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賴」上了癩蛤蟆,一腳踏進這個「偏門」,賺了100多萬

1999年夏,江蘇鹽城18歲的青年袁正洋高考落榜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鄉港中村。看到其他同學興高采烈地上大學去,袁正洋暗自發誓:我一定要做出名堂來,不能讓你們小看我!

一個雷雨天,袁正洋閒來無事,在家中的客廳裡看電視。突然,一隻半個巴掌大孝身上長滿“膿包”的癩蛤蟆跳進了屋裡。

男生“赖”上了癞蛤蟆,一脚踏进这个“偏门”,赚了100多万

袁正洋從小就聽老人說過癩蛤蟀膿包裡的東西很毒,他趕忙拿出一雙筷子,小心翼翼夾起癩蛤蟆,把它扔出老遠。剛從裡屋出來的父親看到後隨口說:“聽說這東西‘膿包’裡的毒還能治病,能賣錢呢。”父親的這句話讓袁正洋心裡閃了一個激靈,他快步走到大門邊,望著遠去的那隻癩蛤蟆,陷入了沉思。

不久,他意外地從福建動物藥材市場獲知,癩蛤蟆身上最值錢的是它蛻下的皮——也稱蟾衣。醫學發現,蟾衣是抗癌、護肝的特效良藥,對艾滋病也有很好的療效。醫藥市場上對蟾衣的需求量很大,小小一張蟾衣的價格可以賣到6元,一隻癩蛤蟆正常情況下在一年裡可脫衣多次。

一不做二不休,袁正洋乾脆模擬癩蛤蟆生活的自然環境,在院子裡修建起幾十個1平方米見方的水泥池子。然後,他又一鼓作氣捉回了幾百只癩蛤蟆,跟以前那50多隻一起養在了水泥池子裡。

男生“赖”上了癞蛤蟆,一脚踏进这个“偏门”,赚了100多万

到來年春天,袁正洋又積攢下了2公斤蟾衣。他把這2公斤蟾衣送到上海一家外貿公司,一下子賣了4.8萬元。

除了冬眠期,袁正洋一般每個月可讓每隻癩蛤蟆脫2~4次衣。而自然界裡,每隻癩蛤蟆每年自然脫衣只有2~3次。至此,袁正洋完全相信,靠著自己發明的脫制蟾衣法,一定可以發家致富。

男生“赖”上了癞蛤蟆,一脚踏进这个“偏门”,赚了100多万

他想擴大規模了。袁正洋租了3畝田,開始為癩蛤蟆營造一個自然環境。他支搭起塑料布把田地全封閉好,一為癩蛤蟆遮陽,二為防止它們逃掉。然後又在田裡挖了無數道壠溝,以備將來定期灌水、噴水,確保田裡潮溼。袁正洋這個有心人靠著自己獨到的眼光、獨創的癩蛤蟆脫衣法,把事業越做越大。到周玉大學畢業之前,袁正洋已靠賣蟾衣收入了100多萬元。此外,他還在鹽城市買下了一幢別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