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丑到極處便是美

於慶成的泥塑作品,冷眼看上去很是粗糙,線條粗狂,人體結構誇張,覺得很醜。其實不然,當你仔細觀看時,這種醜裡面卻蘊含著無限的大美。這就是他的作品精神所在。有句話說的好——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1945年出生於天津薊縣。坎坷辛酸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使他與泥土結下了不解之緣。1977年開始走上創作生涯,組建薊縣第一支農民泥塑隊伍。1983年進入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深造。堅持以文養文14年,為薊縣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1988年獲文化部授予的"民間美術工作開拓者"稱號。1990年起從事泥塑藝術創作研究,並探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道路。在北京、天津、青島都舉辦過個展。參加過`97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和`97盼盼杯國際民間手工藝術周、`98民間藝術博覽會。1994年天津薊縣盤山石趣園建立了泥塑創作室-慶成藝術館。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於慶成,中國美協天津分會會員、中國民協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雕塑協會會員、副研究員,北京工藝美術協會理事、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於慶成先生致力於泥塑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特色,而又不缺乏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一團泥巴經過於慶成先生一雙手的塑造就變成了藝術品,他的作品基本保持了泥土的本色,造型質樸誇張、情態富於戲劇性的流露,表現了冀東農民樸實樂觀的精神面貌,從而為他的泥塑作品塗上了一層濃郁的鄉土氣息,讓人過目不忘。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於慶成手中的泥巴是有靈魂與血性的。凡是看過於慶成泥塑作品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其濃郁的鄉土氣息、誇張的藝術造型、生動的面部表情所震撼。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老於的孝順,是非常出名的。他的一個學生說,於老師在母親去逝後,總覺得對媽媽的孝心盡得不夠,懷著這種內疚,老於捏了一個泥人,就是一個兒子,跪在地上,雙手虔誠地高高舉起,手心託著自己的老母親。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這是泥土和著水,和著火的傑作,這水這火這泥土因為一位藝術家心血而成為有生命的精靈。這是祖輩們的辛苦,是祖輩們勤勞,是祖輩們的千秋百代的歲月。

怎樣的藝術家才能創造出這嵌入我們肌膚和骨髓的傳神的作品,怎樣刻薄的人才會這樣將自己祖先的靈魂。祖先身上的每一道皺紋,毫不掩飾地敞開在芸芸眾生的面前。

他從泥土中來,他無門無派,特立獨行,他從不畫素描,從不請模特,他從水像藝術家一樣去深入生活,他擺弄著手中的泥土,捏我們陌生而又熟悉的他從生活中昇華。

這是河北省與天津薊縣交界的一個小山村大山腳下,杮子樹下,60多年前,一個男孩出生在這裡,家裡人為了慶賀男孩的順利降生,給這個孩子取名叫於慶成。山裡人祖祖輩輩砍山種地,辛苦謀生,沒有人知道藝術,更沒有人知道雕塑,有誰會想到,這個叫於慶成的男孩後來會在能打糧食不能過日子的東西上面著了魔。

雕塑家於慶成:我的泥塑小時候愛好,但是我們那個時候在農村五幾年的時候,我們這邊文化非常落後,只是愛好畫畫瞎畫也沒有老師教,老師也不會,家長也不會,我就天天瞎畫,有個老師告訴我你這麼愛畫畫應該考美術學院附中,美術學院附中這是畫畫的地方,我聽到這個以後就更下功大抱著一線希望上北京考美術學院附中沒人教我,我畫的畫美術學院附中不要,人家說這叫素描,我都不知道什麼叫素描,我是照著小人書畫的,大馬、大牛的,到那裡一下子就給扔出來了,不要畫啥也不知道,第二年還不要,第三年還不要。

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於慶成是在農村孩子的嬉鬧和玩耍中,失落和迷茫地度過的。本來,農村對孩子們來說是天堂,上樹掏鳥,下河摸蝦,在於慶成後來的泥塑作品中,孩子始終是一個可愛的群體。介理於慶成自己,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上中學的時候,由於父親到縣城的城關工作,於慶成也進城讀書,偶爾看到的一本舊畫報上的俄羅斯雕塑作品,從此引發了他對雕塑的喜愛。

命運好像是有意捉弄於慶成。正到他興高采烈地沉浸在自己的泥塑製作中的時候,一場政治運動他的父親被劃為富農成分,他也成了地主富農的狗崽子,再次回到了農村。然而這時的農村已經不再是於慶成兒時農村的模樣了。

那滿是皺紋和老繭的蒼老的手,上面都是歲月殘酷的刻畫下的痕跡。這個時候,才剛剛只有15歲的於慶成就痛苦地看到了美好生活背後的另一面,那是大多數孩子永遠也不會了解的另一面,那不是在故事裡,也不是在電影和傳說中,而是實實在在地就在眼前,有的甚至就是自己。

