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湄潭:發展特色產業,助力羣衆增收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黃家壩街道大寨村:

種下苗木“搖錢樹” 走上脫貧致富路

產業扶貧鋪新路,助農增收奔小康。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黃家壩街道大寨村充分依託區位優勢,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發展了苗圃產業400多畝,因地制宜培育拼圖“產業園”,進一步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走進黃家壩街道大寨村的苗圃基地,縱橫交錯的苗間小路,把苗田分成許多長方形的田塊。在基地上,村民們正在進行除草、移栽、維修噴管等作業,一片繁忙景象。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黃家壩街道大寨村村民 陳芳琴:我就是這個村的 就在這裡住 有時間就在這裡上班 8元錢一個小時 一個月有時候做計件要多點 如果不在這裡來打工 就沒有事情做了 來找點零花錢 上街買菜 買小東西 隨時都有錢

和陳芳琴有所不同,黃進來自附近的牛場村,雖然已接近60歲,但各種各樣的活對她來說都不在話下,通過到基地務工,一年也能增收幾千元。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黃家壩街道牛場村村民 黃進:基本上天天都在這裡做 我要照顧兩個孫子 耽擱比較大 但是這個老闆還是比較好說話 如果有事情 請一個小時的假也可以回去 一天80元 活路也比較清閒 就是手上活路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據瞭解,大寨村苗圃種植基地是該村引進的貴州省沙洲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流轉村民土地所建立。該公司負責人鄭登宇介紹,自基地投產以來,平均每年生產出上千萬株苗木,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平均每天吸納附近群眾五十多人到基地務工。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沙洲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鄭登宇:我們一年的租金(土地流轉費)和工資要200多萬 在這裡上班 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當地人 50歲 將近60歲的都要得到三四千塊錢一個月 有時候做計件要拿200多塊錢一天

想要富,改思路。以前,大寨村只是抓住傳統農業這棵救命稻草,一直很難解決百姓增收脫貧的問題。如今,該村藉助當地優勢資源,引進眾多新興產業,除了苗木產業,還發展種植了獼猴桃500畝、西瓜350畝、蜜桃500畝,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鮮血液。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黃家壩街道大寨村黨支部書記 潘勇:他們到我們這個地方來 我們把土地集中經營以後 它會發揮土地的附加值 產值會提高 老百姓把土地的流轉費得到手以後 還可以在基地上務工 務工收入也是蠻高的 對於我們當地來說 足不出戶能有這麼高的收入 對我們脫貧攻堅工作肯定是有積極的作用 推動了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江街道新街居:

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群眾增收

近年來,湄江街道新街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立足當地實際,充分發揮項目引領作用,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南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既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又拓寬了群眾增收的路子。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在新街居新街組南瓜種植基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瓜葉鬱鬱蔥蔥,葉蔓間綻放出一朵朵金黃色的南瓜花,瓜葉下還藏著許多南瓜寶寶,長勢極好,十分惹人喜愛。為了保持南瓜的良好長勢,基地負責人正在組織當地村民進行鋤草、施肥等作業。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江街道新街居村民 彭子懷:我平時家裡有些小事 但是他這裡有活路我們就來做 一百多塊錢一天 還是可以 能照顧到家裡 又額外的增加一點自己的小收入

彭子懷務工的南瓜基地,屬於湄潭永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2017年,該合作社以每年每畝1300元的價格流轉當地村民土地40畝,建起“綠色產業基地”,並優先吸納當地貧困群眾,提供家門口就業的便利。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江街道新街居村民 周邦芬:我家流轉了一畝多地 我覺得還是可以 一畝地有一千多塊錢 我們這裡隔家近 像我們這種出去打工又照顧不到家庭 在這裡打工 也照顧得到家庭 有活路就來做 一天有百把塊錢 我覺得還是可以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據瞭解,此基地主要用於種植羊肚菌,由於羊肚菌的生長週期短,和南瓜生長時間錯開,加上種植南瓜省事、省工、成本低,並且還可以套種茄子、豇豆等農產品,於是湄潭永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新街居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協議,在他們的幫助和指導下,開始發展南瓜種植。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潭永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 李華:村裡面流轉了40畝土地 我們來種植了羊肚菌 羊肚菌種植過後 為了土地不荒掉 我們又在村裡面來和他們簽訂合同 來種植南瓜 不愁銷路 預計畝產約八千至一萬二千元 這個效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原來,新街居種南瓜早已種出了經驗。2017年,新街居股份經濟合作社共種植南瓜300 畝,畝產量達6000斤,總產值達72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有了經驗以後,為了更好地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該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與當地村民簽訂協議,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並以保底價0.3至0.4元/斤的價格進行回收,村民不承擔任何的市場銷售風險。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江街道新街居股份經濟合作社項目經理 田茂德:去年我們種了一年的南瓜 得出了一些經驗 今年是大力發展老百姓自己種 我們來給老百姓籤協議 如果老百姓願意賣給別人 也可以 但是在他賣不掉的情況下 我們保底回收 爛了都是我們的 技術方面我們是技術人員下去指導 全部都是培訓過的

近年來,新街居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規劃引領,大力發展經濟農作物。其中,發展南瓜300多畝、精品水果200畝、茶苗300畝、稻魚200畝、稻蝦150畝、彩色茶園100畝,有力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致富路。

「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脱贫攻坚」湄潭: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湄江街道新街居股份經濟合作社項目經理 田茂德:種南瓜 村裡面一共有360多畝 一個是壯大集體經濟 一個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我們整體的項目比較多 有稻魚 稻蝦 茶苗 還有彩色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