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赴港上市 能否「刷出」未來

6

29日,51信用卡在香港地區於629日上午9點正至7
6日上午12點正公開發售股份。預計在713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51信用卡擬發行1.19
億股,其中90%為配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發售量調整權;每股發行價8.50港元-11.50港元,每手買賣單位為
500
股,股份代碼2051,入場費5807.94港元。11家國內外大型券商、銀行參與了本次上市,花旗、招商證券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騰訊系富途證券為其聯席牽頭經辦人,信銀(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為其基石投資者。51信用卡本次發行的募資資金40
%用於發展和獲得用戶,30%用於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科技實力,20%用於選擇性的投資和公司業務互補的機會,10%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的企業用途。

招股書中顯示,51

信用卡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8973萬、5.71億元、22.69
億元;經營利潤分別為
-1.65億元、5967萬元、7.05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6.93億、-22.31億、-13.78
億元。

51信用卡CEO孫海濤在新聞發佈會表示,去年底51信用卡管家APP註冊的用戶超過了6200萬,活躍用戶是

700萬。孫海濤說,51信用卡的用戶基礎有易工具轉化、量大且質高、信用數據價值高的三個特點。董事會秘書以及資本市場副總裁魏建鵬表示,51信用卡資金來源較為綜合,“201777%的資金來源是線上的個人投資者,這是
51人品貸的產品的投資者,另外20.3%是由機構,包括銀行、信託、消費金融公司這些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還有2.7%51信用卡自有的小貸子公司。”

對此,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EN

)發佈電商快評解讀認為有五點值得注意:

(1) 法治風險:法規出臺 法律規制遠未成

招股書顯示,51信用卡目前擁有的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個人信用卡管理服務、信用卡科技服務、線上信貸撮合及投資服務。去年51信用卡收益總額為22.69億元,信貸撮合及服務收益為其營收重點,佔16.27億元,此外,根據Oliver Wyman
報告,按2017年的貸款撮合金額來算,51信用卡是中國最大的針對信用卡人群的P2P借貸平臺。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市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2013年下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兩年內膨脹發展,缺乏指導使之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新興產業,可謂‘遍地黃金’。

2015718開始,央行頒發了第一份互聯網金融監管文件《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至此終結了P2P無獨立賬戶、私設資金池、存管不明確、產品不透明等肆意妄為的時代,拉開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序幕。

雖然從去年開始,“一行三會”圍繞互聯網金融各個細分領域的監管條例已經在制定中,但由於廣度、深度,以及大環境的牽制,加上互聯網備案已被叫停,實際上尚未在法律層面形成一個體繫上的規制,對其後續發展具有極大不確定性風險

(2) 監管風險:備案延期
監管力度有增無減

6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舉辦期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原本定於6

月底的網貸備案,將進一步延期。628日,在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主辦的第二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巡視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表示,“但一定要讓法律法規發揮重要作用,對於一些創新之矛,我們可以暫時放寬法律之盾,但是一定要穿上監管的鎧甲。”

對此,董毅智贊同,並表示:

“原定的6月網貸備案延期的時間預計在一年以上甚至長達18個月,延期並未減損監管機構對P2P行業監管的決心,相反合
規戰役的延長
更是反應出了監管力度有增無減。對於51信用卡而言,這並不能說是一個好消息。”

(3) 行業風險:逾期率居高不下 接連爆雷易有波及

51信用卡相關數據顯示,持卡人借款中,不良率(逾期90天以上)約在6%-10%之間,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P2P逾期率往往都不低,高收益對應高風險。對於用戶而言的‘保本保收益’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而是將風險轉嫁至其他用戶,結果往往形成危機。”

此外,今年上半年多家平臺被曝出跑路、清盤,僅

624日以來,5天的時間裡就已經有28家平臺爆雷。

董毅智認為,“行業內部亂象整治是必然,將

不合規企業、平臺進行清盤對金融行業有利無害。然而基於金融體系本身固有的脆弱性、聯動性,大規模的爆雷事件不能保證其他合規平臺是否不受影響。僅就用戶而言,再投資時就會心存疑慮。”

(4) 內部風險:重點信貸+中度營銷

繼去年《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及《關於做好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發佈後,51信用卡若干小額短期貸款項目踩到了“36%”的政策紅線,業務不得不關停。此外,據招股書顯示,51信用卡業務中,信貸撮合業務佔領的營收在不斷上升,2015年和2016
年,公司旗下貸款產品促成的金額分別為8.153億元和102.993億元,去年,這一數據猛增至338.906億元。而信用卡科技服務費、信貸介紹服務費的收益比例從2015年至2017
年卻逐步走低,分別從50.16%30%落至了6.19%8.35%

“這樣急速的營收比例下降,在暗示51

信用卡開始漸漸改變重心。曾是51信用卡‘打手’的信用卡技術服務從營收上看並沒有能夠發揮它的最大優勢,”董毅智表示,“反而信貸業務比例的上升,反映出企業其實是搭上了P2P的順風車。”

此外,數據顯示,51信用卡在營銷及廣告費中的支出,從

20151.30億元,到2016年的1.70億元,猛增到2017年的5.98億元。“行業發展愈發艱難,在這個沒有用戶粘度的時代,想要獲取更多流量、更多人群,少不了營銷費用的支出,然而究竟能不能獲得對價,就不好說了。”董毅智說道。

(5) 創新風險:脫虛入實需要進一步創新

51信用卡作為從事信用卡管理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上榜2017年全球Fintech 250強榜單,其正逐步過渡到以金融服務為核心,囊括個人信貸、互聯網理財等產品的互金業務生態。“

51信用卡有一手好牌,但是不難看出,近來它的運營方向有了些許變化,這樣的變化很值得注意。在現在金融變革、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創新得是真正的創新,而不是披著另一層外衣的P2P。”

“近來我國經濟發展正向高質量轉化,脫虛入實是必然要求。對於企業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越來越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優質經濟。上市對

51信用卡而言是又一次機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可以將企業發展得更好。”董毅智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