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爲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為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在中國相聲史上,張壽臣與馬三立毫無爭議的被尊稱為一代宗師。兩人泰山北斗級人物對於相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挽狂瀾於既倒的作用。張壽老在世時,曾是整個相聲界的精神領袖,不僅規範和傳承著門內行規,更為相聲的發展脈絡起到了引導作用。

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為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眾所周知,現在提到侯寶林很多觀眾都會想到他當初闖蔓時堅守“說文明相聲”的底線,而最早提倡相聲藝人摒棄使“葷口”、“臭活”的正是從撂明地走向劇場園子的“單口大王”張壽臣。在怹看來, 相聲想要生存發展就先要自我淨化,舊社會迫於生計的相聲藝人靠幾句葷口“圓粘兒”,靠江湖生意口零打錢的路子必須變革,否則相聲演員永遠登不上舞臺。若干年後,相聲行業的發展變遷果然如張壽臣先生所預見的。

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為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除了淨化相聲語言外,張壽臣還曾提出很多頗有深度意見,遺憾的是有些意見並沒有被遵循和傳承下來。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張壽臣先生反對給相聲相聲起名字的問題。內行觀眾都知道相聲段子最早脫胎於評書的“八大棍”,經一代代相聲藝人創新發展不斷完善流傳至今。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起初相聲段子都是沒有名字的!至於現如今為什麼我們聽到的每段相聲都有名字了,有一種流傳的說法是初於在劇場園子報幕的需要,當時像鼓曲、單絃等其他曲藝形式每段都有名字,而相聲如果沒有名字會顯得格格不入。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經過確鑿的考證,但至少可以看出以前相聲藝人們明地演出的狀態。

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為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在興起給相聲段子起名字後,觀眾們才逐漸知道了《菜單子》、《八不咧》、《廟遊子》........等等。但掌握著相聲界話語權的張壽臣先生對此卻持極力反對的態度。原因在於,在相聲界有句行話叫“把點開活”,意思是高水平的演員往往上臺前準備說哪段是不固定的,都習慣上場後用幾個墊話兒小包袱先試探一下臺下觀眾的喜好,根據臺下在座觀眾的口味臨時決定入哪段正活,這樣的使活方式更容易響包袱。

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為何反對給相聲段子起名字

  例如,某位老先生在園子裡原本打算使文哏活《對春聯》,但上臺之後幾個現掛互動之後發現當天臺下觀眾對文哏段子反響平平,隧話鋒一轉,捧哏的一遞肩膀,馬上改使《拉洋片》、《反七口》一類活,避免“使泥了”的風險。而一旦在報幕時報出相聲的名字,老觀眾往往就心中有數了,有些固定的包袱很可能觀眾入耳之後就有“免疫”了,直接影響了相聲表演效果。甚至在過去的相聲園子裡,刷戲報、寫水牌按規矩都是隻寫當天演員的名字,而不寫演出的節目單,目的也是避免提前“洩底”。報相聲名的做法不僅侷限住了演員發揮的空間,更逐步消磨著相聲演員“把點開活”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