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蜀漢五虎上將中,關羽兵敗麥城而被殺,身首異處;張飛也被手下給暗殺了;黃忠被小將馬忠射死;馬超也因鬱郁不得志後病死;五虎上將中真正有好結局的,唯有趙雲了;相比蜀漢五虎上將,曹魏的五子良將也好不到哪裡去,真正善終者,也是僅有一人。

TOP、5 樂進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樂進是曹操招賢時最早投靠的武將,可惜在作品中整體表現並不出色,常與另一魏將李典共同登場,曾與呂布部將臧霸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有一次曹操稱其部下四名將領“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當中包括樂進。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任命樂進為“馬步左軍”主帥,以青旗為旗號,後來與李典一同充當副將協助張遼守禦合肥。曹軍與孫權軍於陣前對壘時,樂進單騎突襲孫權,小說形容樂進“一騎馬,一口刀,從刺斜裡逕取孫權,如一道電光,飛至面前,手起刀落”,更一擊將孫權侍衛宋謙、賈華的雙戟打斷。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後來樂進又隨張遼於合肥與來犯的孫權軍作戰,並與吳將淩統大戰,雙方不分勝負,卻因中了吳將甘寧的冷箭而受傷退場。此後,樂進再沒有登場於小說中。想來是退伍了,也算是得了一個善終吧。

TOP、4 于禁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于禁於曹操招賢之時前來投奔。曹操起兵為父復仇,于禁與夏侯惇、典韋同為先鋒。宛城之戰中果斷斬殺企圖叛亂的青州軍,因而得到曹操賞識。隨曹操參與官渡之戰,後隨夏侯惇一同討伐劉備,因擔心遭受火攻而曾試圖提醒夏侯惇,但為時已晚,曹軍敗績。

赤壁之戰中,曹操中周瑜之計誤斬水軍都督蔡瑁、張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為水軍都督。赤壁兵敗之後,于禁隨曹操征討馬超、韓遂,於陣前不敵馬超而敗北。關羽率軍攻樊城時,于禁、龐德奉命前往援救鎮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龐德與己爭功而屢次牽制龐德,並拒絕龐德的建議於低地紮營,終被關羽以水攻大敗。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戰後于禁被俘,向關羽乞降,被押解往荊州。呂蒙攻陷荊州後於禁被送往吳國,孫權降魏後將其釋放返魏,奉命守護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將於禁戰敗乞降等事畫於陵壁,于禁看後慚愧發病而死。被羞辱致死,怎麼也算不得善終吧。

TOP、3 徐晃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徐晃原本是楊奉的部將,曹操欣賞徐晃武藝,派遣滿寵擔任說客,秘密潛伏至徐晃帳中,一番遊說後,成功將徐晃納入麾下。加入曹操軍後,倍受曹操信賴,也與曾短暫投降曹營的關羽關係良好。在官渡、赤壁、渭水等戰役表現十分活躍。

劉備就任漢中王后,關羽發起荊州攻防戰,守將曹仁被圍困城中,曹操派遣徐晃為援軍前往救援,解除了曹仁的危機。而且作者甚至用關羽來襯托徐晃的為公不計私情,為國不懼怨謗。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最後登場一幕,為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時,身處魏國上庸的孟達意圖迴歸蜀國,徐晃以司馬懿的副將身分,跟隨征討孟達;在城前叫陣時,被孟達一箭射中額頭,回營後不治身死。

TOP、2 張郃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張郃和歷史上差不多;早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

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詔命張郃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追到木門谷,與蜀軍交戰,飛來的箭矢射中了張郃右膝,張郃陣亡,據《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

TOP、1 張遼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張遼先為呂布部將,多番令曹軍陷於苦戰,其武勇連關羽亦甚稱道,他曾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後來呂布戰敗遭擒,張遼亦成為戰俘,於白門樓上表現剛烈,罵呂布為“匹夫”,大呼曹操為“國賊”,視死如歸。曹操下令絞殺呂布後,劉備、關羽為張遼求情,曹操便待張遼以上賓之禮。張遼感其恩情,於是投降,自此成為曹操將領。

張遼跟隨曹操後,一直隨軍征討,不久參與官渡之戰以及平河北之戰,先後大戰張郃,斬蔣奇,大敗袁尚、沮鵠。在追擊袁熙、袁尚時張遼受曹操任命,秉持軍麾,擔任首將,率領許褚、于禁、徐晃迎擊烏桓軍,張遼更親斬烏桓單于蹋頓,建立諸多戰功。當孫權軍中的黃蓋以詐降計發動火攻時,曹操形勢艱險,張遼親載小舟渡曹操脫難,並射傷黃蓋。

三國演義中,曹魏五子良將有三人慘死,膝蓋中箭而亡的張郃排第二

​赤壁戰後,曹操命張遼為主將,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在合肥時,張遼兩次打敗孫權的來犯,其中逍遙津一戰更是威震天下,令江東諸將膽寒;最後,張遼隨曹丕以大船征伐江東,軍隊被徐盛所擊敗。曹丕登岸逃亡時,吳將丁奉從岸邊殺至,張遼為保護曹丕上前迎敵,卻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營後不治身亡。

所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將軍的歸宿就是馬革裹屍,自古至今,能夠得以善終的將軍寥寥無幾,即使能夠得勝而歸,面對文人的嫉妒和君王的忌憚,又有幾人能做到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