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可以「定製」,是網絡區別電視台的生產力

【聚光燈】

這些年來,隨著視頻網絡從產業到市場的迅速成長,大規模的工業化視頻創作已經發生。而節目方剪輯超過粉絲自制的潮流已經不僅限於二次元圈子內了。

細分創作是網絡綜藝的核心競爭力

像這樣的針對特定目標市場進行產品生產的模式,是今天網絡綜藝無論在產品內容還是產品形式上能夠大規模崛起的核心競爭力。去年是網絡綜藝大規模爆發式成長的一年,伴隨收視率反超傳統衛視節目的現實,網絡綜藝對市場的開拓開始走向了深層次的垂直細分模式。對近年來大熱的網綜做一個簡單分析,不難發現,類似《中國有嘻哈》這樣的爆款節目,並非是傳統的“閤家歡”成老少咸宜的產品。相反,它們往往來自並不那麼大眾的亞文化圈層,有著特定的核心目標受眾。儘管這樣的受眾群體在數量上無法同傳統節目相比,但他們在忠誠度和消費能力上往往具有大眾化受眾無法相比的核心優勢,是真正能夠具有傳播力的受眾群體。

粉絲需求促使定製節目產生

今天我們看到視頻網站上出現的“私人定製”網綜產品現象,正是這種垂直領域細分邏輯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而不得不提的是,這樣的“私人定製”產品誕生的背後,很大一部分助推靈感是來自粉絲群體本身。在今天許多以UGC為生產模式的視頻平臺上,用戶利用已經出品的視頻資源,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敘事方式進行創作的內容,具有毫不亞於視頻素材源的點擊率和傳播力。B站的知名up主(視頻上傳者,通常來自粉絲觀眾群體)常常能夠收穫“勝過原作”的好評。而正是這些來自粉絲群體的up主們,其擁有的受眾視角讓其所進行的二次創作擁有原作生產方所不具備的市場感知力。簡單來說,就是用戶以自我生產的方式為生產方免費進行了精準的市場調查。

況且,一群人圍坐在一起看網綜還常常引起粉絲間的“罵戰”。幾乎每一檔請來不止一位明星嘉賓的節目都會有粉絲質疑節目生產厚此薄彼的剪輯敘事,而剪輯本身也不只是曝光率的多寡之差,“孤兒剪輯”(該詞含義為吐槽節目視頻剪輯很爛,在彈幕上罵剪輯師)這樣的名詞誕生恰恰也驗證了,在粉絲文化主導內容生產的市場環境下,剪輯本身的重要性。

垂直領域生產有更多可能

毫無疑問,私人定製模式的網絡綜藝是今天網絡視頻付費模式中的重要一環。這種現象的背後是娛樂資本緊緊抓住每一個可獲利的空間,以最小的成本和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對生產方來說完美解決了眾口難調的問題。但是,這種模式也容易造成垂直領域產品生產的開拓性匱乏,資本的逐利性也必然有損於視頻產業的多樣化發展,對整個行業的創造力而言,或許並非一件好事情。

□紀如澤(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