識到了,Marin 的確是一個 carry 型上單。不管是傷害還是性價比,他只輸給 AHQ 的 Ziv 和 KOO 的 Smeb。劍姬、鱷魚和諾手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關鍵時刻拿下擊殺,在側路為隊伍創造極強的地圖壓力。

Marin 的劍姬第一次試煉就是 SKT 對抗 H2K 的比賽中,他們有點不在平常狀態。但 H2K 過度深入導致 Marin 一次性拿下四個人頭,帶領隊伍走上了獲勝的道路。他的鱷魚也讓 EDG 的 AmazingJ 看起來像個麻瓜,拿到了 10/0/6 的戰績。最後,他們最艱難的一場比賽中,Marin 和 AHQ 的上單 Ziv 進行了巔峰對決,常常將Ziv 逼退到 AHQ 的二塔處進行戰鬥。即使是用劍姬面對鱷魚也能夠獲得優勢。

Marin 將會持續成為 SKT 成功的要素,不管是因為個人能力,還是因為他是 SKT 的首要指揮。雖然 sOAZ 是餘下的四個上單中最弱的一個,但在另一邊的半決賽中,Huni 和 Smeb 不管是誰晉級,都是在數據上遠勝於他的選手。


再看一看 S5 時 Marin 的數據

任何數據都沒有 S 賽的更具有說服力。

S5 的 SKT,在世界總決賽的舞臺上的表演是偉大而威嚴的。

15 勝 1 負拿到世界冠軍。

SKT 17.1% 的經濟使用差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強如本賽季的KZ,該數據也不過是13%〕。

而他們並不追求屠殺的風格,更是把運營壓制的戰術展示到了極致。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但如果僅僅從數據面上來看,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 MaRin:

  • 他的 KDA 在所有參賽上單之中名列第一,但是扣除掉 SKT 本身團隊的加持,他的 KDA 僅僅是的 2.02,而同時的 Smeb 在原始 KDA 相近的情況下,扣除團隊加持之後的 KDA 則有 2.91。

  • 同時他還是 S5 的單殺王,擁有 11 次單殺的成績。

  • 眾所周知,LOL 是一款等級大於經濟的 MOBA 類遊戲在那個換線大於天的版本,MaRin 儘管十分鐘的補刀數僅僅是上單之中的第七名,但是他的 10 分鐘經濟差和全場分均補刀卻是遙遙領先其他上單,並且在十五分鐘時經驗差碾壓了其他上單。

  • MaRin 是 S5 少有的,在扣除團隊的影響下,傷害轉化率大於 100% 的上單〔其他人分別是 Ssumday,Ziv 和 Smeb〕,同時也是所有上單之中經濟佔比最大的。

  • 同時他的輸出之恐怖時人無能出其右者,夏季賽開始 60 場比賽下來 28.8% 的高出平均輸出百分比以及高於500的分均傷害連如今的Khan都難以企及〔Khan是22.7%+580〕。

如果不去看他在賽場上的具體表現,我們根據數據能夠看出,Marin 是一位經濟轉換率極高的上單,他需要得到相應的經濟,然後將其變為傷害輸出給對方,就像 UZI 一般,吃經濟,但是也能用經濟做出貢獻。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

但是拋去世界冠軍的光環,你會發現這位上單選手並不高效,同時期的 Smeb,huni 都比他擁有更好的 KDA 以及團隊貢獻,這些上單的支援效率或者單帶牽制比他要好的多。但是,這些選手在對上 Marin 時卻往往顯的乏力。

他,豐富的英雄池使其成為 S5 比賽上亮點,助其隊一舉拿下年度總冠軍;

他,一直生活在 Faker 的光輝下,未曾想過能夠證明自己;

他,連續幾場的 MVP 只為證明自己的能力,可是 Faker 只用一局把他打下神壇。

不論 S5 是誰帶領 SKT 拿到了冠軍,光芒始終都照耀著 Faker,這個如同被神眷顧過的男人。因此,在 S5 結束後,他選擇離開 SKT,來到 LPL,加入了奪冠希望極大的 LGD,希冀通過自己的帶領來再次拿下一個冠軍,向世人證明誰才是真正的 LOL 第一人。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再看一看S6時Marin的數據

