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此地不僅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境內還有瀾滄江第二大支流

漾濞彝族自治縣(簡稱漾濞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縣城距州府29公里,是博南古道、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滇緬公路、大保高速公路、320國道和大瑞鐵路穿境而過。

漾濞縣東鄰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西連永平縣、雲龍縣,南交昌寧縣,北連洱源縣。至2013年,漾濞縣轄3鎮6鄉,面積1957平方公里;總人口103616人。

雲南此地不僅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境內還有瀾滄江第二大支流

漾濞縣

漾濞縣主要旅遊景點:

1、漾濞石門關

在大理蒼山背後的江邊,有兩座高數百米的斷崖峽谷,形如兩扇巨大的石門,清流飛瀑,奔瀉而出,是一處神奇的景觀。周圍巉巖壁立,峽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石門關實為鬼劈神鑿,異境開天,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漾濞石門關也叫“大理蒼山石門關”,是蒼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蒼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昆明市約399公里,距大理市24公里,距漾濞縣城8公里,景區規劃面積28.2平方公里。景區於1993年經省政府審定,公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於2001年評定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著名景觀有霧鎖石門、福國晚鐘、澄明虛谷、崖澗幽蘭、霞客忘歸、碧潭濺玉、萬卷天書、凌雲棧道、玉皇湧翠、蒼山夕照等多個景點。

雲南此地不僅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境內還有瀾滄江第二大支流

漾濞石門關

2、漾濞江

是瀾滄江第二大支流,也是瀾滄江在雲南境內最大的支流。漾濞江全長334公里。漾濞江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為中國滇西高原的四姐妹江。代宗大曆十四年,曾被南詔主牟封為四瀆(以黑惠江代漾江之名。)據當地老者說:過去,漾濞江兩岸,長滿野柿子林。每值八、九月,柿子盛熟,象燃燒的火焰,映紅了青山碧水,故又美名柿子河。

漾濞江兩岸土地肥沃,岸上楊綠桃紅,繡壤成片。挨村傍寨之處更是垂柳婆娑,竹影搖曳,丘丘梯田依山而開,就勢而墾,片片核桃順箐而栽,汲水而長。特別是到了春天,漾江綠岸,千堆柳浪接水浪,素潔的楊花柳絮,千朵萬朵無數朵,隨風飄飄直上,似雪浪蒸騰,又如花雨紛落,飄然若天外飛來。沿岸綠竹成林,輕風徐來,竹影依依,更是另有一翻景象。明嘉靖七子之一的張佳胤見了此情此景,也感動不已,留詩道:“漾濞江深江草齊,江花開處鷓鴣啼。”世代生活在這樣的地方,真是漾濞人民之福。

雲南此地不僅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境內還有瀾滄江第二大支流

漾濞江

3、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由蒼山、洱海兩部分組成,地跨大理、洱海、漾濞等市、縣,總面積79700公頃。1993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79700公頃。

大理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自然生態系統類別,同時兼屬自然遺蹟類別,其中包含三種類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和地質遺蹟類型,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大容量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古冰川遺蹟,高原湖泊自然景觀,弓魚等特有魚類,名勝古蹟及蒼山冷山林為目的。

4、蒼山西坡

蒼山西坡的立體氣候跨度比東坡大,植被垂直帶十分明顯。植物種類包括了準熱帶——沙漠帶的全部類型,形成蒼山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從高原植物區系成分看這裡彙集著青藏高原植物區、雲貴高原植物區、滇西峽谷植物區、瀾滄江元江上游植物區的成分。蒼山植物種類有6000餘種,已查實鑑定的有2849種,隸屬927屬182科,其中杜鵑花屬近40種,被國家列為保護的瀕危植物26種,其中國家二類保護植物4種,三類保護的10種,中國特有種3種,雲南特有種4種,蒼山特有種5種。

雲南此地不僅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境內還有瀾滄江第二大支流

蒼山西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