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不吃晚飯好嗎?

慧娟

首先,不吃晚飯很容易導致夜間低血糖。糖友的血糖調節能力受損,如果飲食不當,很容易頻繁發生低血糖。營養師是提倡糖友們適當在睡前加餐的,如果在睡眠中不知不自覺陷入低血糖狀態,是致命的。更何況是直接不吃晚飯呢?

其次,不吃晚飯可能導致血糖反跳性升高。人體內是有一套血糖調節機制的,當血糖過低不足以供能時,體內的升糖激素分泌就會增多,引起血糖升高。有時候糖友餓了一頓,血糖沒有降下去,反而升得更高了。所以不吃飯不僅不能控糖,反而會讓血糖更加失控。

糖友飲食重在規律均衡,按時按量,少食多餐。要是想著靠不吃某一頓飯來控制血糖,這種思維就是錯誤的,與飲食控制的目的背道而馳,會加重病情。

對於晚餐,糖友們可以吃點雜糧飯、雜糧饅頭,或以紫薯、蓮藕、南瓜等澱粉食物為主食,配以蔬菜或豆製品。晚餐別吃油膩重口味食物,也儘量別吃粥類或米粉面條等,升糖速度太快。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每日三餐都很重要,第一是身體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第二是糖尿病人如果進餐不及時,有些糖尿病人比如用藥或打胰島素的人,極有可能發生低血糖,吃得太晚會引發低血糖,而不吃晚餐就更嚴重了,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按時進餐,晚餐也不例外!

糖尿病人不吃晚餐主要有以下危害:

   1、影響熱量的供應

  人體消耗的熱量主要來自於血糖。晚餐供應是晚上到早上10個小時的熱量,如果沒有吃晚餐,進入晚上後胃處於空置狀態,此時血糖也降到了最低水平。開始活動後,大腦與肌肉需要消耗熱量(即血糖)。於是,血糖水平會繼續下降。糖尿病患者此時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如果不進晚餐,會發生凌晨低血糖,而此時人正在熟睡中,這是非常危險的,尤其需要注意。

  2、影響血糖控制

  不吃晚餐會使血糖暫時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是對糖代謝紊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卻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低血糖反應之後又可能發生高血糖反應,使血糖失控,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不吃晚餐還會影響全天胰島素調節,這也是糖尿病患者難以控制血糖的原因之一。

3 、營養不均衡

晚餐吃七分飽,對整個夜間的能量供應大有好處,如果長期不吃晚餐,不光有低血糖風險,嚴重時還會造成營養缺乏症(如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等)。如果不吃晚餐,就無法補充夜間消耗能量所需要的水分和營養,會造成血液黏度增高,增加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可能。

4、但是糖尿病人晚餐也不能吃得過飽,吃七分飽就可以了!

更多請關注 微 信 公 眾 號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糖尿病同伴

當然不好!大家都知道糖尿病飲食要注意要少吃多餐,不吃過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禁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但不能不吃晚飯,需定時定量進餐。糖尿病患者不只要控制好血糖升高,更要注意的是以防低血糖的問題。

不吃晚飯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還可能出現腦神經損害,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濟失調及痴呆表現。特別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沒有及時調整後果很嚴重。



糖尿病人怎麼樣吃晚飯?

首先不能只注重血糖要降的低,重要的是要平穩。要吃一些具有飽腹感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最好是粗糧,它富含纖維素,能增加人的飽腹感、延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時間,有益於血糖的穩定。

儘量選擇含糖量低、熱量低、升糖指數低的食物。特別注意,不能控制太過,以免出現夜間低血糖的現象。

晚餐不宜晚

建議晚餐時間最好在晚上6點左右,儘量不要超過晚上8點。儘量在睡前的3~4小時,因為睡覺時胃裡殘留的食物已不多,不會影響夜裡的睡眠質量。同時也有助於夜間血糖的控制。如果晚餐吃的太晚後即入睡,此時食物還沒有消化代謝完畢,會減慢食物代謝的速度,增加胰島負擔,影響空腹血糖的穩定。

晚上睡前飢餓怎麼辦?

這時應適當加餐,可以選擇低糖的蔬菜:如菠菜,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蘑菇,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西紅柿,含糖量低,還有抗癌防癌作用,這些蔬菜都適合糖尿病病人經常食用。 也可以選擇一些低糖水果:如橙子、柚子、檸檬、桃子、枇杷、草莓、櫻桃、石榴等。



低血糖了怎麼辦?

對於輕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飲料,或進食糖果、餅乾、麵包、饅頭等即可緩解。如果嚴重者就要根據醫生的指導了。


卿莫言74

糖尿病病人建議最好吃晚餐,如果不吃晚餐,夜間睡覺過程中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糖尿病病人可以每天少吃多餐,但是不可以不吃,同時也可以吃一些蔬菜類的食品這樣會好些。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病人應該少吃鹽和糖,戒菸酒。那麼糖尿病病人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調整飲食結構:肥胖的人往往是飲食習慣不正確導致,肥胖患者易患糖尿病。

2、常運動:運動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且促進脂肪代謝,從而減輕體重,抑制肥胖。

3、保持心情舒暢:人的情緒好壞都會影響人的身體狀況。保持心情愉快舒暢,做事不過於急躁,不安。遇事冷靜,對自己的身體也會有很大的好處。常發脾氣的人,衰老得快。

汁家的小汁友在這裡提醒大家一點:如果糖尿病病人不想吃晚餐的話,為了保證營養均衡,晚上不出現低血糖的現象,可以用蔬菜搭配水果和乾果,放入榨汁機中,加入46度的溫水,榨成汁,以汁代餐。這樣既可以保證營養充足,而且對於穩定血糖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那麼會有人問為什麼喝自制的蔬果汁這麼有效呢?從醫學上講,這叫做改善細胞生存的微環境,進而調理身體,改變身體的基礎代謝方式。

喝汁和直接生吃作用是否一樣?

