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圖片來源 《鄉村愛情交響曲》

護士說:“這麼熱的天,你怎麼會冷呢?也不發燒啊。”

“可憐可憐我吧,我都快死的人了。能不能把空調溫度調得高一點。”

護士不想搭理他,用力把衣角拽了出來。他被猛地向前扯了一下,抬頭正想罵護士,看見了我們。“呀,你們咋回來了?”

爸媽坐在床邊問他的情況,他說:“我得了癌症,醫生不給我看。去鄭州,醫生還是不看。你們看看我瘦成什麼樣了。我啥都吃不下去。我肯定得了癌症。”護士接話說:“他沒病,所有檢查都做過了,身體沒什麼大問題,不需要住院,可以隨時出院。可他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有病,怎麼勸都不行。”

表嬸坐在一旁不說話,不停地嘆氣。

表叔像個小孩一樣,臉扭向一旁,默不作聲,憋了好久,嘴裡嘟囔著:“打死我也不回西劉村!”然後,閉上眼睛,佯裝睡著。

我們覺得無趣,就站起來走了。表嬸送我們出去。在走廊裡,我媽問:“到底有病沒病?”表嬸說:“心病。身體沒事。哎,人這一輩子啊,都是命。”

表叔的形象很差,個子很矮,五官糾纏在一起,看不清面容。但是他很精明,有許多農村人沒有的小心思。

早先時候,村裡開了第一個民辦企業——造紙廠。將舊書粉碎,製作成漿,然後加工成衛生紙。無須包裝,只需用繩子一捆,扔在腳蹬三輪車上,遊街串巷,很快便能賣完。後來,規模不斷擴大,對書本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表叔瞅準時機,開始了低價收購書本,再高價賣給造紙廠的營生,很快掙了些小錢。但是,廢品收購,門檻太低,村民蜂擁加入,利潤愈來愈微薄。

為了爭奪生意,瘦瘦小小的他沒少捱打。經常見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有時候,奶奶心疼他說:“咱要不別幹了,種好莊稼就行。”

他說,“種地不行,一輩子能窮死。即使累死,也不能窮死。”所以,他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有一天,他聽說麥秸稈可以取代書本製作衛生紙。他覺得這是一個表現的好機會,於是,他迅速找到造紙廠老闆,把秸稈取代書本的事情表達了出去。老闆經過核算,覺得秸稈成本更低,利潤更高,且在農村,秸稈比書本要多。所以,對機器進行了簡單的整改,就開始上線了。

在表叔把秸稈可以製成衛生紙這件事告訴老闆之前,他只強調了一點,以後造紙廠所需秸稈,只能收購他一人的,別人拉到造紙廠的秸稈不能收。老闆重義氣,答應了這件事。

村民從未想過秸稈還能賣錢,所以,不管價格多低,他們都興高采烈地連夜排隊把秸稈賣給表叔。

第一年,他從中賺了不少的錢。第二年,儘管人們抬高了秸稈的價格,但是他依舊從中獲利。連續幾年後,他開始有了存款,且越來越多。

除了收秸稈,在造紙廠他啥都幹,看管秸稈安全,粉漿、電工、水工,修理機器等等。人們都說他真能幹,肯吃苦,沒人知道,他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造紙廠的全部技術。更沒有人會想到,他的野心不只是對秸稈的壟斷。有點資金後,他在村裡也開了一家造紙廠。

紙廠開業後,他不用秸稈,只用書本製作衛生紙。因為秸稈做出來的紙粗糙,顏色上發黃,中間還有很多洞,而書本製作出來的紙細膩、潔白,整個面光滑且柔軟度高。儘管書本製作出來的衛生紙成本上不佔優勢,但隨著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家廠生產出來的紙越來越受歡迎。

最重要的是,秸稈在粉漿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黃色泡沫廢水,汙染極重。表叔出錢,找了幾個“混混”隔三差五去環保局投訴,說秸稈造紙給村裡造成了嚴重的汙染。環保局下來一查,封了那家造紙廠。他又通過暗箱操作,買通了鄉政府人員,保住了他的企業。

表叔的發家史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那幾年,他家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為數不多的暴發戶。有時候,他高傲地對著親戚們說:“我在咱鄉上交的稅都能頂住半個村農民的收入。”

