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動動嘴皮子就能化解危機的古代智者(口才篇)

歷史上有無數危難,都是在智者的辯才之下被化解的。今天介紹幾個關於智者‘口才’了得而化解矛盾的的小故事。


賈詡

三國時賈詡為曹操屬臣,這時臨淄侯曹植才名極盛,曹操有意廢太子曹丕而改立曹植。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與賈詡商議改立太子的事,賈詡久不出聲,曹操說:“我跟賢卿說話,賢卿怎麼不做聲呢?”賈詡說:“臣正在想一件事。”曹操又問:“賢卿想什麼呢?”賈詡說:“我在想袁本初和劉景升兩家父子的事(袁本初、劉景升父子:袁紹愛其少子袁尚,遂以尚代長子袁譚為嗣,袁紹死後,二子各樹黨羽,互相爭奪,終被曹操所滅。劉表也愛少子劉琮,遂廢長子劉琦而以琮為嗣,為曹操所滅。)。”曹操聽了哈哈大笑,從此曹丕太子的地位乃告確立。晉朝時衛瓘也有同樣的故事,而且衛瓘的機智與含蓄不亞於賈詡,可惜晉武帝領悟後卻不採納,以致西晉亡國。

那些動動嘴皮子就能化解危機的古代智者(口才篇)


東方朔

漢武帝的奶媽在宮外犯法,武帝想按律論罪以明法紀,奶媽向東方朔求救。東方朔說:“這件事不是用言辭就可以打動皇上的,你如果真的想免罪,只有在你向皇上辭別時,頻頻回頭看皇上,但記住千萬不要開口求皇上,或許能僥倖地使皇上回心轉意。”奶媽在向武帝辭別時,東方朔也在一旁,就對奶媽說:“你不要痴心妄想了,現在皇上已長大了,你還以為皇上仍靠你的奶水養活嗎?”武帝聽了,不由想起奶媽哺育之恩,感到很悲傷,立即下命赦免奶媽的罪。

晏子

有個馬官殺死了齊景公心愛的馬,景公十分生氣,拿起戈想要親手殺了他。晏子說:“他不知道自己的罪過就死了,請允許我為國君列舉他的罪狀。”景公說:“好。”於是晏子舉起戈指著那個馬官說:“你身為君王的養馬官,不好好養馬卻私自將馬殺了,罪該萬死;你使君王因為一匹馬而殺了養馬官,其罪又該死;這件事如果讓其他諸侯知道了,讓天下諸侯恥笑君王,其罪更是該死。”景公立即說:“夫子,你放了他吧,不要損害了我仁的名聲。”

敬新磨

後唐莊宗在中牟狩獵的時候,將百姓的田地踐踏得面目全非。中牟縣縣令擋在莊宗馬前諫阻,莊宗聽後十分生氣,讓身邊的隨從將縣令帶出去斬首。有個叫敬新磨的伶人立即帶著其他伶人去追趕被押走的縣令,然後將他帶到莊宗的馬前說:“你身為本地的縣令,難道不知道天子喜歡狩獵嗎?為什麼要縱容百姓辛勤勞作,按時繳納賦稅,你為什麼不讓百姓忍飢挨餓,讓田地荒蕪,好讓天子能夠盡情地追逐野獸呢?你真是罪該萬死,皇上請您立即下令將他處死吧!”其他伶人也在一旁唱和,於是莊宗大笑起來,下令赦免了縣令。
那些動動嘴皮子就能化解危機的古代智者(口才篇)

李綱

宋朝時李綱想推薦張所為河北宣撫司使,但是張所曾經非議過宰相黃潛善,因此感覺非常為難。一天,李綱恰好遇到黃潛善,就悄悄對他說:“現在國家處境艱難,身為朝廷命官,負有維護天下安危的重任,但是四方的士大夫,在號召下,卻沒有來的。前次朝廷提議設置河北宣撫司,唯獨張所可以任用,但是張所曾經以狂妄的言辭冒犯過相國,以他所犯的罪,再委任他確實不恰當,可是迫於現在國家的情勢,不得不試用他。當然,如果讓他在京師擔任御史臺的職務或者諫官是行不通的,不如任命他為招撫使,讓他冒死立功贖罪,似乎還說得過去。”黃潛善欣然同意了。
那些動動嘴皮子就能化解危機的古代智者(口才篇)


狄仁傑

武則天的侄子想讓武則天立自己為太子。狄仁傑(太原人,字懷英)知道武后的想法,對武后說:“姑侄與母子,哪兩種關係較為親密?陛下立自己兒子為太子,那麼即使太后崩逝後,仍能擁有自己的宗廟,享受萬代子孫的供奉;若太后立武三思等為太子,三思是太后侄兒,臣從未聽說侄兒成為天子後,會在太廟中供奉姑媽的。”太后於是明白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