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忠孝不能兩全,可人家羅企生就占全了

《世說新語·德行》

【原文】

桓南郡既破殷荊州,收殷將佐十許人,諮議羅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將有所戮,先遣人語云:“若謝我,當釋罪。”企生答曰:“為殷荊州吏,今荊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問:“欲何言?”答曰:“昔晉文王殺嵇康,而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與企生母胡,胡時在豫章,企生問至,即日焚裘。

【戲文】

不死而殉道,比死而殉道,難得多。——木心

按說忠孝不能兩全,可人家羅企生就佔全了

昨天說了王恭和殷仲堪兩次起兵討伐司馬道子的事,今天剛好接著往下講。

話說第二次出兵不久,王恭就被手下叛將劉牢之給殺了,殷仲堪這邊見事有變,遂裹足不前,戰事一度進入了短暫的暗流區。

朝廷方面,用心在於分化殷仲堪的勢力,而殷本人也正為此發愁。其實桓玄那小子的野心誰都知道,可是又能怎麼辦呢?

按說忠孝不能兩全,可人家羅企生就佔全了

就是,跟我有什麼關係?

驅虎吞狼與前怕狼後怕虎

殷仲堪是一個沒什麼軍事才能的人,前兩天誇了他勤儉節約,做人不忘本,僅此而已。對於桓玄,他是很忌憚的,或者說凡是有點軍事實力的將領他都忌憚。因此上,他才和楊佺期結盟,以對抗桓玄的虎視眈眈,同時又害怕姓楊的驍勇,一再阻止他主動討伐桓玄。

於是乎,一場拉鋸戰就在他手中逐漸失去了可控的彈性。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桓玄終於繃不住了,舉兵直指楊佺期,並寫了封信給殷仲堪,叫他看清形勢,信上說:“現在我要到沔水去收拾姓楊的了,大軍就屯在江口。如果你跟我一條心,就把姓楊的他哥楊廣殺了;如其不然,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殷仲堪看罷了信,果然把哥哥抓起來,不過不是楊佺期的哥哥,而是桓玄的哥哥桓偉。好吧,立場堅定主義真,那就開幹。

按說忠孝不能兩全,可人家羅企生就佔全了

早這麼痛快多好

桓玄先是在江西口擊退了殷部七千水軍,隨後進駐巴陵,收繳了敵人大批糧食,緊接著又大破楊廣於夏口。整個江陵為之震駭,加之城內無糧,軍民皆以芝麻為食,那還談什麼戰鬥力?

殷仲堪此時才想起召喚楊佺期,楊率部渡江擊玄,結果還是沒打過。最終,殷仲堪(逃後被抓)、楊佺期、楊廣全都死於桓玄之手。

然後,便有了今天正文這一段。

話說,桓玄拿下荊州之日,逮捕了殷仲堪手下將佐十餘人,其中也包括諮議羅企生。諮議,顧名思義,是給領導諮詢、建議的官吏,多半由玩不動槍桿子的書生擔任。

事實上,桓玄還是很尊敬這位羅企生的,當他要處決這些人時,提前給羅企生通了氣:“只要你肯向我謝罪,我就饒你一死。”

按說忠孝不能兩全,可人家羅企生就佔全了

該不該同意呢?

羅企生答道:“我作為殷仲堪的下屬,如今他逃亡在外,生死不明,我又有什麼臉面向你謝罪呢?”

桓玄很沒面子,只好押赴刑場,就在即將開刀問斬之前,又派人來問羅企生還有什麼話說?

羅企生答道:“從前晉文王司馬昭殺了嵇康,而嵇康的兒子嵇紹卻始終是晉朝的忠臣。我想求你,留下我一個弟弟,好讓他侍奉老母。”

桓玄答應了他的請求。

在此之前,桓玄曾經送給羅企生的母親胡氏一件羔羊皮襖,而她此刻正在豫章,兒子的死訊傳到,胡氏當天就把皮襖付之一炬了。

啞巢父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