他從窮小子,一躍成了有錢人,趾高氣昂地披著外套從街上走過來走過去。別人給他打招呼,他要麼冷著面孔點點頭,要麼哼上一聲。有年春節,我跟父親去給姨奶拜年,他一整天沒在家,姨奶說打麻將去了,整宿整宿的打。到臨走的時候,他剛巧回來。父親和他打招呼,他懶洋洋地說了句“走哩?”頭也不回從父親身邊走了過去。姨奶在後面罵他,然後給我爸道歉。

後來,他們拆了三間土坯房,蓋起了二層小樓。

可是日子並沒有沿著紅火的軌道持續走下去。

儘管以書本為原料做出來的衛生紙汙染沒有以秸稈為原料造紙的汙染嚴重,但是長時間的汙水排放,也給村裡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首先是村裡的河水臭了,河裡沒魚了;其次是空氣中天天瀰漫著濃烈的刺鼻味道;河邊的莊稼死了,再然後光長秸稈不產糧食的莊稼面積越來越大。

很快,因為造紙廠汙染而上訪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先去鄉里告,又去縣裡告。要求造紙廠停產。最終,無奈之下,造紙廠關停了。

他說:“這段時間環保查的緊,等過了這段時間,託關係找找人,造紙廠還能運轉起來,這次要擴大規模,順便把秸稈造紙廠也開起來。”

所以,在造紙廠關閉的那段時間,他依舊沒閒著,大量收購書本和秸稈。有時候我在一堆一堆的舊書中看書,表叔的兩個孩子在秸稈中竄來竄去,累了就躺在秸稈中睡上一覺。

誰都沒有想到,在秸稈中玩瘋的表叔的女兒,不知道什麼時候耳朵進了一粒麥子,並在耳朵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連著神經,無法取出,手術難度極高。

表嬸帶著表妹四處求醫,直至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

因為看病和錢的事,表叔和表嬸打了一架。最終兩人氣喘吁吁地做了一個決定:不看了,聽天由命吧。

後來,表妹完全聾了,也不會說話了。一直都是安靜地坐著。

積蓄的虧空,導致造紙廠再也沒有運轉起來。有一次,親戚家辦喜事,我們聚在一桌吃飯。別人問他以後有什麼打算,他說,他想通了,上次造紙廠失敗主要是在於老百姓看著你發財,他們眼紅,所以,只要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乖乖地替你說話。什麼汙染不汙染的,沒錢,再好的山山水水照樣窮,等有了錢再說汙染治理的事吧。環保那都是發達國家乾的事,咱老百姓,先吃飽肚子再說。

後來,他去南方考察。一個月後,他回來了,賣掉了他的房子和全部傢俱家電,湊了十幾萬元錢,開了一家粒子加工廠。

從河南出發,去安徽、浙江、廣東一帶買來廢舊塑料運回河南,然後加工成粒子,再運送到崑山一帶的玩具加工廠,進而製作成玩具。

很快,粒子廠就風生水起,財源廣進。

粒子加工廠的汙染比造紙廠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表叔吃一塹長一智,這次他在本村招聘了大量的農民進廠工作。如果有人想辦廠,他還免費指導和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漸漸地,村子裡粒子廠越來越多。整個村子不大,但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個粒子加工廠。

很快,河水惡臭、莊稼病死、空氣汙濁更加嚴重。

但是大家並沒有上訪,因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粒子廠打工。整個村子一天到晚機器轟鳴。

人們掙錢掙紅了眼,什麼時候村子裡的水燒出來有一股怪味,曬在院子裡的衣服晾一夜會敷上一層灰塵,甚至患癌的老人越來越多都沒人注意,大家天天都在算計著這個月又掙了多少錢,什麼時候能攢夠在城裡買一套房子的錢。

人們富之後,村裡面又流行起了賭博和吸毒。

表叔養了一幫小兄弟,和他兒子差不多大,二十歲左右,為他跑前跑後。賭博的時候,他隨手一甩一沓錢扔給那些跑腿的小兄弟們,讓他們站成一排為他打氣加油。他先買了輛國產車,沒多久又換了輛寶馬,沒有駕照,在村裡橫衝直撞。他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在城裡買了套房子,兒子隨爹,模樣醜,個子矮,但是娶到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女孩。女兒到了出嫁的年齡,他花重金招了個上門女婿。

慢慢地,他把生意交給兒子去打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麻將場。好在那幾年粒子廠利潤極高,生意好做,兒子把粒子廠做的也是紅紅火火。