常規賽

出場次數/LGD比賽場次 72/74

單殺/上單排名 21/1

被突襲、攻擊人次/上單排名 241/1

S5 的 MVP,冠軍上單來到 LPL,LPL 自然是給到了足夠的尊重,平均每場有 3 個以上的人去 gank 他,在對面打野和中單恨不得住在上路的情況下,他依然完成了 21 次對位單殺,位列聯盟第一名。正如同各位看到的 2 級五人包上,這不過是 LPL 對這位頂級特殊「照顧」的一個縮影,在LPL能與其正常對線的上單寥寥無幾。

當他出現在 LGD 時,世人皆驚呼其隊擁有豪華的「冠軍三線」,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LGD 的線上紙面實力也確實強得可怕。而 Marin 也立刻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他的線上水平,單從個人數據來看,美得醉人。

然而 LGD 一貫的問題仍然在於:三條都算不錯的線,永遠很難聯繫到一起形成整體。最終他連參加世界賽的資格都沒有拿到,並且差點跌入降級的邊緣。於是,Marin 最終選擇再去別處追逐他的電競夢。而留給我們的,便是這樣一個未完成的遺憾和這一行行冰冷的數字。


高光時刻

2015 年最驚險的一場比賽——當時的 SKT 幾乎要敗北了,比賽逐漸拖至後期,因為 CJ 有炸彈人的存在,使得 SKT 在優勢期始終無法推上 CJ 的高地,導致 SKT 的優勢全無,在一場尾聲的團戰中,CJ 的隊員殺掉了 SKT 四人,臺下 CJ 的粉絲已經在歡呼,勝利就在眼前。

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Marin 的反應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他幾乎是馬上的 TP 到中路,然後瘋狂的斷兵線。CJ 想上高地推進,但連一個小兵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激光塔的傷害是很高的,並且會以百分之15遞增。在沒有一個小兵的情況下,無人想強推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CJ的陣容只有酒桶這一個前排。此時的 CJ 再想 Marin 殺掉已是為時已晚。大樹三千多的血量加上大招,加上覆活甲。讓 CJ 被拖延了22秒之久!這也使得讓 SKT 最後贏得了比賽。

韓國粉絲之苛刻,LCK 賽區之偏見,令人膽寒。但 Marin 的這波操作,被命名為「Marin」時刻。這堪稱偉大。以職業選手來命名,這是很少有的事情。

「Marin 向上帝借用了22秒。」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這是最令人感到榮譽的評價。作為一名職業選手,很少能有這種幾乎是歷史性的肯定,而 Marin 本人也配得上這個稱號。


歷史意義

在 MOBA 類遊戲裡,單人邊線基本都是當作抗壓路來對待的,比如 dota 裡的三號位,LOL 中的上單,其存在的意義就是保持合理發育,不求優勢,但求發育無誤。但不同於 dota 中三號位是去劣勢路抗壓,並且要被 1 號位和 5 號位限制發育,LOL 中的上單是單人對決。但是因為上單緊鄰著大龍,因此上一塔也顯的至關重要,並且,因為邊線兵線較長,在 LOL 中等級優勢大於經濟優勢的情況下,一旦造成了等級差距,就意味著上路對線的崩盤。

但是在 LOL 中上單扮演的角色也是最多的,不同於下路和中單需要扮演團戰輸出位,上單往往因為英雄的不同的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打法。前期,上單需要打出對位優勢,或者支援,在己方打野放棄支援上路時還要抗壓;中期則更多是的依靠傳送來換取地圖資源和支援隊友打贏小規模團戰;後期則是單帶孤軍深入為團隊創造兵線優勢。

深度乾貨|聯盟人物傳——Marin篇

而 Marin 恰好能把每一個角色都扮演好,縱觀 LOL 裡所有的上單,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偏向風格,Carry型上單例如,「單殺王」CuVee,「無限支援」Smeb,「傑斯之王」Khan,「上單之光」Gogoing 等等,都在使用 Carry 型上單時大放光彩,他們對某些 Carry 型上單據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理解。但是,在所有人的心裡,Carry 型上單的巔峰只有一個,S5 的 Marin。那年的他猶如天神下凡,披荊斬棘的將SKT一路帶進了世界總決賽。Marin 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上單,他在支援單帶等很多方面的效率都是弱於同時期的上單,但是他卻有著別的上單所無法擁有的壓制力。就像本賽季每個下路 AD 都會被 UZI 或多或少的壓刀一樣。Marin 亦是如此,在 S5 時代,無論你是怎樣的上單,在面對 Marin 時,都會被限制的捉襟見肘,失去他所應有的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