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愛玩遊戲的你怕了嗎?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愛玩遊戲的你怕了嗎?

說起精神疾病,人們腦海中總是會產生各種不好的聯想,比如瘋瘋癲癲、行為失常做出各種不理智舉動甚至危及他人生命等行為。2018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TO)決定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自6月19日起也就是昨天正式生效。鑑於世衛組織的權威性,國內的精神疾病分類或也將進行相應修訂。此前,關於遊戲成癮是否該被列入精神疾病範疇曾在國內引起過不小爭議。有相當多的家長和臨床醫生表示支持,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則認為目前還不成熟。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愛玩遊戲的你怕了嗎?

其實,對於如何界定遊戲成癮,本身難度就很大。世衛組織也明確提出要綜合評測,將玩遊戲的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納入考量,還要綜合考量是否被遊戲完全支配了其他興趣愛好以及日常生活等。此外,世衛組織還強調,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確診。儘管如此,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青少年遊戲成癮現象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僅過去5年,手遊用戶數就從9000萬增長至5.54億,青少年群體則已成為遊戲的主力軍。而因為遊戲成癮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一直廣受詬病。2017年7月,有媒體報道了江西省于都縣一名12歲男孩因手機遊戲中,僅4個月花費了8萬多元的金額去購買遊戲內的虛擬產品,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捉襟見肘。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愛玩遊戲的你怕了嗎?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愛玩遊戲的你怕了嗎?

如何避免青少年被遊戲成癮所害,應該是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多年以來,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各界也一直不遺餘力的進行了各種努力和嘗試,但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我想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我國對遊戲成癮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見和統一的界定標準,對於相關問題也一直缺乏深層次的研究。這次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範疇,可謂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的良好契機,希望有關部門能早日行動起來,讓廣大青少年不再被遊戲“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