麻將場興起了嚼檳榔,累的時候,吃著檳榔,越吃越有精神。後來,檳榔也不起作用了,有人偷偷遞過來一點粉末。“試試這個,絕對有勁。”

其實,大家都知道那是毒品,可是一群人控制不住地都試了試。再以後,凡是沒精神的時候就吸上一點。

那時他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

他在城裡包養了一個小三,給那個女人買了房子,並生了孩子。表嬸木訥,敢怒不敢言,一直忍著。

姨奶和奶奶陸續去世後,他和我家斷了聯繫,好幾年沒再來往。直到有一天,有人對我說:“西劉村你不是有個表叔嗎?他吸毒被抓了。以前呼風喚雨的,現在混的狗都不如。”

原來,近幾年國家下鐵手腕,下力度狠抓環境汙染治理。一夜之間,西劉村三十多個粒子廠全部關停。機器被封,大門緊閉。有的人偷偷地生產,被環保局逮個正著,罰金巨大,足可以傾家蕩產。嚇得所有人不再經營,有的人只好放棄,外出打工。

這個時候的村子已經狼狽到了千瘡百孔的地步,患癌病人年輕化,村子裡的水不能飲用,只能買桶裝水。有錢人搬離了村子,沒錢人只能守著村子苦熬下去。

工廠雖然倒閉了,但是表叔卻戒不掉毒癮和賭癮。可用資金越來越少,因為沒有錢可供那些小兄弟們玩耍,那些小孩罵罵咧咧地全部離他而去。

有一天,他收到了法院的傳票,規定他限期之內償還銀行的貸款,否則有可能被捕。他先賣掉了他的車,然後又賣了全部瓷器和淘來的小玩意。表嬸把值錢的全賣了,但是還不夠,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造下了這麼大的窟窿。

他打算賣掉兒子的房子,讓兒子搬回老家住。兒子兒媳不願意,大鬧了一場,與他斷絕了父子關係。他想賣掉女兒和女婿的房子,女婿提出了離婚。

他想賣掉小三的房子。小三和他大鬧一場,找來了兩個大漢,對他一頓毒打。他去找曾經的“朋友”借錢,沒有一個人願意借給他。

走投無路的時候,他賣掉了老家的二層破舊小樓和宅基地,賣掉了廠房和機器,償還了債務,勉強躲開了牢獄之災。

後來,他和表嬸搬進了村外邊的一個機井房裡。

他像流浪狗一樣遭到眾人的厭棄。以前,他一走進賭場,眾人擁圍,奉承聲不斷。如今,他一走進賭場,眾人就說:“滾滾滾,滾遠點。”有的人還惡狠狠地朝他腳下吐吐沫。

他再也不去賭場了。

戒了賭,但是戒不了毒。毒癮發作的時候,他像一條瘋狗一樣四處亂竄,拿腦袋往牆上撞。兒子實在看不下去了,給了表嬸點錢,讓她把表叔送進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待了一年左右。好在鄉下的毒品不純,摻假較多,毒癮不算太大。出來後,表叔毒癮沒再發作。可是他不敢喝村裡的水,他說,水裡有毒。出門帶著口罩,他說,空氣中有毒。他不敢吃家裡的飯,他說,飯裡有毒。

害怕貧窮的表叔,通過開辦汙染極重的企業發了家。但是,他最終沒有脫離貧窮,並毀了整個村子。他一直以為,掙錢是一切的重心,可是如果重心偏離了,掙再多的錢,最終都變成了虛無。

千萬不要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毀了青山綠水,毀了自己的家園,否則,很可能有一天你會無家可歸。

(注:本文中的村名為化名。)

-END-

(本篇題圖來自電視劇 《走西口》)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圖書推薦

《不期而遇,不告而別》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且以初心過人生:你好“翻譯官”》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入殮師推理事件簿》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那些年,在西藏看“風花雪月”》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寫作者說:他們如何寫好故事》

《每個人都是一個星系》

《氧氣愛人》

《我在青春遇見你》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臨與別》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孤獨深處,有你為伴:幸福原來是一隻溫暖的小狗》

他成就了一個村,卻打死也不想回去

如欲購買,各大網店、地面書店均有售


About us

真誠講述世間每個平凡人的職業和人生故事

帶你遇見“一千零一種人生”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