20年後於慶成重回當年下放勞改的地方,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農村曾經是於慶成痛苦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和自尊的墓地,然而也就是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最後成就了於慶成。當一個人連個人的尊嚴都失去的時候,他才能真正地沉到生活的最底層,才能從一個最低的位置,真正看清生活的本。其實在很長的時間裡,於並不知道將來有一天自己的成份能平反,也不知道有一天自己因為手裡的這些泥人會被人們尊崇為藝術家。只因為在那個痛苦寂寞的歲月裡,泥塑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於慶成的泥塑作品中,有相當一大部分作品是表現的老人。他的作品所表現的老人滄桑,質樸,勤勞而不乏苦中作樂的幽默,中國的這一代老人經歷了戰爭和艱苦動盪的歲月,在他們身上既傳承著幾千年的古老文化,和為子孫後代操勞的艱辛。雕塑藝術家每創作一件作品,總是要一遍遍的畫模特,憑著腦海裡的無限的思緒,信手拈來,既成佳作。他所表現的老人臉上身上,衣著裡,甚至五官的長相上所體現出來的人物的性格、命運,都是那樣的妙趣天成,一目瞭然卻又說不清道不明。

於慶成的老伴原來是一名中學老師,於慶成整天忙的泥人的時候,老伴承擔了全部的家務。退休以後,見老於整天忙個不停,有空的時候,也幫著和泥,不知不覺成了於慶成的一個不收費的學生。

長期在農村生活,於慶成對農村婦女有著深刻地瞭解,並懷著一種深深的敬意。中國的農村婦女吃苦耐勞,生孩子做家務忙活地裡的活,他們其實是一個家的支柱。在於慶成的泥塑作品中,女人的形象與老人和男人的形象完全不同,她們健康碩壯,彷彿有取之不盡的生命的源泉。她們樂觀豪放,聲張著生命的無限活力。她們反叛著儲蓄害羞的傳統禮教。審視於慶成的泥塑作品,有著自己對時代、生命、造型和美的獨特認識,不容忽視。

於慶成現在在做一些大的雕塑作品,希望能用自己獨特的雕塑風格和內容,塑出一些具有地道民族風格的城市雕塑作品來。他近日正在做的是一個八米高的雕塑作品,名字叫我家住在黃土高坡。他有一支農民沉重組成的雕塑隊伍,他們用給人家塑佛像,雕金剛掙米的錢來塑造屬於自己的雕塑作品。於慶成的作品也曾遠赴海外展出,受到很熱烈的歡迎。在法國展出的時候,一尊巴掌大的雕塑作品首家達到四百法郎。連於慶成自己都吃驚,遠在歐洲的法國人怎麼理解得了他這樣土到根子上的作品。看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於慶成說,60歲是他又一個創作的高峰期,他感到心裡有很多的東西要用手裡的泥土表達出來,他說他不會離開農村,不會放下手中的泥土,那就是他的生命。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老於的泥人,全都是最最鄉土的農村人,不論是老人、孩子還是女人、男人,全部來自於農村最底層的人群。從這些泥人身上,我們可以感覺到這些人生活的是怎樣的一片土地,過的怎樣的一種生活。正如老於所說的,他的泥人,不是體積,而是一種氣氛。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老於出生於天津薊縣,1960年隨家人進城吃上了商品糧,1966年正趕上社會上號召不在城裡吃閒飯,全家因此由縣城遷往農村,沒過上兩天城市生活的於慶成,重新回到了村莊。從小就喜歡畫畫的於慶成在苦與累中卻找到了樂趣,那就是用隨手可得泥土捏泥人。

每天早晨,於慶成早早地就起床,每一個來到生產隊,等待著隊長分配活,在等待的過程中,他的心早已飛到了遼闊的田野裡。每回,隊長都是第一個把活分給於慶成,接到任務,於慶成馬上跑到地裡,把該乾的活早早地幹完了,就在田邊捏起他的泥人,當一個泥人捏好或者沒有捏好的時候,另一項任務又會落在了他的頭上,他把捏好泥人放在豆棵底下,等回來的時候再接著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村子裡方園百里的土地上,人們經常會從地裡挖出泥人來。當人們吃驚地看著這一個個惟妙惟肖的泥人時,於慶成正躲在一邊偷偷地笑呢。

痴迷於捏泥人的於慶成,在那時,招來了無數不解的目光,一個大小夥子,每天最喜歡盯著大姑娘小媳婦地看,就連憋嘴沒牙的老太太也要盯上老半天,這麼大的人不會是腦子有問題吧,更有的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老流氓"。他們不能理解,在捏泥人的過程中,帶給於慶成的那份快樂。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不理解他的還有老父親,在那段最難苦的日子,只有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活著家裡六七口的人,兒子整天沉溺於捏泥人,連老父親為他找的工作,沒幹幾天也不幹了。看著滿屋沒有什麼大用途的泥人,生氣的父親把它們全咂碎了。從來沒跟父親頂過嘴的於慶成這回為了這些泥人和父親紅了臉:"這些都是藝術。" 

