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法式文艺,文在书本,艺在时光

杜乐丽花园午后的喷泉边,总有那么些少女,穿着精致,在这个嘈杂时代手捧书页泛黄的小说,静静读上一个下午。

“文艺青年”这阵风,在法国从来没有停过。

上世纪那些享誉文坛的法国女作家们,留下了足够多的精神遗产让后代享用。直到现在,你还能在法国女孩们身上找到她们前辈“文青”的影子。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人们不禁好奇:

那年那岁

她们在怎样的状态下流露出这些字字箴言?

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在什么样的地方

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生命是一场飙车,我有权自毁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幸运的是,人生匆匆,你在这里,我在这里。我们一辈子跳舞。我们是那类人,跳舞的人。"

——萨冈《孤独的池塘》

18岁出道,凭借处女作《你好,忧愁》一朝成名,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oise Sagan)一生都在离经叛道的路上翩翩起舞。

对她来说,安稳是最可怕的活法

「人生得意须尽欢」是她的座右铭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她正如一个追逐自由无所畏惧的风中精灵,一生书写着小资的情爱,这是她的爱情,也是她加速狂欢的人生。

精灵般的萨冈

偏爱样子经典的黑色高领毛衣

或是料子柔软的黑色衬衫

外出时颈上系一条法国人离不开的小丝巾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2008年传记电影《萨冈》中的她,自由、舒适,在阳光下翻看书本,这样的女孩如今在巴黎仍然随处可见。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 《萨冈》,2008

豹纹之下包裹着的正是她那颗从年轻到年老都在狂欢起舞的不羁的心。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 《萨冈》,2008

《你好,忧愁》里她笔下的17岁少女塞茜尔(Cécile)和萨冈本人一样,也是个留着短发、穿着条纹衫和直筒裤离经叛道的不羁少女。

她的形象也几乎成为了

战后一代“叛逆”法国青年的代表 电影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你好,忧愁》,1958

弗朗索瓦丝·萨冈是一种微笑,忧郁的微笑,像谜一样的微笑,排遣的微笑,但也是快乐的微笑。

她的轻佻、她的浪漫、她的抵抗、她的沉迷

直到如今都令后世津津乐道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创作中的萨冈

女性存在主义的觉醒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提到萨冈,似乎就绕不过去同时代存在主义旗手之一,女性主义的教母西蒙·德·波伏娃。她笔下著名的《第二性》是一本人类学研究著作。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第二性》

在那个时代能够从第一性的主导下觉醒,捍卫第二性的独立,需要的不仅是跨时代的思想,还有超人的胆魄。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在感情上,波伏娃是一位契约感情的执行典范。她的情人正是存在主义旗帜上最鲜明的一个名字——让-保罗·萨特。

他们的伴侣关系很是长寿,秘诀就在于“契约”——没错,就是开放性关系。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讲述波伏娃和萨特的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2006

这就是波伏娃和萨特的情感理念

前文中的萨冈为萨特坠入爱河,甚至还专门为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写给让-保罗·萨特的情书》。

"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面对无数这样的年轻女孩的爱慕,波伏娃给萨特的是绝对自由。她爱了他一生,纠结了一生,也等了他一生。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耄耋之年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德·波伏娃

这位推动第二性觉醒的巾帼英雄,习惯用服饰把自己武装起来。

她经常穿着宽垫肩的西服

胸前是中山装一般的对称口袋

既实用又不失气场

大粒纽扣也是她身上经常能够看到的装饰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中晚年的她增加了几分对繁复印花的偏爱,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的盘发。

细微之处表达着

她捍卫女性权益的坚定

不放低姿态取悦“第一性”的决心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中的波伏娃,经常穿着衬衣式的服装出场,头顶盘发,绑着头巾。

她的斗争是女性的斗争

是改变全世界女人命运的斗争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2006

西蒙·德·波伏娃去世的那天,西方世界各大报纸头条哀悼:

Women, you owe her everything!

每个女人都亏欠她一切!

她最终与一生挚爱让-保罗·萨特并排葬在巴黎蒙巴纳斯墓园,墓碑印满唇印,墓前常年鲜花怒放,一张张卡片诉说着后世的哀思。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关于爱情,高于爱情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玛格丽特·杜拉斯曾经说过: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对于自己的滥情和对爱情的渴望,杜拉斯一向都极为坦诚,正如她在写作上的天赋异禀,也是在描写爱情的糖衣之下,包裹着一颗赤诚之心。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她是一个放荡的女人,一个坦诚的作家。

虽生在越南,长在河边,她从未摆脱一个法国女人骨子里对爱情的渴望,甚至她一直都是那个生活在渡河边的少女。

时而满嘴谎言,时而真挚坦诚。她是靠感情活着的,这种感情不一定是爱情,这种感情是她的一部分,源于爱情,却又高于爱情。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有别于巴黎人热爱的黑灰

杜拉斯对温暖的热带色系更显偏爱

许是受了渡河边炎热潮湿的空气熏陶久了,即使是回归法国的杜拉斯身上也仿佛总带着些水汽氤氲的夏日气息。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情人》中鹅黄色的棉麻衬衣搭配山楂色的裙子,放到现在来说也丝毫不算过时。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情人》(1992)

笔下的姑娘也是和她本人的风格如出一辙

一顶宽沿草编帽,佐以尖领子、小飞袖的衬衣弥漫着饱满的少女气息,若是可能,一定还要配上小小的蝴蝶结。

这样的杜拉斯像是夏日的果实

咬一口鼻息里都是喷薄而出的酸甜滋味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奶油色舒适贴身的衬衣

偶尔点缀上碎花或波点

开低的V字领口,最好还有彼得潘翻领

外套偏爱贵气的皮草

配上合身的过膝中长裙

一抹夏日,两片秋波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讲述杜拉斯的电影中,女人 or 女孩们也常常身着棉麻质感的衣裙,没有激烈冲撞的颜色,总是柔和的、温暖的、氤氲着暧昧的气息。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电影《抵挡太平洋的堤坝》(2008)

由法国老戏骨于佩尔阿姨和新生代西班牙少女演员阿斯特丽德演绎的杜拉斯笔下的故事

杜拉斯的爱情,是一种“向毁灭而生”的爱情。

她从不掩饰自己“对爱情的癖好”,用文字毫不吝啬的表达着感情与欲望,有时或许放荡、或许迷乱,但这热情有着压倒一切的感染力,无论欲望、浪漫或是毁灭,杜拉斯其人,一切尽在其中。

书梦巴黎|法式文艺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巴黎的文艺

说到底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

关于女人对爱情、对生活的热爱与斗争

一代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

重续着文豪们未做完的春秋一梦

巴黎的文艺也从未写下过最终章

……

To my dear readers

献给屏幕前的你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Twippo法国时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