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農村在以前的時候,農耕機械化還沒有現在發達,就靠養一些家畜來替代一些人力,比如有牛,是最常見的;其次還有馬,騾子,驢。這些家畜都各有各的優點,說實話,它們還真幫了農民們不少忙。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很有意思的俗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相信在農村生活長大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在農村不管是哪種家禽家畜死了,基本都會被弄來吃了(當然,除了那種得瘟疫或者流感而死的家禽家畜),所以啊,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基本各種牲畜的肉都有嘗過,但騾子肉就不一定了,很多地方是不吃馬肉和騾子肉的。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首先,先來說說“驢肉香”,吃過驢肉的都知道,驢的肉質口感很好,味道鮮美,所以很多人喜歡吃驢肉,不過現在驢子我們見的很少了,不過還是有人不惜高價去買驢肉。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再來說說“馬肉臭”,難道馬肉真的很“臭”嗎?其實並不是,只不過馬肉的確吃起來並不好吃,馬肉肉質很硬,還有一種馬肉的獨特味道,估計是大家不能接受它的那種味兒吧,故說“馬肉臭”。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說“打死不吃騾子肉”?凡事農村家裡養過騾子的應該都知道,騾子是馬和驢雜交的,話說母馬和工驢雜交更容易生出騾子,而且騾子是不能繁殖後代的。但僅僅不能繁殖這一個缺點是阻擋不了農民們對它的喜愛的。騾子首先吃的不多,其次幹活很賣力,而且它還很聰明呢。所以在那個機械化不是很發達的年代,騾子是農民們最喜歡的牲畜了。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在農村雖然啥家禽家畜的肉都會拿來吃,但吃騾子的真的很少,有的基本從來不吃,如果騾子死了,他們都是直接埋了。要說具體是為什麼,這個還真說不清,有的說法是因為騾子的肉很酸,不好吃;有的說法是因為騾子是馬和驢雜交的,騾子來的“不正常”,大家心理排斥它的肉;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騾子一生農民們基本可以使喚20年左右,人們對它有感情了,捨不得吃。

農民們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知道原因嗎?

非常感謝關注我說我是哈兒!

分享給你不一樣的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