疼愛孩子的母親雖然不理解兒子這些泥人到底能有多大用途,但是一個最樸素的想法讓她一直支持著這個不被別人理解的兒子。"捏泥人雖然沒多大用,但至少孩子沒有學壞"。

在母親的支持下,父親看著兒子捏出來的活靈活現在泥人,也不忍心咂了,而且在人多屋少的情況下,還特意為他的泥人準備了一間屋子。

有了家人的支持,貧窮與困苦對於慶成來說,算不了什麼,他的泥人世界,就是他的全部,就是在最難苦的歲月裡,他的泥人都是開懷大笑,看不到愁苦的影子。他們不能理解,在捏泥人的過程中,帶給於慶成的那份快樂。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1973年,天津美院到薊縣招收工農兵學員。等他知道的時候,人家早已經走了。他想起過去曾把捏泥人拍過一部分照片就懷著試試看的心理寄給了天津美院招生辦。照片寄出去一個月無消息,幸好後來有一個天津交活的機會。美術學院的王蘭成老師接待了他。讓他先回這等一等。

於慶成回家等了一星期,天津美院的錄取通知書到了並附來一張登記表,要他立即辦入學手續。大隊黨支部書記冷冷地說:"我們沒推薦你,你憑什麼上大學?"於慶成說:"學校要我,您就幫把手給蓋個章,我這一輩子就有了。"

書記一聽就火了:"學校要?他們沒這個權力!現在是貧下中農說了算。"

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說多少好話也暖不開書記的心,在那個年月推薦富農子弟上學,那可是立場問題呀!

於慶成蓋不了章,又去天津找王蘭成。王老師說:"你繼續辦,我們等著人。今年辦不成,明年接著辦。你什麼時候辦成了,什麼時候來。"

第二年招生工作又開始了,於慶成被列為美術專業的第一個。就像第一年一樣,他努力了幾個月,這個章還是蓋不上。

第三年,天津美院的一位老師親自來薊縣給於慶成送通知,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要他一定辦成,9月10日去學院報到。但是大隊仍然不給蓋章。於慶成去縣裡找文力主任,找副縣長,一直努力到11月,最終也沒辦成。他絕望了,想死,可是他死了媽怎麼辦?媽太愛他,他要死了,媽也活不成。不行,不能死。面對蒼天,面對大地,面對著不容他生長髮展的烏雲大山,他喊出了心靈的最強音:"我要活!

十幾年過去了,青春在艱辛和屈辱中度過,直到於慶成落實政策被分配到文化館工作以後,他才和盤山中學的姜秀英結為伴侶。那一年他已經三十六歲,姜秀英和他年齡相仿,又是教高中三年級的老師。可是因為愛上了於慶成,就承擔了家裡的一切勞動。姜秀英從日日月月耳濡目染,到夫做婦隨,成了於慶成的好幫手。她學會了和泥,學會了燒窯,學會了捏泥人。有一次,於慶成外出半個月,當他回家的時,看見妻子早就給他和好了一堆泥,還做了幾個泥人,其中一個作品《老太太剝棒子》。看著這些泥人,於慶成覺得妻子是這麼好,他們愛得是這麼純真、這麼美,他們的年齡雖然大了,可他們的愛情卻似恰在青春少,充滿了活力和激情。生活使他感受到:人可以衰老,愛情卻可以永遠年輕。

熱愛生活的於慶成,更像愛惜生命一樣珍愛自己創作的泥人。有的人對這種赤裸的女泥人看不慣,罵作者是"流氓",於慶成怎麼說呢?他說:"雖然是裸體,但是她們天真無邪的。我用一顆孩子無邪的心來塑這幾個母親的形體。這裡所表達的沒多少文化,樸實、單純、憨厚、開朗,怎麼野呢?採用漫畫式的變形體態,大乳房、大肚子、大腳片,手揚起來,肚子挺起來,頭髮吹起來,讓人物真正地解放、痛快。農村的婦女太苦了,地裡的活,家裡的活,洗衣做飯,侍奉公婆,撫育孩子,伺侍丈夫,再加上傳統的三四德、三綱五常道德的束縛。"該記她們痛快一把了!"這種被壓抑後的解放,正是於慶成多年的生活感受,在這件作品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深深把紮根於生活,一刻也不脫離生活,構成了於慶成藝術之河的河床;吸取古今中外的藝術營養加以消化吸收,創造也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有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個性,就是於誠成藝術之河的滔滔流水。如今這河水已經從石縫、峽谷中衝突而出。受到世人的矚目。這河水流到玉石莊,遇到了知音——玉石莊黨支部書記韓振。這個精明強幹的漢子要以文化為驅動發展旅遊業帶動全村人致富,慧眼識真金,看上了於慶成的泥塑藝術。由他出資在北京歷史革命博物館搞了於慶成泥塑展覽,又在玉石莊建造了於慶成藝術館。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老於的孝順,是非常出名的。他的一個學生說,於老師在母親去逝後,總覺得對媽媽的孝心盡得不夠,懷著這種內疚,老於捏了一個泥人,就是一個兒子,跪在地上,雙手虔誠地高高舉起,手心託著自己的老母親。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農民藝術家——於慶成泥塑作品,醜到極處便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