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近年來,通遼市旅發委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總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鄉村旅遊指導,完善鄉村旅遊配套設施,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採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在旅遊產業實踐中增能強力、樹立信心;把“幫眼前”與“扶長遠”結合起來,積極幫助群眾謀思路、找門路、挖窮根,讓貧困群眾看到出路、看到希望。截至目前,通遼市已有建檔立卡1192戶、3225人通過發展旅遊相關產業脫貧。

強化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

年初,通遼市旅發委召開了旅遊扶貧專題會議,成立了通遼旅遊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配備了專人負責旅遊扶貧工作的推進和落實,制定了《通遼市鄉村(牧區)旅遊扶貧實施方案(2018-2020)》和《通遼市2018年旅遊精準扶貧行動計劃》,明確了旅遊扶貧3年總體目標和2018年度工作任務,指導規範全市旅遊扶貧工作。

按照《通遼市2018年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工作方案》,通遼市旅發委開展了全市旅遊扶貧摸底調查工作,摸清貧困村發展基本情況和基礎數據,為開展旅遊扶貧工作奠定了基礎,將適宜通過發展旅遊帶動脫貧的15個貧困嘎查村、300戶貧困戶的工作任務清單化,確保旅遊扶貧各項工作落地生根。其中涉及奈曼、庫倫、科左中旗和科左後旗4個國貧旗和扎魯特旗、開魯縣2個區貧旗,主要通過直接參與旅遊經營、直接參與旅遊服務、出售農副產品和加入旅遊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帶動15個嘎查村、300戶貧困戶、500餘人增收脫貧。

去年,通遼市旅發委通過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對接,獲得旅遊扶貧補助資金1440萬元,其中旅遊扶貧資金500萬元、扶貧旗縣市區旅遊廁所建設補助資金940萬元。今年初,通遼市旅發委按照自治區《關於組織推薦金融支持旅遊扶貧重點項目的通知》要求,積極組織申報旅遊扶貧項目,申請金融支持。

牧民的節日

創新扶貧模式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通遼市旅發委召開了全市旅遊扶貧工作動員會,號召全市旅遊系統各協會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積極行動起來,以“企業參與、助力脫貧”為主題,動員有幫扶意願的旅遊企業和旅遊人士充分發揮景區輻射作用、“企業+能人”帶動作用、旅遊公司幫扶作用,與全市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結對,通過智力支持、物資幫扶、技術指導、帶動就業等方式,著力在富民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給予支持。

通遼市旅發委著力引導貧困旗縣市區依託當地景區旅遊資源,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完善景區配套設施,提高景區建設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提升景區對周邊貧困村的帶動力,實現景區帶動貧困嘎查村增收脫貧。針對貧困戶具備勞動能力且有勞動需求的,通過旅遊行業指導各地旅遊景區發揮輻射作用,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脫貧。連續3年通過自治區旅發委推薦通遼市重點旅遊貧困村村幹部10餘人參加國家旅遊局組織的全國重點旅遊扶貧村村幹部培訓。集中對貧困村村幹部進行創業培訓、政策支持、幫扶措施,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提升技能,解決“如何幹”“幹得好”的問題。孟家段村是通遼市奈曼旗八仙筒鎮轄區內的一個行政村,共有78戶、237口人,總土地面積8.93萬畝,該村依託孟家段水庫、孟家段國家溼地公園的資源優勢,發展漁家樂38家、出售農副產品的庭院經濟78畝、養殖戶10家(養殖品種有野雞、野鴨、美洲雁、草豬等),創下了“孟家段水庫野生魚”“孟家段水庫鹹鴨蛋”等多個品牌。直接就業200人,漁家樂旅遊收入佔全村總收入的50%,每年接待遊客達10萬人次,直接經濟收入1000萬元,人均收入8400元,通過旅遊扶貧的拉動已經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通遼市旅發委要求全市3A級以上景區、三星級以上旅遊飯店和休閒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遊示範點等旅遊企業幫扶或提供就業崗位等措施,使旅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旅遊服務,掙取工資,取得農業收入之外的勞務收入,同時,對可以生產農副產品的貧困戶,協調旅遊企業提供銷售平臺,將產品出售給遊客。科左後旗草甘沙漠旅遊區動員本村貧困戶從事景區管理服務崗位,平均每人每年工資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景區還指導周邊貧困戶通過特色旅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增加收入。在景區舉辦旅遊節期間,為12戶貧困戶免費提供綠色農副產品經營攤位,人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扎魯特旗老鄉山莊旅遊區以就業幫扶、入股分紅及合作社經營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大旅遊扶貧工作力度,通過當地扶貧辦對接了建檔立卡戶24戶,以入股分紅的形式解決了50多個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今年來第一波分紅為8萬,除此之外,還為貧困戶製作的刺繡、版畫、根雕藝術、奶製品提供展銷平臺。科爾沁區哲南農場金禾灣繼續開展“果樹認養”活動,通過果樹認養帶動無能力的貧困戶發家致富,同時將貧困戶種植蔬菜通過愛心超市賣出,為貧困戶增收。

通遼市旅發委指導有土地、房屋資產的貧困戶通過資產入股到發展鄉村旅遊的經營戶中,參與分紅實現增收;對特別困難的貧困戶,會同財政與金融機構,指導旗縣市區分配扶貧資金投入到特困戶,形成資產,加入旅遊公司獲得收益。科左後旗散都蘇木車家村以開設村辦企業為模式,經過協商將村民的土地整合,開發建設草甘沙漠旅遊區,經過協商,22戶貧困戶以戶均5萬元的“富農貸”資金一次性投入景區建設,同時獲得5000元的紅利,貸款到期後由景區償還本金,實現有效增收;奈曼旗白音塔拉蘇木伊和烏蘇嘎查註冊成立廟屯鄉村旅遊有限公司,探索農村資源資本化發展模式。對83戶村民進行可經營性資產資源核查,使其原有土地、房屋等資產變為旅遊公司股權,有效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廟屯民俗博物館,整村推進發展企業化管理民宿。目前村集體已獲得分紅9萬多元,村民年均收入7300元。

為了加強幫扶力度,通遼市旅發委多次召開扶持包聯舍伯吐鎮塔本扎蘭嘎查增收專題工作會議,結合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老弱病殘居多,根據貧苦戶的生活能力現狀,採取“菜單式”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分類扶持幫扶行動。由通遼市旅發委提供相應的扶持資金,為貧困戶購買菜籽、菜秧、雞雛等,讓貧困戶自行選擇庭院經濟種養殖項目,從而解決貧困戶吃菜難等問題,實現庭院經濟和養殖雙豐收。

銀沙灣

務實脫貧攻堅

通遼市旅遊扶貧工作還將乘勢而上,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化、人性化,把深入挖掘生態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資源,不斷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快發展休閒度假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做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推動脫貧攻堅,加快脫貧步伐的重要抓手,讓貧困群眾切實感受到旅遊產業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此外,通遼市還計劃在7月末舉辦全市鄉村旅遊與旅遊扶貧現場會,通過實地學習科左後旗和奈曼旗的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的成果、事例及典型,統一思想,強化認識,全力推進通遼市鄉村旅遊發展成為第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

任阿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