不一樣。生吃食材腸胃負擔相對大,消耗能量大。喝汁後不僅更有利於消化,讓胃腸休息而利於修復胃腸道自身的損傷,而且可以將從胃腸道節省的能量用於身體其他系統的新陳代謝。

如果你對於食材的搭配方式以及搭配的量不清楚的話,那麼你可以發私信給我,我告訴你哦~!~


慢性病研習社


你好,專注悟空問答的謝二先生為你提供靠譜回答!

一般來說,醫生是不會建議糖尿病人不吃晚飯的。他們往往會說,把血糖控制好,該吃遲該喝喝。

有個日本糖尿病患者,年齡不大,去年才30多歲,不僅晚飯不吃,連其他兩頓飯,都不吃主食。提起主食,糖尿病人是害怕的,因為主食升糖指數高呀!但不能因為升糖指數高,就一點都不吃主食了。前面說到的那個日本人,長期不吃主食,去年死了。

即便不是糖尿病人,晚飯也應該少吃的。對糖尿病人來說,飲食確實是需要注意的,但也不用談“飯”色變。如果飲食控制太嚴格,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得不償失。

具體到晚飯,可以吃,量要少些,吃飯時間要早些,最好在六點前吃晚飯。晚上八點以後,就不要進食了。還有一點要注意,糖尿病人儘量不要喝米粥,升糖太快。

如果糖尿病人比較年輕,身體強壯,無併發症,不吃晚飯未嘗不可。不過不要陡然不吃,從慢慢減量開始,直到完全不吃。

如果是老年糖尿病人,則不要太嚴格,太嚴格反而會對身體不好。血糖值也可以適當放寬,舒心就好。


謝二先生拉呱


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是:定時,定量,訂餐。具體的是,低糖低脂低鹽飲食,少量多餐,控制總熱量,營養全面均衡。主食以谷薯為主,粗細搭配,適量吃蛋白質的牛奶或雞蛋或者瘦肉,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儘量佔到蔬菜的一半,烹飪方面,少油少鹽,清淡飲食。

如果糖尿病人晚餐不吃,易容易引起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糖尿病性低血糖。不是一個好的控制血糖方法,有可能導致風險!


糖尿病人的晚餐,儘量少吃一點食物,不要吃得過多,控制甜食的攝入。再配以適當的運動和藥物控制,其實是不用擔心血糖會升高。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如果能遵循醫囑,控制血糖,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重要的事情反覆說: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及血糖控制和監測,一定要遵循醫囑!

祝大家身體健康!


楊醫生閒話健康


秀才張三瘋

我是營養師.胡安雲.從08年開始一直從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至今.首先肯定的告訴你.不吃晚餐是不可取的.

不吃晚餐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糖三小時出現休克.所以低血糖是會有生命危險的.晚餐一定要吃.

長期晚上不吃晚餐.會出現身體所需營養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很多糖尿病人.不是病死的.是餓死的.營養不良.導致細胞缺乏營養.過早的出現細胞衰老和死亡.導致併發症提前出現.

眼部疾病:

眼乾.迎風流淚.視力模糊.飛蚊症.黃斑病變等

四肢關節病變.心臟病等等.


火狼胡風

一日三餐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不吃晚飯的情況是在農村,冬天,晝短夜長,早飯要到9--10點吃,午飯推到下午三點以後。晚飯就不吃了。現在由於工作時間要求,大部分人都一日三餐,而不吃晚飯的很少了。

對於糖尿病人,一日二餐是可以減少進主食量的,但是飢餓感強烈時,加餐,會適得其反,堅持不住。最好是一日三餐,如果為了降空腹血糖,可以先把晚餐食量減半,逐步進行使血糖平穩下降。不要急於求成,一步到位。

另外三餐的時間間隔,最好不要相等,從振盪角度考慮會對平穩血糖不利。有人要少吃多餐,也要注意,不能等間隔時間進食。


手機用戶59755803847

可以確定的說,糖尿病患者不吃晚飯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這種做法不但會加重糖尿病,還會增加糖尿病併發症出現的幾率,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致命性的低血糖反應!


首先,晚飯不僅僅是用來填飽肚子的,也不單單是為了滿足人體能量及營養的需求,它還是調節機體內激素水平的一個重要行為,因為一日三餐食物的補充,可以有效維持胰腺功能的正常運轉,促進胰島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平衡狀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功能本身就已經受損了,對胰島素水平的調節也出現了異常,這種情況下,不吃晚餐,或者三餐不規律,很容易加重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的損害,使得胰島素水平紊亂,血糖水平難以調控;

其次,不吃晚飯時,夜間血糖水平降低明顯,人體反饋機制開始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促使血糖升高,以避免低血糖反應,這種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僅沒下降,反而更高了;另外,當機體血糖反饋機制出現異常或血糖含量的增加仍然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很容易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甚至會致命;


再次,晚飯負責補充人們一整天的能量及營養消耗,如果不吃晚餐,或許可以短時間降低血糖水平,但是長時間下來很容易導致患者營養供應不良,從而出現身體消瘦、虛弱、乏力等症狀;

第四,長期不吃晚餐,會因飢餓所致的低血糖反應造成機體各組織器官營養和能量的供應不足,從而引起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損傷,進而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所以說,晚飯是必須得吃的;如果您擔心吃了晚餐後血糖不易控制,那麼您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件事:

第一,晚餐不能吃的太飽,六成飽腹感即可;

第二,多吃蔬菜,以粗糧為主食;

第三,吃完晚飯一小時後,外出散步30分鐘,可以消耗部分熱量;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